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船尾,看着水面上被拨开的水雾,重新融成一片,似是不肯轻易褪去的装束,碧漾漾散,要往前进……
太湖流域,枕水人家,八月上旬一日晨,我已入了这还未完全苏醒的古镇——乌镇。乌镇水系四通八达,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和北栅四个镇区,因为个人偏好和时间关系,我去的是西栅。
入了景区,便想来个“倒式”的观光顺序,便与他人共搭了一只乌篷船,先向其最深处去。手放在木质船板上,能感受到上面岁月和水汽侵蚀留下的浅浅痕迹;船夫立在船头,“欸乃欸乃”卖力摇撸,还不时操着一口吴越方言与船中客搭话:“侬系从哪边来呐?”往四周望去,可看到两旁用乌石砌的墙,一些砖缝中生了些许墨绿的青苔,几棵垂柳微伸枝桠与水面相接,向水而生,石绿螺青。池河接处,栈道旁分着荷塘,远望过去,粉白相间,水墨丹青,大片大片的荷叶相连,相互拥簇,磨挲,完美诠释了何为“接天莲叶无穷碧”。阳光为池水涂上了晶莹的光芒,闪动着,在游人眼中、脑海中。
顷刻,船靠岸了,尽管有些留恋船的微荡微摇感,还是踏上了由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深巷,粉墙,黛瓦,似乎包含了更多曼妙。空气愈发轻灵,登上一座石桥,朦胧清爽的气息顺着河道送下,穿过肌肤脏腑。下了桥,走进短巷,周围的房屋多是木雕石雕相结合,木窗棂图案对称整齐,具有徽派风格的屋脊叫马头壁,如观音口袋,说是既防火又防风,像天空中的五座山,亦如“马头墙”之效。往西边再过两座桥,阴差阳错地到了地图上带五角星标志的白莲塔下,塔尖如指,如凌空之笔,在天际中独立,想顺着其中楼梯上到顶层一览,无奈不开放,于三楼止步,透过外方内圆的小窗,倒也能看见铺着青瓦的屋顶和隐藏其中的河道,极目远眺,果真养眼养情。
过了最西,往东循。去到乌镇,便不能不提不去那融现代化与历史感于一体的茅盾纪念馆和木心美术馆,其中我更中意的是木心一处。木心美术馆的外形像朴实无华的白色火柴盒,方方正正,与周围环境搭配十分融洽,其中更是别有一方天地:三层展馆,数不清的木心先生生前的笔稿文字,画作印板,写有他说过的话的灰色墙壁,右下角的独家签名,心形的灯光轮廓,“艺术气息”“文艺范儿”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令人流连忘返,只想再凑得近一些,好将木心先生赋在作品里的精神、感情全盘细细收入心中;阶梯式的图书馆,进入需要脱鞋,很有特点,里面陈列了满墙的古今外书籍,都是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提到过的;《鲁迅祭》初登的原版报纸,定格在木框里,见证无数慕名前来的游人旅客走走停停,那是木心先生晚年写作中的最后一篇完整的散文……我想,或许是因为乌镇的水太有灵气,枕水人家的江南烟火气,溪边茶馆里的蜚短流长,街巷早点铺前的腾腾热气……才能滋养出文人的性灵,孕育出了像茅盾木心这样的大家,塑成了他们的文人风骨。
从美术馆中出来,天空已由青转橙。临近黄昏的乌镇更具烟火气息。特定街边传来藏在蒸汽中的香味:永平粉团铺的桂花糕,上缀果脯丝的豆沙馅,定胜糕是小巧的五瓣梅花型;刚出炉的海棠糕,大米的原香与表面红糖的甜蜜交织、碰撞,爆发在舌尖;通济浆粽店的板栗肉粽,板栗口感沙粉,肉块咸香入味,可谓品尝传统江南粽子的不二之选。不知不觉中,一天都将要过去,暮色笼罩,店门收铺,阁台里婉转水袖间的玲珑绣线,一折一起,素扇扑灭了油灯,乌镇的夜,一切又归于宁静……
水风,人风,文风,景风。我在乌镇寻南风,循南风寻的,也不只是南风。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