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有两句话:“圣人之所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并不是帮天地刮风或下雨,“化育”是什么?能够在天地间生长的都是化育,能够了解这一点,则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可以说是“赞天地之化育”,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行为,只能说是“为天地所化育”。所谓圣人,他能够了解天地的化育,所以始能顶天立地,与天地参。草木无知(不懂化育的原理),所以草木只能为天地所化育。
由此看来,做圣人可以说很容易,亦可以说很难。圣人固然可以干出特别的事来,但并不是干出特别的事,始能成为圣人。所谓“迷则为凡,悟则为圣”,就是指做圣人的容易,人人可为圣贤,其原因亦在于此。
总而言之,所谓人生的意义,全凭我们对于人生的了解。
东评西点
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都不同,人的阅历不一样,对人生的理解也就不一样,而冯友兰先生对人生四重境界分类及阐述,可以做为我们人生自我定位的一种参考。
【知识链接】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该书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学习取得,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好句好段
生活就是这样,阳光与风雨同在。夫妻之间正是有音符的高低,音节的长短,才构成人生玄妙的乐章。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究竟怎样才算圆满了?他和她的这一段交往算不算有结果?将来,当他回忆他这一段人生的时候,也许会如此感慨:只有饱满的体验才算得上饱满的结局。
我身上有了新的创造,啊,多美啊!啊,快乐中的快乐!我从未知中产生,又增加了新的未知。我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力量的源泉。我成了存在的一种新的成就,创造的一种新的满足,一种新的玫瑰,地球上新的天堂。
自然界中的动物要能生存下去,就必须能够战胜它的天敌;社会生活中人要能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会竞争。羚羊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狮子必须追赶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这是动物残酷的生存竞争;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增强学识,培养能力,磨练本领,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才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是人类激烈的生存竞争。
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么就不要鄙视世俗年月、庸常岁序。不孤注一掷,不赌咒发誓,不祈求奇迹,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缓而负责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记忆和向往的双向路途上,这样,平常中也就出现了滋味,出现了境界。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寒冷透骨,已经无所谓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1]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