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种种痛苦,人们不会生起真实的出离心,由于深入骨髓的出离心,一个人立刻就体验到净土的法乐;也由于切肤之痛的出离心,一个人对现世就没有染着。这两者才是真正的欣乐呀!
愈来愈觉得自己接近净土法门,相信在某一个不可知的地方,确实有着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
朋友问我原因。
我说:“人到中年,更感到人的有限与渺小;也更体验到人生中无可奈何与无声以对的时刻;再加上,从前相信净土可以在人间实现,看到今天社会的混乱、人心的败坏,这个希望也破灭了。唯有信靠极乐净土才是唯一的方向!”
学佛的朋友说:“这怎么可以呢?往生净土及对阿弥陀佛的信仰,应该是一种欣乐,一个人如果以痛苦的心灵去往生净土,不是违反了信乐的原则吗?”
“当然,要去净土的心是一种欣乐,可是净土更是为痛苦的心灵所建立的。阿弥陀佛的愿望就是要使那些厌离人间的、无助无告的、满目凄凉的人,能有一个向往与皈依的所在。由于这种向往,使他们能在苦痛无边的人间也有向上的欣乐的心情呀!”
“何以见得?”
“如果没有种种痛苦,人们不会生起真实的出离心,由于深入骨髓的出离心,一个人立刻就体验到净土的法乐;也由于切肤之痛的出离心,一个人对现世就没有染着。这两者才是真正的欣乐呀!”
我对朋友说,经过这许多年的悲切之体验,我也日渐的能感受到阿弥陀佛那无量深广的慈悲与愿望。他那种完全为众生设想的心,有时在长夜里想来,都要因感动而身毛皆竖、泪流满面呀!
“怎么说呢?”
“在《阿弥陀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子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到这个时候,极乐世界都还是为善人说的,想一想‘福德因缘’、‘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几句话,就会发现净土很难,除非是大善人才有机会去呀!”
朋友说:“是呀!那我们一般人要去净土,如果依阿弥陀佛经的条件就很难了呀!”
“佛也知道即使是这种条件,娑婆世界的罪苦众生也少有达成的人。因此在《无量寿经》里我们看到他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样一想,恐怕还是难的,因此佛又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的慈悲在这里看得更清楚了,从福德因缘、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到后来是‘乃至十念’、甚至‘一念至心回向’,条件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
这有一点像犯了错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寄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的龙凤,但是非常可能的,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期待中那么好(那些杀人放火、作奸犯科的人不也是人子吗?),于是对孩子只有更宽大包容的心,这并不代表对孩子降低了期望,而是:“不管发生什么天大的事,你们还是我最好的孩子呀!”
朋友听了也觉得有理,却问道:“可是,五逆诽谤之罪的孩子还是不能进极乐世界呀!”
五逆之罪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我说:“那是佛为了慈悯恶心的人而给他们最低的戒律。戒律的精神是教我们不管身处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可以毁犯五逆的戒条,对一些人是有吓阻作用的。其实,佛的慈悲是没有任何条件的。”“然而,不能往生又是怎么说呢?”朋友又问。“五逆诽谤正法不能往生之说,是对那些未犯的人说的,如果是已犯,佛还是准许他们忏悔的。我们一起来读《观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段话就是说,即使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人,佛也给了方便的门扉,并且化成金莲花去接引他们。”我告诉朋友,在人生里,我们总有不能释怀的事,不能宽容的人,有拒绝往来的朋友,甚至连一点小事都会刺痛我们不能谅解的心。
因此,每次读到《观无量寿经》的这一段就有一种至深的感动,感动于佛的至大至广的包容与至深至切的悲怀。然后就有一种谦卑的立志,希望能以卑微的自己去投靠佛的怀抱,发愿:“愿生彼国,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阿弥陀经》)
我和朋友一时之间都沉默了,我们在沉默中互相听见心灵那种愈来愈浑厚的声音,声音里有一朵金色的莲花,不断地响着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