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励志日志 >

庄稼经

时间:  2025-04-16   阅读:    作者:  徐恩芳

  在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手机之前,农民靠什么预测天气安排农作物呢。聪明的劳动人民自有办法:将代代传续下来的经验编成易记的顺口溜,言简意赅,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代代不断,形成带有文学色彩的气象谚语、农时谚语等。也被称作俗话、老话、古语、庄稼经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中学曾开了一门“农业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就有农村的关于气象谚语、农业谚语内容。有趣味的农谚,是世世代代勤劳农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展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和对生存的自信心,使得人们一方面崇敬自然,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譬如我国农业文明了不起的伟大成就——二十四节气的预测,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农谚、气象谚。节气与农事,密不可分。农民由于通晓很多与农事有关的农时知识,种植庄稼,农活劳作,也就胸有成竹,多几分把握。我国古代农民的才智不能不令人佩服。

  我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初。他记性好,善于总结、印证祖传的气象、农时谚语。他熟记很多关于种植养殖农业谚语。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父亲在村子里,像是人们的栽种收割等农事技术顾问。常有人咨询气候及作物的播种、收割、扬晒等事宜。

  父辈们口中的“庄稼经”,现在已经远去了。残存在我脑海里的、时不时呈现的庄稼经有: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一)农作物的种、管、收等

  “三月三,倭瓜葫芦都冒尖。”“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即春栽蔬菜易适时。

  “大暑前,小暑後,俩暑之间种绿豆。”在淮北,即我老家所在的纬度,立秋前一天下种的绿豆结角荚,有收成;立秋后种下的只开花,不结荚,无收成。

  比如:“三月浸种,四月插秧;科学密植,秧苗肥壮;立秋后插秧,颗粒无收。”因此,必须“双抢”,抢割早稻,抢插二季秧苗,抢在立秋前插上,否则是空忙。长江流域早稻是“小满插秧家吧家,忙种栽秧普天下。”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小麦种在重阳口,点一碗,收三斗。”“‘小满’不满(指小麦灌浆),‘忙种’不管(指欠收成)”“芒种忙,忙压场,大麦割着、小麦黄。”“麦收青了一包面,稻收青了一把糠。”“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花生收在秋分后。豆子寒露使镰钩,红芋待到霜降收。”“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辣椒栽花,茄子栽荚”,即辣椒开花了都可以移栽,也能成活;而茄子在发俩荚的时候移栽可以成活,长大了移栽,很难成活。

  “小葱在应在白露后”一周畦种,白露前畦的葱就出骨朵。勤劳的农民对蔬菜瓜果的习性,都一清二楚。茄子、辣椒怕涝,韭菜、黄瓜、瓠子喜水等。

  “八月十五不在家里,五月端午不在地里”是大蒜栽种、起收的农谚。是说在八月十五前一定要栽种,第二年的端午节才收。蒜恋土,一年中在地里有十个月。蒜苗出土后,就供食用,直到半年后,才长出蒜苔。蒜苔抽出后,可以醃制作咸菜;也可以烫制成干菜。

  “秋不凉、粒不黄。”“立冬种豌豆,一合(读ge。十合是一升,十升是一斗)还一斗。”等。

  (二)果树的挂果期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一点不假。枣树苗移栽当年,那怕就结一个、两个枣,绝不空枝。我曾经亲验过,很准的。

  (三)关于牲畜的管理

  小牲畜的孕期:“猫三狗四猪五羊六。”即猫的孕期是三个月,狗的孕期是四个月,猪是五个月,羊是半年。一般是提前几日生,不会推迟。(狗丢窝时,扒在地上,将自己的奶头压住,不给小狗吃。)

  喂牲畜的讲究:“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膘肥体壮干活好。”“早喂劲在腿上,迟喂劲在嘴上。”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四)家禽孵化

  家禽的孵化期:“鸡鸡21(天),鸭鸭28(天),鹅鹅30天伸脖。”出壳很准时。母鸡若不管不要小鸡娃了,就是到了丢窝时了。还有,如“鸽鸽一年12窝,热死一窝、冻死一窝。”

  另外,小畜牲的记忆力:“猫记千,狗记万,老公鸡能记二里半。”

  我国江淮流域四季分明。本文挂一漏十所列举的农谚为淮河流域广为流传的。

  皖北地区有“九天一九,十天一伏。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该冷不冷,死断人种。”不适合我国南方地区。“该热不热,五谷不结。”不适合我国北方。

  在江淮流域,不仅对种植、养殖有易记实用的顺口溜,还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顺口溜如:“小暑吃园,大暑吃田。”;对蚊虫的出没也有顺口溜:“七月蚊虫闹轰轰,白天黑夜把人叮;8月半腿下拌,9月半死一半,十月半不见面。”;炎热变化的顺口溜:“进入六月节白天黑夜热,进入七月节白热夜不热,进入八月节晌午头一会热,进入九月节一热也不热。”

  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验证、总结起来的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也是我国农业文明宝库里的一颗璀灿明珠。有哲理、有寓意经典实用。顺口好记,通俗易懂、有趣、生动:“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庄稼不收当年穷。”“小孩盼过年,老人盼作田。”等等。

  祖国地大物博,南北地区温差较大,农作物有区别。南方多水稻,北方适合旱粮生长。各地的农谚不一。

  辽阔的地原,黑龙江省的漠河市几乎没有热天;南海三沙市的南沙区没有冬天。云南省的昆明市四季如春。“海南岛一条裙子穿四季。”“土鲁番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如今现代科技下的现代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播种机、收割机,基本普及。除草、灭虫、施肥、灌溉、排涝等大多机械化。新型农民已爱使用快捷高效、智能高科技操持农业了。

  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历史前行的车轮下,老年农民们了如指掌、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气象谚、农谚,随着智能农业的普及,这些智慧结晶,都将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无处安放的爱情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行至盛夏,花木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