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般思量、千种劝慰,万分纠结之中,我们一家三口的高三生活连滚带爬到了寒假。所谓寒假,其实根本就没有几天,而且才刚刚到11月初,寒假补课班的广告就铺天盖地而来。小美上数学课的那个地方有个所谓“高三魔鬼训练营”,上课时间是大年二十九,初一到初五,也就是只剩了个大年三十,真是小美说的“高三狗不配过年”。
报不报呢?全家陷入新一轮纠结。我们觉得确实需要春节那宝贵的几天喘息一下,不过大家都在刻苦学习,她在家很可能就睡得醒不来,那也不行啊!但是小美说什么都不愿意报,她说已经跟汪洋同学说好了春节几天约题。“约题”这个说法我是第一次听说,就是字面意思,约着一起刷题。
可能因为班主任确实是有经验有办法,小美所在班级很是团结,在学校里大家互相讲题是日常操作,同时她还和汪洋达成了一种互相鼓励协作的关系。小美主要刷的是物理。最近她物理不上一对一了,又改成跟班上,我们都感觉没什么效果,但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一直这么上着。直到有一天汪洋问她:“我看物理你总提不上来,这是为什么?难道你没刷题?”小美说刷了。汪洋说:“那不会啊?你刷的什么题?”小美答:“套卷里面的物理题。”汪洋说:“套卷的题是为了让你练考试手感的,体系性不强,我看你物理这分数是基础题不行,练手感也没用,我给你推荐一本物理题你去做吧!”
于是我们二话不说立刻网购,这套题一到货,她就以罕见的高度热情马上开始做。与此同时她坚决要求把物理班退了,说没用,听的时候都会,自己做题漏洞百出,还是要自己刷题。与此同时,她和汪洋约定寒假期间刷题,各自刷自己的弱项科目,互相督促互相讲题。
我和小美爸考虑,鉴于她的情况,她说要自己做题也是合理的,再说强扭的瓜不甜,非要报这什么“魔鬼训练营”也不行,徒增生气,而且跟同学互相监督着挺好,看她态度也很积极,那就这么着吧!耗不动了,天天做思想工作太累人了。
在春节期间,小美以高度的自律保持了比较好的学习节奏,主要刷物理,兼顾数学化学生物,语文英语每天练练保持手感,这个做法老师们是允许的,现在已经到了不讲究过程,所有人一心一意迎战高考的时候了。
小美的同桌参加了春节魔鬼训练营,大年初一全家出门拜年,她一个人在家上了8小时的数学网课。我同事家孩子月月,另一所重点中学高三,也报了个补课班,整个过年就只休息了除夕晚上和初一白天,初一晚上就开始上课了。月月在外面上的课一直都很多,高考六门除了英语之外,她补了五门,到后来都没有时间去学校上自习了,而我们一直坚持学校为主,当然这也是小美自己要求的。
两所重点中学的操作很不一样,大家殊途同归地焦虑着。小美的同学们很少有去补课的,班主任也多次反复强调,不要在外面盲目补课。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内超过三个人请假出去补课,班主任就很不高兴。因此每次小美请假都心理压力巨大,宁可耽误周末那一点可怜的休息时间,她也绝对不想耽误晚自习。而月月班里一多半孩子都在补,老师的态度很暧昧,虽然开了家长会说最好不要这样,但也没什么具体措施。
这两种方式哪个对呢?实在是不知道。我和月月妈妈反复讨论过。她很心慌,把宝都押在补课班上,不知对不对;我也很心慌,没补课,把宝都押在学校,也不知道对不对。每次讨论最后也都没什么结论,两家在补课问题上的各自摸索一直持续到了高考前。春节过后小美一直只上数学,她还自己要求数学一对一,有针对性地上了几次,高考前以自主复习为主;而月月则天天补,各科都补,一直上到高考前两天。最后两个孩子高考成绩都还行,都上了985。当我和月月妈妈翻过高考这座大山胜利会师的时候,真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回到最初关于补课的一系列问题:要补课吗?在哪儿补?补哪一科?是上大班课、小班课还是一对一?在小美高考结束后,我不断地被其他中学生家长问到这几个问题,基本上我都无法回答。这几个问题没有一个好回答的,都难以一概而论。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别人的经验无法借鉴。在外面报班确实很花钱,但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一年最稀缺最宝贵的是时间,因此就显得每个选择都非常重要。残酷之处在于根本没时间试错,没机会重来,就算心有疑虑也得硬着头皮往前走。
在这漫长的纠结过程中,我常听到也常说的一句话是:“高考嘛,不过是人生的一站。”这句充满心灵鸡汤意味的话,在整个高三,不止一个人对我说过,我对不止一个人说过,我也不止一次地对我自己说过,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站点。看看周围同学朋友,现在各方面最有成就的,是高考考得最好的那几个吗?不是。小时了了的,确实大未必然;身边有朋友本科学校极为普通,最后在清北做了博士后;还有根本没高考的,人家现在也风生水起过得很不错。人生这场马拉松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不要停下来,要一直往前走,而既然是马拉松,开始阶段跑得比别人快几步也没那么重要。
