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 醉高歌
寒梅雪里香浓,
仙境人间自永。
犹余故国青山梦,
画得神州一统。
“七七事变”后,洪洞书画家董寿平,避难四川。1940年夏,日军对重庆的狂轰滥炸暂时平息。各界支持下,董寿平在陪都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发起人是于右任、冯玉祥、何应钦、孔祥熙、陈立夫、张道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词“依仁游艺”。于右仁为作长题(序言),并填了这阕词,寥寥25字,充分表达了书画家及所有支持者的故国山河如梦如仙境之思,以及志在收复、统一神州的宏愿。
七岩山仙境任族
半世纪后,为董寿平写45万字传记的任复兴所系的定襄留晖任氏家族,就住在七岩山如画“仙境”中。
七岩山上,有两尊仙姑。一尊独立山顶,是有倾国之色的曹操爱姬杜氏,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原型。三国曹魏明帝青龙元年(233年),她的儿子秦朗,带兵讨伐鲜卑,带兵回到父母故乡新兴郡:“统中军步骑五千人、一州六郡十亘门、匈奴四帅,合五万余人”,在此扎营。与鲜卑和好定盟后,部下为这位“监军” 摩崖铭刻重阳登高颂德碑:“颂曰:……□魏之兴,岳降神灵,诞育监军,高明柔克,允武允文”,堂皇宣称监军的母亲是身份特殊的神灵。
另一尊仙姑,是千年稳坐七岩峡七娘洞,主子嗣、享万家香火的生育女神七娘。“七娘”相传是春秋末赵简子的女儿、赵襄子的姐姐、代王妻磨笄夫人。明代晋庄王朱钟铉曾到此山祈子立碑。清代徐润第来此捞儿,生子徐继畬。民国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妻子来此祈子,他捐资100块银元维修七岩寺。七岩山,当地人口耳相传叫做“七娘儿山”。无论是民是官是王侯,向七娘祈子、祈雨、祈祛疾、祈避灾,据说都很灵验。宋徽宗勅封七岩山娘子神“惠应”。每年七月初一的万人庙会,戏台在留晖,热点在七娘儿洞。或到这洞里的“惠泉井”“捞儿”,或得子女后到神像前叩头上布施还愿。加上登山旅游的,人山人海。
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叫任九粟的读书官宦富户,慕名而来。他和妻子郭氏,带着尧官、尧在、尧魁、尧弼四个儿子,还有家人随行,从崞县迁到七岩山的功德主——留晖都留晖村的南街定居。留晖都管辖着山下山上留晖、南王、尧头等大小八九个村庄。九粟也许是托了七娘神的福,育有十六孙、七十二曾孙。诗礼传家,子孙有多人考上秀才,长子还到甘肃做官。那时士人是朝廷的社会支柱。乡村完粮纳税、修桥修庙的公共事项,均由士绅主持,布衣白丁只有出钱出力的份儿,不能随便搅和。二牌楼残存的“文革”砸成半截的明代万历九年(1581)留晖都重修七岩寺碑显示,此次重修,是任氏士绅倡导下,修行人海慧沿村沿门化缘集资而成。“……生员策笔任献奇谨撰,长嗣重职任大受书,……生员皇箓任巩皇参阅,侄生员哲之任原亮订正,……增广生员在兹任斯文篆……惟七岩山巍……洞深邃而弘厂,地险耸而势裕,西阳夕映,泉流悬岩如贯珠,井生……灵胎,应给不爽,摩笄夫人节义成也。宋封为惠应……灵显奕。岁会,万人祈嗣,响应无穷。兼而祷雨求雪、祈疾避兵,无不……可称圣地,亦可称重地。前人思非威灵显圣之神,不能护卫其……下,赫赫威灵,庇佑一方。万民受福,悠久无疆。迨后岁月深而……岩石剥落,神难栖矣,咎谁归哉?适有修行人海慧,中途落发……于是鸠工集材……虽人力之作速,实神明之助灵。继之丹青,饰以金碧,轮焉奂焉,为之一新。诚足以壮万世之观瞻,永为邑人之福庇。”背阴刻的多村人氏助缘名单,虽少了一半,嫁出的任氏女,仍有六人列名。
任九粟四子分为四股,加上家人股,五大股枝繁叶茂,至民国生育逾百户数百口人,有的散居军家贝、史家岗和口外。人稠地少,多数家庭都有人走过口外草地。
1928年,大股十一世孙体怡,又名黄宝,走口外致富,是多伦县商会会长,急公好义,以敬宗收族为己任,首倡创建任氏祠堂,声明:资费先承让族众随愿布施,所缺概由鄙人包底。很快,紧锣密鼓建祠进入程序:将购买赵村杨姓富商的厅式瓦房七间拆毁,破土动工。不到半年,一座坐南向北,东西长五丈六尺,进深一丈八尺的崭新彩绘祠堂,亭亭而立。祠堂门是整体拆迁本族仁功典卖的内院门牌楼。门柱上挂敬宗睦族的木刻对联。祠内容房设置长条几案,案上摆放多种祭器;正面墙壁白灰盖抹。悬挂有各股各支的宽幅白布彩绘容谱。上端绘有始迁祖任九粟郭氏的官服画像,依次有其四子、十六孙、七十二曾孙的牌位,下有各股各支已故各辈的名录,再下留有若干行空缺格位,预备下世的后代续添。院内立有建祠功德碑。
