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经典文章 > 励志文章 >

豆腐那点儿事

时间:  2023-12-03   阅读:    作者:  樊晓敏

  一

  豆腐有时关乎生死。

  著名的革命烈士瞿秋白临上刑场前,写下一万多字的《多余的话》剖明心迹,最后一句是:“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初看到这句话,很出乎意料——那样高大、慷慨、从容的革命者竟然将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赞美,送给了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这豆腐在他心里是何等美味啊。

  细想,又很伤感,但更多的是敬仰——他是多么眷恋和热爱这个世界,每一处细微的美好,即便连豆腐的清香都很不舍,但是为了心中那个可爱的中国,毅然赴死。

  清朝文人金圣叹临刑前,把悲伤的儿子叫过来,留下遗言:“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的味道……”这是他用生命开的最后一个玩笑,也是留给儿子的一种生活态度:好好吃饭,好好活着。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江浙沪一带的民间,至今丧葬习俗里仍有一样,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席上必有豆腐,因而此宴也被称为“豆腐宴”。但这其中到底是什么讲究,似乎没人能够说得清。 二

  豆腐其实有过好多名字,古语将大豆叫作“菽”,《尔雅》称其为“戎菽”,所以豆腐又叫“菽乳”。唐朝时,它还被叫过“黎祁”或“来其”。到了宋朝,“豆腐”这两个字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诗文中。可能因为它营养丰富,《清异录》上说“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

  当然,诗意的国人还给它创造出很多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位女作家讲她到了国外,还念念不忘家传的美食“金钩挂玉牌”。是什么呢?黄豆芽煮豆腐。电视剧《还珠格格》里紫薇给乾隆做了一道“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大讨皇阿玛欢喜。剧情是假,菜名是真,乃菠菜拌豆腐的美称也。

  不过这么多名字,到头来,无论大江南北都还是叫豆腐。毕竟,豆腐谐音“都富”“多福”,这是我们俗世之人最普遍、最恒久的追求。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在中国人的食谱上,豆腐的地位举足轻重。

  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滋味,一块小小的豆腐,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www.xinwenju.com有成百上千种做法,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材可以有它这么多变化。

  它要是和别的食材结合呢,光听名字,就很挑动人的味蕾了。比如,蟹粉扒豆腐、金银豆腐、鸭掌豆腐、珍珠豆腐、银鱼豆腐、蛤蜊豆腐,等等。

  其中有种做法可谓是“豪放派”。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冬天一下大雪,峨眉山上的僧人就把整担的豆腐丢到雪堆里,做成冻豆腐,随吃随取。

  当然也有“婉约派”,比如扬州名菜文思豆腐,上千根细如毛发的豆腐丝,轻轻放入清水中润开,一眼看过去,就好像一幅清雅的中国山水画。

  最有诗意的应该是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的雪霞羹,用豆腐和芙蓉花瓣烹煮,豆腐清白若雪,芙蓉艳似云霞,观之细腻如凝脂,食之则清香无比。

  臭豆腐的发明其实也是无心之举。据说康熙年间“知识青年”王致和进京赶考,落榜后没了盘缠,无奈之下,只好操起祖传手艺——卖豆腐。盛夏的某一天,他把剩下的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作料,腌于一小缸中。秋凉时,他才猛然想起,忙打开缸盖,已是臭味扑鼻。扔了觉得可惜,他便大着胆子一尝,没想到别具风味。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王致和此后仍醉心科举,但屡试不中,没办法,只好再回头卖豆腐。

  这一卖就是“遗臭百年”,“王致和”如今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王家人还在豆腐坊门口贴上对联: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臭名远扬。 三

  豆腐也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质的食物。有作家写道:“它本身呢,缺乏动人的香味,却能跟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儿相配合,能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小葱更绿。和火腿、鲥鱼、竹笋、蘑菇、牛尾、羊杂、鸡血、猪脑等没有不结因缘的。像孙大圣的七十二变,上天入地,神出鬼没,却傲然保持着本体,不改名姓。可以单用,可以佐餐。方圆大小,苦辣酸甜,随心所欲。做汤做菜,配荤配素,几乎无所不可。”

  中国的文化不就是这样吗?包容、随遇而安,但又很独特,不可替代。我觉得,中国人戏称豆腐为“国菜”实不为过。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当之无愧的“国菜”,也是漂洋过海最早走出国门的中国美食。

  有记载说,日本最早的豆腐制作技艺是唐朝时留学僧带回去的,也有说是鉴真东渡时传过去的。豆腐刚到日本的时候,只有贵族和僧侣才能享用。

  在日本,豆腐又充分发挥它温良宽和、入乡随俗的特长,有了不少新的吃法。日本人喜欢在夏天晚餐时吃“冷豆腐”,拿冰啤酒与之相配。酱油和小碟子也必须预先冷却,放在手掌上,像接触到冰块似的最好。这么一来,冷豆腐在送入口之前,凉意已传入口中,美味自然倍增。吃冷豆腐不但讲究温度,还讲究色彩。碟子一般都用白色的,铺一片紫苏叶或枫叶,再摆上方方正正、大小一致的冷豆腐,令人赏心悦目。

  离不了豆腐的还有韩国人。说韩国人每天都要吃豆腐,这话可不是夸张,只不过吃得没有那么精细。韩国人喜欢用豆腐来做汤,豆酱豆腐汤、辣椒酱豆腐汤、黄豆芽豆腐汤、蛤蜊豆腐汤、鱼豆腐汤等,还有夹豆腐(豆腐中间夹切碎的猪肉或牛肉)。

  对素食主义者来说,豆腐更是他们的重要食材。

  这小小的豆腐,虽然看起来寻常无奇,但是,凭着柔软和宽厚的品性,它可以落脚四方。无论在哪里,在它身上,都能展示出中国人“化寻常为神奇”的智慧。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夏夜,望志路警笛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