然而道理谁都会讲,我也会讲,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单调的复习考试却似乎没那么富于哲理。生活是那么多样,高考的路却是那么狭窄,身处其中的时候,很难保持内心坚定。既然已经选择了高考这条路,那自然是要尽量考好,因此见到别人在补课就心慌,总怕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耽误孩子。然而高三的心累就在这儿,一切都是第一次,也都是最后一次。
4月份强基计划开始报名,这又是一个很难做的决策。学校专门开了个家长会给大家科普强基的有关事项。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小美爸又和全国许许多多成绩尚可的孩子的家长一样,陷入了要不要报、报哪个学校、报哪个专业的挣扎之中。强基计划的目的是“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只有36所985院校有招生计划,4月份报名,正常参加高考,出分数前确认,如果进了所报考学校的入围线,就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对考生来说,有可能以略低一点的分数进个比较好的高校。
强基计划当然很好,但专业有限,全是基础学科,而小美是一个非典型理科生,数理化生哪一科单独拉出来都没有明显优势,也都没有好到她将来可以安身立命的程度,关键是她没多大兴趣,而走强基计划进了高校之后又不允许转专业,为了进个好点的学校在专业上找虐值得吗?
那几天花了些时间把强基的政策、各校的招生计划等等弄得比较清楚之后,我对着我俩整理出来的一个花花绿绿的Excel表发出了一声感叹:生活啊,处处博弈!2021年是强基计划施行的第二年,从2020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这就是高校、中学、考生几大类主体中无数个体之间的一场博弈。高中当然是希望学生们都尽可能走强基计划,最后录取的院校能上一个层次,使得高考喜报上能光彩夺目;而考生和家长考虑的则会更现实一些,如今各种学科都非常“内卷”,基础学科更是“卷上加卷”,何况很多基础学科没有天分只靠勤奋是不行的,因此如果孩子没有特长或者没有兴趣,只为了进名校而走强基计划,那么可以预想孩子大学生活必定相当酸楚。
想明白了以上这些,再回头看,就能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高中都努力地号召大家报强基计划了。在这种情况下,小美的班主任一直在家长会上说强基名额并不多,跟大多数同学都没什么关系,对基础学科没有兴趣的同学不要因此打乱自己备考节奏,一定要把重点放在高考上,这实属难能可贵。
学校说想要报强基的同学可以统一在老师指导下报。那天小美回来说,她明白是为什么了,因为学校怕你瞎报,要盯着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让他们尽量往高报。最有趣的是小孙同学,这孩子从上初中开始就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有想法,学习很不错。这几天学校多次找他,让他报清北,他坚决不报,他早都想好了要报另一所高校的物理专业。学校好说歹说就是不行,最后一边劝说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这孩子高考正常发挥,如愿以偿,开心地对小美说:“哈哈,我去了全国排名第三的十所高校之一。”而我们思来想去,报了一个远高于小美平时成绩的学校,选了分数很高且她愿意读的专业。最后出分前我们也没确认(相当于放弃了这个志愿),她成绩也没入围,算是我们高攀未遂吧。还好也没抱多大希望,大家心平气和。
报不报强基计划还只是在正常高考这个大类下的一个小分支,中考后其实最大的岔路是普通高考还是上国际部走出国路线。多多和小美是幼年时期的朋友,中考后去上了五大之一的国际部,从此和我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总感觉国际部和我们普通高中似乎完全是两个世界。她在去医院做志愿者;小美在补课;她暑假出国去参加夏令营,小美在补课……但是家长确实也辛苦,经济压力巨大,也很操心,申请的关键时期,她爸妈也很累。
2月份见到多多妈妈,说孩子拿到offer了,学校和专业都非常理想,世界排名很靠前。晚上她就此事发了个朋友圈。这使得我和月月妈妈有一种被甩了19条街的感觉,虽然感觉他们也是花了大价钱和大精力的,可是,唉,可能是小美投胎技术不够好,所以我们给她选择了最艰苦的一条路。这条路对吗?真是让人怀疑自己。小美和月月太累了,可是我们费这老大劲,也考不上排名这么靠前的学校啊!