再过八九年,代体怡管理家务和口外商务的,已是他的儿子志道。志道娶妻智竹英,生有瑞徵、瑞成、瑞昭三子,鸾仙、瑞荣二女。大儿瑞徵23岁,在本村当村长。二儿瑞成(后为岢岚基地副政委)刚从县城高小毕业。瑞成是1935年考入定襄高小的。这年该校招收了100名学生,杜导正(后为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和张定邦(留晖人,后为北京军区办公厅主任)在29班,瑞成和复兴父亲仁功在30班。留晖村去了7名,6名入学成绩在年级前10名,仁功是第二名(后因家庭特困肄业)。瑞昭、鸾仙、瑞荣正在上小学。家里雇着做地、赶车的长工,口外多伦还有商号。志道一家的好家风好光景,让远近许多人羡慕。
甲午清明以来,族内耆老提倡参与,智村郜天仓仁兄搁置手中30万字压枕文集的写作计划,前来帮助复兴采写的七岩山留晖任族500年来第一本族谱的抢救性创修。采访中令两人激动不已的是,“七七事变”虽然改变了人间仙境七岩山脚任族所有家庭的命运,而阖族血性男女,激于民族大义,为个人尊严,为后代和平生活,出钱出力,奋起抗日。数以百计的族人参军参战,多人洒尽鲜血,可歌可泣。
因忻口战役一辆支前马车,
村长竟要捆父亲
1937年秋,国军组织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节节抵抗。忻口战役从10月13日打到11月4日,中方出兵18万,20742死,34419伤;日方出兵5万,死伤大约是中方死伤一半。此役由阎锡山、卫立煌等指挥,国共合作,后方支援,全民抗战。日军已经抵挡不住,有撤退迹象。惜娘子关失守,担心被抄后路,国军只好主动撤退。这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战斗最惨烈、双方付出代价最大的战役。
声闻炮火震天,东南数十公里的二百多户的留晖,战报和平民被日军残杀欺凌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战线北麓的崞县南怀化村,由日军占领扎营,第一天就屠杀村民及本来想到此地避战的邻村人500多人。此后十多天中,日军一面强攻忻口,一面用各种残忍手段,烧杀淫掠。一天,用机枪扫射躲在杨润年家的52人,将没打死的男女赶出来,将男的全部杀死,强行剥光妇女的衣服,让她们赤身扭摆。一个两岁小孩,被从母亲怀里抢过来,两人扯着小腿撕成两半。一个七岁女孩被剥光衣服,将两脚钉在一棵树上。此次只有一女孩侥幸活命。南怀化原有203户1020人,日军屠杀1200多人,其中本村766人,外村500人,100多家绝户,只200多人幸存。
村长任瑞徵,组织村民全力支援忻口前线。一天,上级要村里派些车辆到前线。他就指令民兵通知他父亲,安顿车马前去。但他父亲志道,怕车倌、车马出事,又满以为自己的儿子是村长,抗一抗也没事。谁知民兵将情况反映回去后,瑞徵严肃地说:“他不派车,你们当下把他捆来!现在前方战士替我们顶上脑袋打日本哩!我们后方运输给养,谁还胆敢说个不字!”民兵二次去了,传达了瑞徵的命令,他父亲只好乖乖的,让阎二赶上骡马车去了。瑞徵这种大公无私、法不容亲的精神,让阖村人很敬佩,支前工作顺利进行。55年后,族孙仁功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一动人细节。
《中庸》有言:“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而彼时,兵荒马乱,外敌侵凌,凡有血气者莫不抗日,已经不能忠孝两全。
500多青少年参加115师
教导大队,兄妹4人参战
七岩山属太行山,峡谷内青壁千仞如削,壁上多溶洞。七娘洞深五六十米,宽二三十米,高八九米。洞底石块内动物骨骼化石,表明远古这里栖息着多种野兽。定襄登山队同人,在西沟悬崖距沟底21米处,探得一个洞口高5米、宽3.5米、深7米的溶洞。溶洞顶部和洞中南壁有3处岩画,岩画用红色,形似云纹,总面积约2.8平方米。洞内文化层厚约0.15至0.2米。据中央民族大学龚田夫教授初步认定,为一万年前古人类岩画,属农业文明。这是中原发现的第二处极其稀有的远古岩画,与边疆狩猎岩画不同。这是原始人与野兽争夺生存空间的例证。各峡谷峭壁还有若干处洞口有人工护垛的溶洞。绝顶有两座互为犄角的青石砌成、周长百余米的方形堡寨。手持刀矛弓箭的匪兵到来时,这些设施可以保护妇孺。然而这处冷兵器时代钻洞扎寨避兵抗敌的神仙境界,已经不足以对抗日军的武器。瑞徵启发大家的觉悟。仁功回忆:“瑞徵同志(我是晚辈称他爷爷)对我们能识几个字的青少年,可好哩。他拿上油印的《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青年与婚姻》等书籍,让我看,还经常教导我做人的道理。”瑞徵动员全村青少年入伍。
