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情感日志 >

“石烹”之法在陕西的传承与坚持

时间:  2024-06-02   阅读:    作者:  张同武

  刀耕火种,烧烤石烹,遥远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打有了人类之后,这两大元素就缺一不可,前者生产,藉以获取生活资料,后者生活,则是把生活资料变作食物,进而维系生存。烧烤、石烹,这两种最古老、最原始的烹饪方式,是古人生存生活的依仗。

  历经发展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生产方式,各种耕作技术、工具的创制和使用,使得生产力日新月异,而正是生产力的发达,才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和不断壮大。当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变化发展。就如烹饪方式,几万年到如今,早已经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但有意思的是,虽然生活方式发生了或者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但有两种方式却顽强地传承下来,那就是烹饪之中的烧烤与石烹。

  烧烤如今风行东西南北,这里按下不表。单说“石烹”之法,范围却是要小一些,能够坚持采用这一方式烹饪的地方不是很多,比较兴盛、或者说坚持这一传统比较好的地方在陕西。一定意义上,坚持使用、科学使用、巧妙使用“石烹”之法,是“陕菜”的一大特色。

  把“石烹”之法坚持得很坚定的是陕西的“石子饼”。“石子饼”是陕西关中地区一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因为制作时是把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面烙制的,故而得名。“石子饼”又称石子馍、干渣馍等。由于它历史久远,几乎与人类学会用火烹制熟食同步,所以应算作食品中的“活化石”。

  石子饼制作并不复杂:面粉加入适量清水,加入精盐、食用碱、菜油、蛋液、鲜花椒叶等和成面团,饧面发酵之后,反复揉匀揉透,摘成小剂,用擀面杖擀成约铜钱厚的圆形薄饼坯。炉内燃火,铁鏊子置其上,在鏊子里均匀地铺上鹅卵石子,待石头烧热后,取出一部分,将饼坯摊放在石子上后,再把取出的部分石子盖在上面,上焙下烙,数分钟至饼色金黄即熟。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从制作方法上看,“石子饼”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古史考》云:“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亦即将石块烧热,谷物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这是巧妙利用了石块导热慢、散热也慢、且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在烙制的过程中,石子导热较慢的特性使得面饼可以充分受热,其中的水分在上焙下烙的过程中得以充分挥发,所以,此物极耐储存。更特别的是,由于石子饼是发面制作的,又足足炕干了水分,所以,石子饼在咀嚼的过程中能充分刺激唾液分泌、胃液分泌,十分有利于消化,甚至有养胃的功效。其口感酥脆,易于咀嚼,适合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的人食用。因其用的是上等白面,里面又搁置了菜油、鸡蛋、咸盐以及嫩香的花椒叶,故而味道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搭配科学。

  陕西关中人都擅长此道,几乎家家都有专用石子,最是关中东府富平一带的石川河的石子为好,此地烙制石子饼也最为出名。

  这个烙制“石子饼”的技艺一直无断代传承,“石子饼”也成为陕菜之中“饼”类食物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过去家家户户的上好干粮、家常储备、旅途必备等,“石子饼”都受到了上下左右一致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陕菜文化的开掘和推广,在这些喜欢烙制石子饼的地方,鏊子里的鹅卵石也派上了别的用场,那就是用来加工“石烹菜”。比如有一道菜戏谑地谓之“鸡蛋碰石头”,就是把烧热的鹅卵石放置在砂锅之类的容器内,再将打散调和后的蛋液倒进去,鹅卵石的高温瞬间将蛋液“烹”熟,既像煎又像炒,且不与铁锅粘连、且是较快成熟,于是乎,这成熟的鸡蛋就有了新鲜的“镬”味以及清香,“鸡蛋碰石头”在这里出了彩、成了菜。

  如果说“鸡蛋碰石头”之类的菜还是“石烹”菜的小试牛刀,那么有一道陕菜名菜“白火石汆汤”,则更是“石烹”菜中的翘楚:

  “白火石汆汤”技艺已经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发明专利。这道名菜的创制人和传承人在陕西南部的汉阴县,相传最早始于清代,发明创制之后一直流传至今,于今已经是当地的招牌菜肴,也是陕菜中的名菜。

  制作“白火石汆汤”,大致做法是,先将鲜猪肉去皮,去筋,剔骨,加适量青莱叶、葱花、姜末、五香调料、精盐、芡粉,剁或机打成肉泥,做成薄饼,贴入盆底及周圈,待用。之后用温水将干香菇、木耳、红枣洗净发好。食材齐备之后,往盛肉饼的盆中放入香菇、木耳、红枣,中间倒入开水,以淹住肉饼为宜。再用稍大的湿纱布敷其肉饼之上,防止烧红的卵石遇水炸裂碎石进入肉饼。关键的一步是,把四五个河卵石(视盆的大小、肉饼的多少决定河卵石多少)置炉火中烧至通红,用火钳夹起,投入盆中纱布之上,随即压盖,至烧红的白河石在水中沸腾炸裂,产生的高温便将肉饼氽熟。然后揭盖,将盆或锅中的纱布提起,于高汤中加适量葱花、精盐、调料,用汤匙将盆中肉饼搅起,弄成小块,汤调匀,即可食用。

  这道菜的核心,当然是用烧热的鹅卵石加热菜肴这一环节。之所以有这样的做法,当源自于生产生活中的偶然机缘或主动心得,也许是不经意间发现了这样的做法,也许是主观上对于这种加热办法的科学认知:鹅卵石在清净流淌的河水中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冲洗淘涮,洁净异常,这就为它作为食物的加热介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鹅卵石传热慢,散热也慢,布热比较均匀,以之作为加热媒介,可以较好而稳定地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掌握火候是烹饪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厨者功力的终极考验,虽然现今加热食物有许多的先进办法,但火候的掌握还是离不开人的掌控。那么这种相对柔和的、恒定的加热办法,也是厨者所渴求的,再升华一步,也是大自然对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更加准确把控的体现吧。除过以上两点,用鹅卵石加热,还有让食物充分吸纳其中蕴含的各种有益元素的考量。这些鹅卵石的内部成分,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在其加热冷却这样一个急促的变化中,能够把自身所蕴含的有益的微量元素释放出来,从而让一道食物升华为“药膳”,这就更是健康养生的范畴了。

  上述这些石烹之法,其实很早就出现了。人类走向文明,是与火的使用分不开的,很早就掌握了熟食技术的先民,从对肉食类食物的直接烧烤,到对谷类食物的石烹,一定程度上是锅镬未发明之前的先进的烹饪技术。尤其是“石烹”,更是解决了对于谷类食物的加热成熟问题,让人们更多地进食熟食,这对增强体质、保护健康乃至提升食物的美感等,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当然,在“锅”创制使用之后,单纯的石烹开始让位,人们更多地实现了用“锅”进行煎炒烹炸蒸煮的庖厨之法。但“石烹”之法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远不是一种新工具可以替代的。即令有了更多的食物加工器具,石烹之法依然在烹饪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陕菜”的历史悠久,石烹之法肯定曾经大行其道。即令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原始意味强烈的烹饪技术,依然在“陕菜”技艺里有一席之地。通过这一点,更可以坚定地认为:陕菜古老悠久、陕菜坚守传统,陕菜历久弥新、陕菜守正创新。

  惟愿“石烹之法”继续留存延展,让人们吃得更丰富、更健康。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无处安放的爱情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