不过想想,只要不是决定让孩子在那边定居再不回来,她就最好在国内有师门,有校友,她想出国读研究生的话,自己出去也可以呀!如此想想也就释然。主要是不释然,也已经没别的办法了。
在高考结束之后,我们和多多两对母女聚了一次。两个孩子为了上学都搬家了,上初中之后再没有见过。还好,拘谨了几分钟就放开了,我和多多妈妈看着她俩玩,充满感慨。六年了,这时候才终于有时间坐一起说说我们这两条路上各自的辛酸曲折。可以这么说,孩子的辛苦各自不同,家长的劳累异曲同工。
就这么连滚带爬地往前走,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斟酌。好不容易熬到高考,要不要订酒店,订哪家酒店,高考期间中午怎么吃饭等等鸡毛蒜皮,在那两天都成了高考这件人生大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打起全部精力去应对。以前看新闻说高考期间全社会为高考生让路,觉得实在是太夸张了。真正到自己当了一次高考生家长,才知道这一切一点都不过分,经过这几年,高考生和家长的心态都已经比一张纸还脆弱了,经不起任何意外和波折。
高考的那两天是她高中生活的终点,班主任在39度的高温天里带队,每场考试前把准考证发到每个孩子手里,还给他们一人一根棒棒糖,他再也不严厉了,以前所未有的温和对孩子们说你要考得棒棒的!一群比老师还高的孩子们点点头,接过棒棒糖和准考证,转身走进考场。
2021年6月8日傍晚, 太阳还是明晃晃的,水泥路面和旁边建筑物从四面八方散发着热气。全社会对高考的重视度确实很高,考场的门口站着很多翘首以待的中年人,稍远处还有凉棚和纯净水供大家坐着休息。但家长们这会儿都坐不住了,很多都抱着鲜花、举着相机等着自己家的宝贝。这时学校的大门开了,一群十七八的孩子飞快地跑了出来。
小美又疲倦,又兴奋,我们也是又疲倦,又兴奋。简单吃过饭之后就把她送回学校集体对答案估分,为填报志愿做准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等了一晚上也没有等到考试院发的答案,她和同学以“渡尽劫波兄弟在”的心情聊了两个小时之后就回家了。第二天老师通知今年不公布标准答案,以前每人10块钱的答案费也退了回来。
不公布标准答案这个操作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这令我们所有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换个文艺点儿的角度来想,这可能是对家长和孩子们这一年来反复追问的“什么是标准答案?一切有没有标准答案”这一问题的最终回答。考试院用一个隐喻告诉大家:“没有!”
高考这件事到现在还不算完,不久之后填报志愿才是三年以来焦虑的最高点,城市、学校、专业孰先孰后?就业前景和孩子意愿哪个优先?短短两三天内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其中的纠结劲儿在这篇小文章都放不下了。就自己的分数而言,哪个学校最好?哪个专业最好?哪个答案是最正确的?
然而什么是最正确?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一年,家长和孩子们都在不停地做无数选择,上国际部还是普通高中?要不要走体育生艺术生路线?有没有可能参加竞赛获奖去获得保送或者降分录取的资格?要不要参加强基计划?需要补课吗?怎么补呢?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岔路,每个岔路都通向一个未知的结果。从孩子中考开始,或者说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一直在寻找标准答案,寻找的艰辛和焦灼在高三达到了顶峰。但是标准答案存在吗?教育有没有标准答案?人生有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作家长的就能保证自己的标准对吗?标准答案是谁来定义的呢?生活出了很多谜题,却并没有答案。
她中考完了一起坐车回校的朋友们,江雨馨和小美在同一所985胜利会师;张嘉盈在另一所学校也成功上岸211,和当年的同学们实现了“大学见”的誓言,不知道她家长这次是否满意。从小一起长大的那几个,去国际部的几个都比较顺利;小升初和中考都走艺术特长生的琦琦在高考时坚决不考艺术类,走普通高考,叛逆小伙小俊考得相当不错,他俩都上了个非常好的211。确实如新华字典所说:她去学外语,他去学计算机,她去学建筑,他去学医,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孩子们的高中生活走完了,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这句话听着很文艺很励志,其实真正意思是,那封沉甸甸的红色EMS里除了录取通知书还有新生须知,上面明确写了入学之后立即进行数学和英语分班考试,这好像是很多高校的基本操作。所以那些以为小美从此解脱了的亲朋好友们还是太天真了。
人生很长,山的尽头还是山,路的终点还是路,都通向未知的、迷人的远方。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