志道儿女中,第一个参军的是三儿瑞昭,入伍后改名中原。
忻口战役期间,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役后来到定襄一带活动,师部驻蒋村,离留晖村二里的龙门村驻有教导大队。该师不在忻口战役战斗序列。当时山西的抗日形势一片红火,牺盟会、青抗先等组织都很活跃,吸引了大批有志抗日的青年,也影响了许多在校的学生(定襄县城有1个初级中学,3个高级小学)。115师来到后,更是热闹,教导大队的宣传队经常搞宣传鼓动,招募新兵的工作也公开进行,留晖村就有30多个13至18岁的青少年报名参军,算上周围村庄,多达500多人。瑞徵负责忻口战役的支前工作,对2个弟弟有着潜移默化的带动作用。三弟瑞昭只有13周岁,刚初小毕业,还未来得及上高小,想去参军,就与母亲商量。母亲认为瑞昭年纪小,做不了主,就问丈夫。丈夫志道说,想去就让他去吧。就这样,瑞昭报名参了军。
瑞昭参军后,母亲还到龙门村看过他两次。他的个子矮小,军装穿在身上显得又肥又大。也许是这个原因,部队没有让他去连队,而是分配他到师部卫生所给林彪师长的医生彭云生当了通讯员。
部队在老家驻扎了一段时间后,就连夜沿着滹沱河开拔了,此后就再没有经过定襄。
忻口战役炮声中参加115师的,还有:四股任补生,史家岗村人,离休前任山西电力局农电处处长、山西农电局副局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总后勤部侦察排长、华北局社会部保卫科科长、太原第一热电厂厂长等。三股十三世任福成,离休前任湖北省宜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卫生员、司药长、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卫生处医政科科长、副院长。1954年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深造,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毕业后任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医院副院长。在部队多次立功,曾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115师这些留晖任族人,有的负伤残废回村种地,如四股十四世任能贵,不识字,土改后任留晖村长多年,口才出众,四清运动中下台,享受三级残废津贴。有的阵亡失踪,如1981年定襄烈士英名录载:“任计存,115师688团战士,男,1917年生,山西省定襄县留晖村人,1940(?)年参加革命,失踪。”计存为大股十三世,后代报修谱材料:“任计存,隆吉长子。革命烈士,抗日战争牺牲。配本村张全珍,怀子改嫁高张村。子耀祥。耀祥,计存长子。1942年十月初二日生,1997年八月二十六日卒,葬张家围。”
志道给瑞徵娶了李喜芳、给瑞成娶了邢彩芳。二芳分别生了独女灯莲,长男良善。可是这两个成年儿子没被老婆孩子拖累,1938年都加入中共。瑞成次年初参加中共晋东北地委机关工作,领导说军分区缺干部,要他去军分区任文书。从此,瑞成长期离开了家,分区机关移驻河北平山县滹沱河边的卸甲河村,6年多时间里与家中不通信息。
1939年9月,晋东北地委决定以定襄县委为中心县委,兼辖忻县和阳曲两县,瑞徵受中心县委调派,到一区任区长。1941年7月7日,日军包围了忻县肖家山村,瑞徵与其他五六位同志,同时遇难,合葬一穴。
志道最小的女儿原来跟着姐姐叫什么仙,后来跟着哥哥们改名瑞荣,也跑出去参军了。去世前是郑州河南医药公司主任科员,育有一女三子。
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志道夫妇,不仅支配不了一辆马车,也左右不了子女前途,心灰意懒,吸开了鸦片。志道到口外撵账,因急病死在债务人的柜台上,骸骨也扔到他乡。管家婆智竹英,因家里这一系列变故,接连受到沉重打击,芙蓉癖更厉害了,很快倾家荡产。土改前,她家一道巷子里相对的南北两处院子,都是好宅第,分别卖给两个族人。老谋深算的买了北院,年轻精明的买了南院。因为出路问题,年轻精明的还狠狠敲了老谋深算的一笔。后来子女们议论,母亲吸鸦片使家里迅速无产阶级化,躲开了地主的帽子,对儿孙们,反而成了好事。
炮台女,母女从军,
三位殉国的妇救会主任
