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白色或紫褐色圆圆的果儿,轻轻地剥去皮,放进嘴里一咬,肉质柔软,香甜味美,顿时津液满口,这就是无花果。
无花果是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掌状单叶三至五裂,大而粗糙。花隐于囊状总花托内,外观只见果而不见花,故而得名。中医学上用干果入药,治咽喉肿疼,开胃止泄。在成昆铁路沿线,这种植物随处可见。浓密宽大、绿意盎然的枝叶为人们遮阴蔽日,消除暑热;成熟的紫色果实惹人垂涎。这是一种质朴、普通的植物。
记得刚毕业那年,我分配到了成昆线一个四等小站——甘洛。周围是雄伟粗犷、连绵不断的群山,贫瘠、荒凉的村落,充斥着牛马气味的小街道,在铁路边,我第一次看到了连成片的无花果。今天,每当我从铁路边经过,看到边窗外一闪而逝的无花果,就会想起在甘洛的师傅及师兄。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时时流过我的梦境,梦中又回到了他们身边。
第一次外出干活调道岔,凛冽的山风猎猎作响,我们坐的货车上没有一处可以躲避寒风的侵袭。我和师兄裹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敌不过寒气。下午4时多,我们哆嗦着来到了有“一线天”之称的凉红车站。怒吼的寒风好像在这个夹皮沟里盘踞着一样,无处不在,我们躲在运转室里,仍然冻得直发抖。熬到大半夜,钢轨终于送来了。等工务部门换好后,我和师兄在调整道岔时,却发现钢轨尖轨与基本轨不吻合,根本没法调试。几盏马灯忽明忽暗闪烁在黑漆漆的夜色中。等待中,我握着冰棍一样的电筒,手早已麻木,忽然间我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师兄却蹲在无花果丛中,不停地哼小调,讲笑话,空气里弥漫着一丝生气和温暖。好不容易调好了,天已破晓。迷迷糊糊在运转室等到烈日当头,行调才终于给了我们1分钟的点,搭上了一列回去的货车。躺在平板车上,师兄幽默地说:“太舒服了,还有硬卧专列享受!”看看脸上沾满油污,满手油迹,脸被冻得紫红,饥肠辘辘却依然乐观的师兄,我联想到了无花果,那生机勃勃、顽强,插一根枝条就能长成大树、结出累累硕果的植物。
调离甘洛时,师兄知道我喜欢无花果,送我一枝。我虔诚地接过,拿回家栽在小院里。如今那树已高过院墙。每当那青青小果缀满枝头,嫩枝碧叶充盈庭院、婆娑树影映入眼帘时,我便想起了在甘洛的师兄,想起了那些在大凉山成昆铁路,一辈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生的师傅及我的同龄人。他们的朴实无华,顽强的生命力,难道不像无花果树?
温馨启迪
借树喻人,以无花果树比喻默默无闻、奉献一生的人们,既怀念了风物,又提升了文章的境界。语言朴实,中心深刻。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