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精美散文 > 抒情散文 >

歌哭无端纸一堆

时间:  2023-11-28   阅读:    作者:  杨光祖

  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时间已经是除夕了。车在公路上平稳地行驰,思绪已经飘到了无何有之乡。

  犹记小时,家境很不好,只有过年才能吃一顿好饭,穿一件新衣服,于是盼过年盼得很苦。一年怎么那么长呀?恍惚之中,人到中年,衣食早已无忧,年也来得太快了,岁月催人老哦。

  国家承平日久,到处莺歌燕舞,但几年来我的心境却总好不到哪里去,感觉到一种风雨欲来。多年来,读书,作文,心情愉悦之中更多殷忧,不仅是对国家,也是对自己。看到很多学者、作家到处宣传自己,吹捧自己,那般大言不惭,惊叹之余,唯有憎恶。

  我读书、作文,只有一个结果,更加厌恶自己。

  就如最近读汪荣祖的《史家陈寅恪》,无论传主,还是撰稿者,都是我心仪的大学者,阅读他们的文字,那真是一种享受。而更加让我沉迷的是那种家园之感,故国之愁,他们的学问是与自己的命运相关,与那种高洁的情怀有关。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读《史家陈寅恪》,几次让我下泪,而下泪的原因总是复杂得说不清。如果硬要说的话,就是一个词:文化。可是在当下这个时代,谈“文化”是多么不合时宜。这是一个崇尚“知识”、“信息”的时代,而对人的生命体验、文化担当不屑一顾。什么都要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于是“文化”死亡。《通渭县志·人物志》曰:“圣人传授心法,有真脉焉。善学者得之身心性命,不善学者,求之语言文字。”

  到达县城已是中午,到父母处略坐片刻,就赶去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路虽不远,也就是20多分钟而已。下午4点左右,与四叔、堂爷去上坟,一路谈的尽是孩子的就业问题,听得我都头疼。看来老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像想象中的惬意。而山里的风很大,而且冷而厉,那种感觉似乎早就遗忘了。过惯城市日子的我觉很难受,回来就不舒服,瞌睡、疲倦、昏沉。

  晚上一回到县城,病就上身了,一连浑浑噩噩好几天,吃药,喝水,睡觉,才慢慢好起来。而父母身体也不好,父亲整夜地咳嗽,取的消炎药又不愿意吃,真是无可奈何。父亲是一个认真的人,而且非常认真,平生不苟言笑,爱教诲人。因为一生为人所尊重,故对别人的冷眼格外敏感。退休以来,心境也总不好,心脏病发作次数比较频繁。我从父亲身上看到,一个太严肃的人,律己甚严,待人也严,当然,考虑别人总多于自己,结果往往是自己吃亏。像我父亲这样周正严肃的人,现在已是很难遇到了。大概因为“落伍”了。

  出门到县城转转,风很硬,风景也无法可看。小小县城,外观似乎变得很大了,与我上中学的时候比,的确。但文化似乎更落后了。到处是新楼,可却没有几家书店,找一个网吧都不好找。无处上网,真的似乎闭塞得无法可想了。

  而这里的人,都不谈文化,所谓的文化早就被人遗忘了。

  现在他们只记得的就是生活,金钱。虽然家乡也被人誉为书画之乡,县城画廊林立,可看下来,却非常失望。他们的书画充斥着市侩气、俗气,完全迎合市场而为。看那些画,颜色艳丽,甚至俗艳,很是败兴。但他们却自以为是大师,书画一流。呜呼!偶尔看到乡先贤的墨迹,却是大吃一惊,不胜向往。闲翻《通渭县志》(光绪版、乾隆版),不禁长叹,那时家乡的文化真是让今日的我们汗颜。

  读古人书,他们总是有一种摆脱不掉的故园之思。可是就我来说,故园早就不在,每次回到故乡,总是一种折磨。从这个角度,我能理解鲁迅的尴尬。我们热爱故乡的文化,却并不热爱那片土地。从1989年考上大学离开,到现在已是20年了,我在兰州的日子已经超过了在故乡的日子。从感情上说,我更离不开的是兰州。不仅是那里的朋友,更是那条黄河水,日夜从我窗前流过。从我的楼窗南望,就是那条在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黄河。

  “无力蔷薇卧晚愁,有情芍药泪空流。”在这个小县城,我的思绪总是非常缥缈,想及许多往事前尘,许多人事纠葛。人生半载经过的许多地方,都历历在目。可都那么遥远,遥远得遥不可及。闲中乱翻《柳如是别传》:“河东君嗔怒时,目睛定注,如雪之凝明;静坐时,眼波动荡,如水之荡漾,实动静咸宜,无不美好之意欤?”阅至此处,怎不为一个以考据擅长的史学家的诗人情怀而感动?“河东君往往于歌筵绮席,议论风生,四座惊叹,故吾人今日犹可想见杞园之宴,程、唐、李、张诸人,对如花之美女,听说剑之雄词,心已醉而身欲死矣。”读到这样一些句子,我们也就明白了陈先生为什么晚年以盲目膑足而写就80多万字巨著的原因了。真正大师级的人物,著述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寅恪老大概内心深处有一种隐痛吧?只是不知此痛究竟是什么了。政治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吗?