1938年3月23日上午,忻县城日军1000余人,绕道牧马河南,向定襄城进发。冰雪消融,道路泥泞。日军行军50多里,疲惫不堪,下午杀死张村捉住的三个向导,以及距留晖三里的邻村大南邢村民23人以泄愤,还奸污该村妇女多人。当晚占据了定襄城。
日军在距留晖二里的南王村东南角,修了一座炮台,驻有日军小队,成为在定襄长期设立的10个据点之一(据一专区专员吕东1944年向晋察冀议长汇报手札,日军在定襄县有10个据点:定襄城、南王村、王进村、蒋村、史家岗、土岭口、芳兰、季庄、受禄、河边)。南王炮台控制县城南面数十个村庄。
炮台日军小队,从军官到大兵的旺盛性欲,倾注向附近村庄的许多年轻有姿色的女人。有些是被强奸的,也有不少女人是主动傍枪杆,“上炮台”,分享到日军从枪杆子里边得到的权力和金钱,吃洋白面。日军血洗过的大南邢,某女经常高声呼喊三三五五的女伴:“走吧,咱们上炮台去吧!”事变前留晖有二百户以上。南王有400户以上,是县城南第一大村。据当时十来岁的周登明回忆,南王村公开的、有名有姓的炮台女就有5个。茶房口炮台女张某,在日军那边很红,玩得转,说了算,救了不少人的命。人们不说她的坏话。南王村的炮台女周某,虽然也帮助过一些人,但八路军认为她是汉奸,被捅了17刀,装死才留下活命,从血泊里爬到一个医生家被抢救过来。留晖南街任氏,没有闻名的炮台女,没给七娘神抹黑。
多数家庭,却不愿让自家男人被日军杀害,女人被日军玷污。忻口战役以来,日军烧杀淫掠,无所不至。许多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人心惶惶,以致忻县有的丈夫唯恐自己妻子受辱,竟将妻子活埋。忻口战役结束后,在乡养疴的原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员、山西省政府村政处处长、忻县嘉禾村陈敬棠先生,不甘作亡国奴,率一门5男10女15口人吞鸦片服毒自杀,除儿媳、侄孙等1男4女因服药过量或吐出毒药被救活以外,其余4男6女全部追随忻口前线2万英魂而去。
二股十三世任德元,又名大山,军医,四十多岁去世,与妻周氏育有三女:金婵、涛响、钢,二子如生、如林。忻口战役中,八路军到村里开展抗日战地动员工作。大山娘娘周氏,领上儿女上了夜校,投入抗日宣传。大山娘娘缠着小脚,长方白脸,长得很富态,女儿也都出众。
日军兽兵近在咫尺。尽管有德元留下的坚固四合院,正大房里摆着八仙桌、太师椅,明箱亮柜,年轻寡妇仍担心抵挡不住门户。为免遭蹂躏,1938年6月,大山娘娘打定主意,不顾小脚走路艰难,带着二女一子,徒步翻山越岭,跋涉到数百里外的五台深山,参加了八路。长子如生到五台县四区工作。16岁长女金蝉从五台到阜平的兵工厂,制造手榴弹、地雷。三女钢1947年参加工作。
13岁的二女涛响先在晋察冀军区供给部任宣传员,后历任五台县九区、一区、四区、六区妇救会副主任、主任。1940年初还组织起一区妇女抗日自卫队。1941年入党。后调定襄、阳曲抗联妇女部长,怀仁、大同等4县妇联主任等,1950年任大同市妇联副主任,1954年任主任,三度担任该市妇联主任18年。1977年调任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次年兼为右派摘帽子办公室主任,亲阅了全市600余名“右派分子”档案,落实政策,予以平反。大山娘娘一直随涛响生活,享年94岁。
晋商“大户”出钱出人
1999年,十五世族孙任功节录了《定襄当代人物典》中抗日战争牺牲的三位定襄籍妇救会主任的事迹,标题是《定襄的三位女烈士(节自〈定襄当代人物典〉》,前言称:“……在我们安享幸福生活的日子里,千万不能忘记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值此妇女节日,我们回忆一下我县刘胡兰式的三位烈士为国牺牲的经过,鼓舞我们争取未来”。第一位:陈志卿,原名邢树兰,乳名邢存娥,镡村人,1919年3月25日生,牺牲前任定襄县第三区妇救会主任。(抄录了1200字全部事迹。)第二位:“余晋珍,化名王尚文,中霍村人,1920年9月16日生,牺牲前任忻县第三区妇救会主任。
任功将抄录的第三位殉国的妇救会主任,应当是他熟知的本家奶奶辈的晋商“大户”任能生的儿媳齐宜珍。他在该书“齐宜珍”条,作了“38”的记号。
忻州定襄商人属晋商北路,经商范围西到喀什、和田、伊犁、迪化,北到蒙古乌梁海、大库仑,中俄边境恰克图,东北到海拉尔,还有的到西伯利亚。任能生在贝子庙、张家口有晋德元等商号。
