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子向我咨询是否要再婚。
她本人40岁出头,工作稳定,有一子一女,一个上大学,一个在青春期。对方的条件与她相仿,但收入和家境比她好,同样也有两个小孩,与她的小孩年纪差不多。两个人谈得来,但对方的再婚条件是要再生一个小孩,不然免谈。她说她和好多人相过亲,都因为生育问题不了了之,难得与这个人谈得来,她不想错过。
到底要怎么选择?她拿不定主意,想多方打听。我告诉她,不必去问那些已经再婚的朋友,他们藏藏躲躲,未必会说真话;也不必去问律师关于财产分配、经济保障、孩子抚养的问题,他们拿出的都是同一个方案。
说到这里,她突然说,她其实咨询过不少情感博主。博主把她的情况放出来后,她在评论区遭到了无数网友的怒骂。骂她再婚就是自私自利,不顾孩子的利益,虽然儿女皆已或者接近成年,且又不是她结了婚就不来往了。她被骂怕了,但她又不甘心。
幸福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一家人凑在一起睡醒了吃,吃累了睡,在吃与睡的中间,看电视、玩游戏、逛街……
我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她想有个人陪,想从个别的不幸走向普遍的幸福。
她不想40岁时在相亲,50岁时还在徒劳地相亲。
可能有闲人会说:“她如果再婚不幸福,你兜底吗?”
我的回答是:“她不再婚,将来孤独寂寞,你们去她家洗碗呀?”
无论被多少人骂,她还是要不屈不挠,寻一条自己的路。她确实想,而所有的想都有代价。
我因此想到了白流苏。那个年代,白流苏离婚时需要多大的勇气?我们能够想象到,她遭受的羞辱和流言蜚语比谁都多。她一定听过类似的话:“你自私,你给娘家添了多大的麻烦。徐太太给你介绍有5个孩子的男人?这是拿你当资源!你找范柳原,那叫不自量力。范柳原给过你什么?范柳原对你不忠吧?活该,上嫁要吞针……”
还有最后一句:“嫁了就完了吗?还早呢,且等着吧,有你哭的时候。”
这些话,但凡白流苏听了一句,就不是《倾城之恋》了。
而站在我的角度,我得说,白流苏的勇敢令人赞叹。
她离婚后的成功再嫁,让婚姻同样不幸的四奶奶也勇敢地踏上了离婚之路。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一段未必修成正果——还早着呢。那又怎么样?她是经历过战争的人,还会怕男人出轨、生育损伤、吵吵闹闹?看不起谁呢!有时候,人就是活个韧性。
是韧性让我们输了再战,倒了再起,永不放弃,永远向前。
有时候,必须勇敢,付出最多,渴望最好。
到最后,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