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日志大全 > 情感日志 >

琅玡古道踏游

时间:  2025-08-10   阅读:    作者:  崔玉波

  去皖东的琅山踏游,一进山门,双目即被题为《古道行僧》的风景画粘住。斜阳的金辉洒落林间,一条幽深古朴、色泽暗红的石板道向密林深处蜿蜒而去。道上走着一位老僧。他拄栗色拐杖,山风轻拂着袈裟,步履飘飘然然,显得超然闲适。

  据说不少来山游客,专门寻访画中的千年古道。古道何在?在醉翁亭与琅古刹之间。道不长,只约5里的路程。千百年的脚踏车磨,雨刷风吹,道上的石板已变得卵石般光华。古道两旁野花争艳,溪流潺潺,鸟语抚耳,林木遮天。边走边遐思,这琅山除欧阳修外,韦应物、顾况、梅尧臣、辛弃疾、王安石、曾巩等等,都曾留下履痕诗文,或许,他们的一些传世之作就是在这古道上捻须吟诵而得的。

  继续往前,突然山峦横卧,挡住了去路。但一转弯,嚯——古道依山势起伏,逶迤向上,到了山顶,顿觉豁然开朗。一座青石拱门架在小山的脊背上,门头上书“峰回路转”4个大字。回望古道,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正想寻块石头坐下,忽见一位汉子用铁锤在古道上敲敲打打。走近打听才晓得,他是养路工,正修复被车子碾翘的一块石头。与其闲聊,他满肚子这琅山的典故,信手拈来就是一段历史。宋神宗熙宁元年,有个崇定和尚,得到600颗舍利子,为供奉这批宝物,四处化缘,募得一批银两,在古道两旁建造了七七四十九座石塔,绵延5里,煞是壮观,吸引了无数四海人士。若干年后,滁州知府贾易和明初的宋濂,均在文章中做过叙述。可惜的是,这49座石塔相继毁于战乱。

  养路工仿佛看出我是初次来琅,主动指点,水前面才是游人休息的好去处。果然,俯视古道不远处,隐约可见一小亭隐于绿树丛中,亭旁是一泓碧水。走近了看到,亭叫“蔚然亭”,水唤“深秀湖”,芳名显然取自《醉翁亭记》。信步走上湖面的九曲桥,望湖水倒映着蓝天,鸟儿在湖边嬉水,如入仙境一般。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接着上路,渐闻流水声,一条溪流从山顶潺潺而下,泻入深秀湖,这便是琅溪。我抄一捧溪水倒进嘴里,清凉中含着甜甜的味道。我与路旁卖水的开玩笑说,这水贴上标签就是“琅山泉”,一定畅销。卖水的朝我笑笑。

  再往前,直到古道尽头全是斜坡,双脚却已乏力。一位老先生提示我:“踏古道游山,好看的都在路上。”是啊,这5里古道,串起诸多美景,连着千年沧桑,坐车“观花”掐去了精彩的过程,不是可惜?细琢磨,生命亦如此,生死两头,中间的那段才是最值得品味的。

  望着拄杖前行的老先生,我谢绝了身边“的哥”的好意,抬脚朝古道斜坡走去……

  温馨启迪

  本文以《古道行僧》的风景画引起,以优美生动的语言记述踏游琅古道的过程。以游览行踪为线索,写下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描绘了古道沿途美丽的景色,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