据一专区专员吕东1944年向晋察冀议长汇报手札,1943年底“一专村庄为1988个,共增加134个,计:抗日一面,384;抗日两面,770;中间两面,344;倾日两面,373;倾日一面,117。”“按以上各县情形看来,地主负担,五台最重,达61%;盂(县)、阳(曲)次之,为28.7%;代(县)又次之,是26.4%;定襄最少,21.12%。富农是盂县最重,达24%;崞县为19.5%;定襄是13%—14%;五台是10%;代县仅9%。中农是:盂、阳、代县、崞县,均为12%上下;定襄是18%;五台是6%。至于贫农,定襄是8.6%;盂县、代县是4%—5%;崞县、五台是1%。”
留晖距日军炮台近,应属“抗日两面”村,村公所日军、八路两方面都得支应。为了合理负担,支应方便,把村里的地主、富农称为大户、小户。留晖有四大户、八小户。四大户是:南街任能生,北街张亮、张隆祥,段家街段隆光。
任能生因走口外经商致富,子女受到良好教育,都积极抗日救亡。长子少亡,二子兴汉,先在贝子庙从商,后到定襄县武委会工作,解放后在集宁、二连等地。三子兴歧1937年参加抗日并加入中共,历任区委书记、县公安局长,妻子齐宜珍任四区妇救会主任。幼子兴晋,按父亲的嘱咐,背上大洋,过牧马河,送给县抗日机关。后来定襄政府迁到东峪南庄。兴歧、宜珍夫妇在1942年5月4日日军的扫荡中双双阵亡。
相传兴歧是逃出来后为救妻子又返回的。日军用刺刀把宜珍肚子里的孩子也挑了出来。这一事迹,曾被编入边区课本。
刺刀,地道,地雷
无论中国人日本人,反正都是一条命。八年抗战期间,日军在定襄制造十多起惨案,屠杀400多人,多数是平民。这也播下刻骨仇恨的种子。樊金堂、郭继成等带领的定襄县基游队,机智勇敢,奋勇杀敌,谱写出一系列传奇故事。1940年在宏道与季庄之间的伏击战中,郭继成奋勇冲出,一刀劈死日军小队长山本,救了战友。1942年日军疯狂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抗日处于最困难阶段。10月,郭继成带着游击队战士10余人,在龙门和留晖之间的涧沟,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消灭日军小队长红纪等5人,大挫日军气焰。这些抗日勇士,充分体现出定襄人不屈不挠的性格。
1945年7月,留晖村党支部书记任亮毛,孤身一人埋伏到一片高粱地里,向南王村炮台的日军开枪,却吃了鲁莽的亏。子弹打光了,被日军包围在高粱地里跑不掉。日军也不浪费子弹,用三八步枪上着刺刀,在他身上捅了许多窟窿。
任亮毛牺牲后,接任的村支书是任龙富(大股十三世)。男女村干部晚上不敢回家睡觉,就集体钻东坡的枯墓过夜。
睡枯墓这事,也显示出当地抗日期间还未开挖地道。后来在任兰存丈夫梁怀玉带领下挖的西河头地道,很是出名,非洲朋友还前来参观。《定襄当代人物典》中有记载:
“梁怀玉 又名梁二,南王乡藏孤台村人,1923年10月4日生。离休前任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工程处副处长。1939年参加本村青年抗日救国会,并任主任。自1940年始,先后担任村民兵排长、闾长、村副、村长。1943年6月加入中共。1946年4月任三区区长。1947年1月任中共第三区委书记;同年5月,根据斗争形势,县委决定设立武装区,将县城附近平原地区原分属第一、三、五区的21个村庄划归该区,他被任命为武装区委书记兼武装工作队政委。在县委的领导下,挖地道,筑工事,有效地抗御了阎锡山军队对解放区的进犯;是年9月,配合冀晋野战军全歼盘踞在智村的伪定襄警察大队千余人,使定襄县获得全境解放。此后,武装区改设为第七区,他仍任区委书记。当时,阎军暂编第39师驻守在忻县城,常窜到七区的西河头、南兰台、南关,西关、待阳村、南西力、北西力、王进、师家湾等村抓人抢粮。遵照县委指示,他总结了历年地道战的经验,在西河头等村大力挖修、改造地道,并依托地道开展对敌武装斗争,使阎军的骚扰屡遭失败,牢牢地守住了定襄县的西大门。”
留晖村国共内战时的地道也是纵横交错,有些地道挖在村民房脚下。1950年代任富全的房屋后墙,因地道灌水坍塌,使他这个单干户雪上加霜。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后,又大挖地道,纯属劳民伤财。
地雷却是在县抗日政府培训下推广的。1943年东峪县政府举办首期地雷培训班,十三世任秀山又名卯林前往接受埋地雷培训,学会的要领是“胆大心细”。回村后用于实战。有次他望见日军老远从南王出发了,就在村南面的南沟埋下地雷,急忙奔到七岩峡躲避起来。可惜地雷未能发挥威力。1947年他参加解放军,攻应县城脑部负伤昏迷。打扫战场时,同乡兰牛发现他心跳眼动,拼命背到医院幸运得救。次年以三等甲级残废军人待遇带伤退伍返乡。妻子张巧凤说,地雷尽炸自己人,没听说过炸死日本人。她还记得,留晖任仁旺和张生泉两位烈士,是到北街一道南北巷中,起头天晚上埋的雷而出事的。任仁旺当场死亡。张生泉是人们用担架担着,翻过大山,抬到东峪当时的抗日医院,医院医疗水平低条件差,见他晕过去以为他死了,把他用石头垒到石窟里。他醒过来后,挣扎着推开一些石头,才最后死去。定襄烈士名录记载仁旺“1947年4月20日在定襄县留晖执行任务中踏雷牺牲。”张生泉“1947年在执行起雷任务中牺牲。”还记载:“任喜成,定襄县联社三办事处办事员,1945年11月在茶房口踏雷牺牲。”