  “扶病披寻强不休,灯前对坐读书楼;余年著述长如此,何物人间更欲求?”陈寅恪以世家子身份,遭逢乱世,仍勤奋研究,燃脂著书,真文化神州系一身矣。惜乎生不逢时,书籍资料一失于抗战,又受批判冤死于“文革”,毕生心血并未全留于后人。至于所著之书,到现在真正懂的人依然寥寥。记得多年前有一本书《陈寅恪的最后三十年》,厚达几十万字,曾仔细读过一遍,虽写得有点通俗,可也知道了先生许多逸事。

  至于汪荣祖此著,虽是多年前旧著,其水平却是大陆学人难以企及。春节几天卧床读了一遍,感慨良多,也更加懂得了“文化”二字的分量。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寅恪老的不合时宜是不用说的了,但未料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仍然那么不合时宜。

  我国文化传统中,读书人一直是帝王家的,而且老百姓,包括读书人,都坚定地认为没有帝王,我们无法活下去。我们能活着,而且居然活得人模人样,都是帝王的光泽。“五四”运动打破了这种迷幻,但鲁迅先生说了: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了无路可走。本来统治阶级是皮,知识分子是毛,而现在居然可以独立了,那么,这个“毛”如何独立呢?鲁迅是坚决地与统治阶级不合作,视之如敝屣,如粪土,是一种出路;胡适是批判地合作,提倡好人政府,幻想用自己的良知去改造政府,也是一种出路。可最后我们看,似乎又都不是出路。在一个较为开明的社会,鲁迅那样的民间立场未尝不是一条坦途,对民族、国家、个人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在风雨如晦的年代,生存权都被剥夺的情况下,换句话说,不给饭吃,你又怎能自由地不合作?现在很多学者似乎一下子觉醒了,他们发现了鲁迅的许多“缺点”,甚至“反动”,而开始大唱胡适的赞歌,好像如果当时没有鲁迅,只有胡适,我们的国家早就民主法治了,早就是自由的乐土。其实,看看胡适,刚开始在局外,还严厉地批判了一下统治阶级,可在他的“好人政府”理念下,他的“一直在道义上支持最高领导”的选择下,后来他的“批判”也不见了,或者是没有任何用处了,他只能无奈地发现自己早成为了人家的彀中物了。汪荣祖说:“晚年的他,已早无与政权示绝的决心,更没有了当年维护自由与人权的气势。”他的“懦弱的本性”就连胡适晚年的弟子、朋友唐德刚也看得一清二楚,而国内学者如邵建之流还在那里做什么美梦呢!

  那么陈寅恪呢?能否作为一条出路?作为一位最擅考据的史学大师,一位文化承担者,他一生与政治绝缘,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为中华文明延续火种。可结果呢?“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他晚年的诗句:“世上欲枯流泪眼,天涯宁有惜花人。”“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不是把一切都说得很清楚吗?

  1936年鲁迅在不甘心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他死后,真正的鲁迅却不见了,被人打扮成神供在庙里,现在又被几个妄人叱骂为民族败类。可举目海内,继承鲁迅精神的人在哪里?鲁迅的博大而驳杂,又岂是一般所谓教授所能理解的?我们看胡风、冯雪峰等人只得到了鲁迅显形的精神,而鲁迅最深微的精神,大概徐梵澄最能理解,也继承得最多。可惜又有几人懂得呢?

  胡适1962年暴死于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酒会上,也是死不瞑目。陈寅恪1969年被红卫兵、工宣队折磨摧残而死,死得很艰难。鲁迅要改造的国民性,提倡的“立人”,至今没有看见;汪荣祖说:“胡适一心要创造新文化,但新文化一直像是沙漠上的城堡,既无基础,也不巩固。陈寅恪一心要维护旧文化,但旧文化虽植根千年却像花果飘零后的空枝。繁华既空,枝枯可期。”

  现在那些妄人到处乱喊,鲁迅的“立人”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侮辱国人,还是胡适的“立法”好,国家要现代化,没有法治是不成的。他们认为似乎只要出几台完备的法律,中国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真是书生空言!一个国家最后走向现代化,大概立人,立法,都是需要的,而且也必须允许知识分子自由研究。只有文化多元化,才有民主富强的可能。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鬼乡人世两伤情,万古书虫有叹声;泪眼已枯心已碎,莫将文字误他生。”读寅恪先生的诗总是那么动情。“天其废我是耶非,叹息苌弘强欲违。著述自惭甘毁弃,妻儿何托任寒饥。”作为一代宗师,天不顾惜他,他受的罪够多了。而最怕的是不但没有鲁迅,没有胡适,连陈寅恪这样的人都没有了。学术园地,学术界,只剩下一些投机主义者。

  寅恪先生曰:“大贾便便腹满腴,可怜腰细是吾徒。”原来早就如此!

  文化,本来就是多余的东西,在有些权势者看来。

  精神,在他们眼里,本来就是可有可无之物。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