平民受地雷害的也不少。复兴的姑母任喜恋,适龙门村齐喜福。有次到定襄城赶集,在牧马河滩,踏响民兵埋的地雷,一个小腿肚被炸得翻裂。日本军医为她做了手术,她才保住性命。复兴幼年每看到她腿部那又深又长又亮的红肉色伤痕,都有点害怕。
那时日本军医的医术,深受当地信赖。十三世任能治,当民兵放哨,肚上挨了一枪。花上白洋,才叫定襄城的日本军医取出来。
日本明治维新后,学习西方,突飞猛进。中国则妄自尊大,落后挨打。1850年8月22日刘韵珂、徐继畬曾上奏:“至周天爵片奏所云木炮,臣刘韵珂于道光二十一年间,在镇海港口设法劝令慈溪县绅士叶仁等捐制一门。其粗长倍于万斤铁炮,内安铜筒,外包木皮,又用厚铁箍数十道紧紧围束,一演炸裂,炮子不能及远,竟难施用。石炮土炮均系创闻,更不知做法。大略书籍所载,世俗所传,以为谈资,则奇异可喜,施之实事,则龃龉不合。”可笑的是“榆木喷”之类抗日神器,90年后仍出现在晋察冀、晋冀鲁豫民兵的武器系列中,被当文物展览。地雷、地道等也被神化夸大。
抗日勇士综合症
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军人的安置,是世界性难题。龙夫威告诉复兴,美国越南战争、海湾战争老兵,回国后都很难融入社会。政府只好把其中许多人安置到无家可归者公寓里。定襄游击队有的传奇人物,到和平年代后,“游击习气”浓厚,虽然也担任领导职务,经常犯错误挨批挨整。1949年之后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仙境人屡遭磨难。
三股十二世任万年根的妻子,双眼失明,贫农家庭。她的大儿是前面提到的在茶房口踏雷牺牲的喜成。次子福成从小当徒工。1937年11月参军抗日,简历如前述。1958年6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湖北省宜昌医学专科学校校长、宜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身心受到摧残。1970年因病休息。1985年6月11日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她的女婿张建国,早年也是有名的抗日勇士,曾提上盒子炮到南王炮台逛荡。“反右”前的整风,在定襄工作的他不知是计,频频发炮,被打成定襄右派的代表人物。“反右”时,普及到各村的有线广播,连日广播张建国的右派言论。1958年夏天,大队把他的盲人母亲,叫到洪福寺大雄宝殿(当时做小学教室),向她宣布女婿“右派”的处分决定。张建国20多年受尽凌辱,“文革”中下放回村被残酷批斗劳改。1978年他拿到给他平反“右派”的文件时,乐极生悲,患脑溢血病故。
抗日中不畏日军刺刀担任村支书的任龙富,1956年任史家岗乡乡长,次年调蒋村乡党委书记,接待过回乡的薄一波副总理。1960年任忻定县晋剧团指导员。1962年因大饥荒挨饿,办理退职手续回村务农,带着儿子肩扛锹镢,到田头地角刨小块地,招人眼红。1963年留晖成三清运动试点,省人行行长罗陶然前来蹲点,受到倚重,龙富出任大队支书。1965年四清仍任支书。尽管有接连不断的运动警戒,但极左造成的粮食极度匮乏,使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体制逼得社员皆贼,干部皆贪。因染指一队粮食,改任大队长。“文革”爆发,学校教师学生联合第一队社员组成“尖刀革命造反战斗队”,召开批斗龙富大会。他头戴纸制大高帽,脖子上挂着写有红叉“叛徒”的木牌,和用细铁丝穿着的10斤重的大秤坨,跪到排满“铁猴猴”的铡刀刀床上,在打倒叛徒的口号声中逼其交代投日叛变罪恶。霎时,豆粒大的汗水从头上断线般地滴淌……但见龙富躺倒,红卫兵立即一阵拳打脚踢,打完后再挂上秤坨跪刀床,如此轮番整治。龙富老婆见状,疯跑到党支书段殿明家里连呼救命。经段殿明与造反派头头刘某暗中求情,才讨得龙富躲过一劫。1980年秋,龙富葬胡圈地,享年65岁。
大同妇联主任涛响的弟弟如林,抗美援朝时曾在沙岭子担任医生,后回村当医生,背着医包为全村老少看病,沉默寡言,性情很好。如林元配梁氏,有哮喘等病,眉面浮肿,三十多岁就病逝了,生一子松青。命运捉弄人,抗日之家的如林,继娶官庄郑氏,却做过炮台女,苗条身材,天然卷发,风韵犹存。可能是器官被过度利用过,不能生育。阶级斗争为纲岁月,家庭衣食也很匮乏。郑氏与如林生活多年,女人嘴碎,难免拌嘴。1969年夏一天下午,如林突然拿锋利的剃头刀,在自己脖子上抹了两刀,流了大滩的血,幸亏没有割伤颌下动脉。任喜红、任贵元和北京插队知青共七八个人,用担架把他抬到定襄医院,抢救脱险时,天已经快黑了。为什么要自杀?据说如林产生幻觉:日军用雪亮的刺刀逼他,他不屈服,错乱中自抹。不论怎样,都有日军的阴影。他后来到大同谋生,又中了煤气,活了七十多岁。
奉先思孝,恪守家风
家族的谱系和宗亲观念,并非中国人所独有。据汤因比考察,各地原始社会已经有入族仪式。美国有的家庭,以将自己家庭历史追溯到五月花号为荣。龙夫威的姐夫瓦因·约瑟夫有白俄血统,一再到哈尔滨寻访祖先故土。复兴到他南加州的家中做客,看到他家供着外祖母的大幅照片。龙夫威母亲百岁的时候,他们姐弟引着儿孙为母亲祝寿,并称已经达到中国所说的“四世同堂”。
20世纪中国大变局,出现传统文化大断裂。许多所谓革命者,将续家谱视为阶级斗争新动向。留晖任氏容谱,在四清、“文革”中,全归乌有,决非偶然。
任瑞成、任中原(瑞昭)兄弟及其子孙,却是数十年如一日,将恪守孝道和各自工作领域的开拓创新统一起来。
瑞成在50年代,逢年过节经常回村里看看。与他同辈的来寿,是复兴童年玩伴,问复兴:“你记得不记得,咱小时候,瑞成在南沟任家祠堂跟前转悠的情景?”人的童年记忆不尽一致。复兴记得是瑞成老爷爷那时在富全老老爷爷住宅旁边游逛的印象。
瑞成老人晚年还做通县乡村工作,在留晖洪福寺前立了《留晖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刻上全村被民政部门确认的抗日至抗美援朝所有军队和地方的17名烈士的姓名,其中抗日期间的有任姓6名,任氏媳1名。
瑞成老去世后,子女们把他的骨灰安葬到留晖村东坡。
次子良华事迹入《定襄当代人物典》,节录:
“任良华 南王乡留晖村人,1955年2月生。1969年12月入伍,1976年12月入党。曾从事过技术工作、政治工作、军事行政管理工作,担任过营团两级行政、政治主管。1995年7月转业到山西省交通厅任处长。1972年4月至1975年12月在东北工学院自控系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在从事技术工作期间,先后参加多种型号的导弹、卫星试验测量工作20余发,并参加了向太平洋发射的导弹全程试验和“风云一号”卫星等大型试验任务的发射测量工作。本人所分管的设备,完好率百分之百,在所参加的20余发试验任务中,均独立圆满地完成了担负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和机关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开创近半世纪的岢岚基地,把任瑞成等开创者的学行当做宝贵的无形资产,准备出十册系列丛书。孙女任为民,承担了祖父一册的写作,已经完成4万字的初稿。
13岁就参加八路的任中原,历任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卫生所通讯员、115师卫生部二所卫生员、山东鲁南军区后勤部卫生所助理军医、军医、山东鲁南一军分区直属卫生所副所长、山东鲁南一军分区15团卫生所所长、山东鲁南军区卫生部医保科科长。1949年之后任浙江省杭州市市民医院军事代表、浙江省委行政处卫生科副科长、浙江省高等教育局高教科科长、衢州化工厂卫生处副处长兼职工医院院长等职。1955年8月,通过全国高考进入浙江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于1960年8月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3月,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2岁。
中原随部队东征西战。1947年在河北偶遇二哥瑞成,得知父亲已经去世了,大哥也在1941年光荣牺牲了。这些不幸的消息,使他悲痛不已。中原不是一个家庭观念淡薄的人,如果不是日本侵略者要亡我中华,他本该在家孝敬父母、完成学业的。这真是应了一句古语:忠孝不能两全。他与抗日战争中参加工作的刘景兰结婚,育有一子海燕。中原去世次年,海燕按照父亲生前遗愿,将他的骨灰安葬到家乡留晖的东坡,落叶归根。
《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毛传》:“则其先人也。”
中原去世后,独生子海燕悉心孝敬奉养母亲,并梳理双亲的学行。他为族谱创修陆续提供资料:
父亲参军,既有全民抗战形势的影响,也有兄长的鼓励和带动,更与他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有关。父亲自号赤子,题他的诗集为《赤子诗词集》,钤“赤子诗词书”印章。有了这几者的结合,才能持之以恒,不怕艰难困苦,不动摇,甚至不怕牺牲。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一起参军的年纪稍大些的人,后来有回家种地的;而那些与他一起参军的数百名13至15岁的少年,都坚决得很,没有一个中途回家,除建国后仅能联系上、证明还活着的几名外,其他的人也许都牺牲了。
从父亲参军的经过可以看出几点:山西的抗日形势发展得比较成熟,抗日的活动处于公开状态,抑或是115师平型关战斗后急需补员,抑或是全民抗战的需要,确实吸纳了大量的人员,包括像我父亲这样的13岁的少年。由于老家抗日救亡的观念深入人心,不仅有踊跃参军的热血青少年,也有像我爷爷、奶奶那样深明大义的长辈。这些细节,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值得后人长久地回味和珍藏。
115师林彪师长的医生彭云生,建国后任装甲兵后勤部部长。1986年父亲去世时我曾给他去过一封信,他评价父亲是个积极、勤奋的同志。据父亲说,他与彭云生分手的时候,彭送他一支钢笔,嘱咐他好好学习,有机会要多读点书。看来这个领导对父亲的影响真是很大的:除短暂的几年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局管理过高校,他一生都从事了医疗卫生事业。建国后当别人都在升职长薪的时候,他却一头扎进了书堆,成了老干部中不多的本科毕业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开放后的衢化职工医院取得过领先全国烧伤医疗水平的成就。
我父亲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充分利用了老干部群体和医疗科技界两边的资源,在抢救大的工伤事故方面曾经达到他人难以企望的程度。如“文革”后几次98%—99%三度烧伤的成功抢救,曾经在《光明日报》刊登,至今未闻有更高的突破事例。按现在大家通认的观点,组织者的素养和能力是整合各方面资源的关键;但那时候是讲集体领导和群众智慧的,连“任中原”这三个字都不会出现。
母亲刘景兰简历:1945—1947鲁南军区一、二分区战士;1947—1948鲁南军区卫校学员;1948—1949鲁南军区医疗队手术室护士(班级);1949—1950鲁中南军区卫校学员(班级);1949—1950山东警三旅卫生员(班级);1950—1952嘉兴军分区医疗队手术室护士(班级);……1957—1960浙江省卫生干校(中专)学员(卫16级);1960—1962浙江省医科大学医疗系学员(卫16级);1962—1963浙医二院肿瘤科护士(卫16级);1963—1979衢化职工医院供应室负责人(卫15级);1972年起任衢化职工医院供应室护士长(卫14级);“文革”后评定为主管护理师(中级职称)。1986年离休,享受公务员副处级待遇。
我的父母都是极其重视教育的,上世纪50年代,他们在旁人提职加薪的时候选择了读书。1961年,国家3年自然灾害严重,组织上号召有单位的学生返回工作岗位,以减轻国家的负担。所以除个别留级的学生(后来都毕业当了医生),医大一年级的学生,包括我母亲在内,全部离校返岗。这就是我母亲大学肄业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一变故,我们家将多一个本科生,多一个医生了。
家母病重,守床月余。奈不敌病魔,享年85岁。抗战70周年,我母可获得一枚纪念章,这是我们家族的光荣,是替我们家族所有参加抗战的先辈们领的。
抗战胜利70周年了,长辈们的血性仍让我激动不已。这篇文稿,无论是否为外部收用,注定在家族内部是传世的。
海燕以父亲中年参加正规高考为则,2002年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娶李晓红,生子起名任晖(有勿忘祖籍之意),2003年清华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娶赵清莹,2013年生子明博。
可见中原、海燕这一支,从先辈学行中汲取了精神力量,诗礼传家卓有成就。刘景兰晚年见到曾孙,四世同堂,是难得的天伦之乐。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