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身边的人包括我爸妈都爱说我是捡来的,说我长得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但越长大我越发现,我应该是亲生的,没错,因为我跟我妈妈某些方面还是挺像的。
比如,我听妈妈说过,她小时候最怕上学,最后爷爷拿着棍子撵着她在田埂上跑了好几圈,都没能让她改变放弃上学的想法,可见她脾气多么执拗,而我小时候的外号就叫“三犟子”:我可以因为跟人赌气,自己搬着小板凳在后院大树下哭整整一下午,不带停一下的。又比如,我觉得我这么多愁善感一定是遗传了我妈妈。记得初中的时候我租了一盘录像带,带我妈一起看的,当电视里播放到女主角双目失明,孤身一人跪在雪地上哭喊着寻找亲人的场景时,我跟我妈都没能忍住地开始抽泣,然后跟着剧情起伏开始没完没了的掉眼泪,直到剧终我俩还一直感慨女主角太惨了。就算平时看电视,主持人讲的稍微动情点,我跟我妈都要眨巴眨巴眼睛,以免眼泪掉下来。再比如,我每次出门都会犯愁,怎么平时就没买几件像样的衣服,然后我妈就会“嗖一下”特别适时地冒出来吐槽我,说那么大的衣柜都快放不下我的衣服,可最近连我嫂子都开始劝我妈别再买衣服了,因为我妈的衣柜也放不下了……对此我只想说一句“有我妈那样的,才有我这样的”……
妈妈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是我买给她的,在那之前,她一直用的都是那种最原始的按键手机,只能接打电话,最多玩个贪吃蛇的游戏。当我把手机递给她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妈肯定又会上演一出“口是心非”的剧情,果不其然,妈妈又开始吧啦吧啦的数落我乱花钱啦、她不需要啦之类的,好在我已经练就充耳不闻的技能,直接拉着她的手,教她怎么使用这个新玩意儿,等到我准备出门的时候,她都已经会用微信跟我姨聊天了,然后非常乐乎的看着我说了句“我都没想过我这辈子还能这样跟人聊天”……当时我就一个感觉,得对我妈好点。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大了,我现在特别能听我妈唠叨,而且还会找着机会去听,只要一回家,就会往我妈妈身边蹭,在她眼前晃,等着她开口,然后我妈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绝对能跟我说出好几件生活大事件,我每次都很讶异,为什么我妈很少出门,但对小区的事情总是了如指掌,用我哥的话说就是我妈妈只要动动耳朵,就能知道哪家新娶了媳妇,哪家又嫁了丫头,神奇的不得了。我还非常佩服我妈的一点,就是她总能从一件事中总结出让我心服口服的心灵鸡汤,比如她看到某家婆媳大战或者听到别人背面说谁坏话的时候就会回来跟我们念叨做人不要总计较,要心怀善意,不要把别人想的太坏,要放大别人的好,做好自己的本分,每每此刻,我就觉得我妈真棒,正因为她不断向我们传递着善良,我才成了今天这个并不十分坏的我。
其实我妈妈个子不高,大概只到我鼻尖的位置,经常的造型是套个大围裙,在厨房一片天地忙的热火朝天,整体看着跟隔壁的张阿姨、李阿姨没什么两样,再普通不过。但在我心里,她就是常年自带光环,浑身充满闪光点。
越长大我越不敢想一个问题,“如果妈妈不在我身边,我会怎么样”,每次想到都会觉得要忍不住大哭一场,虽说生命旅程就是一个个相聚和离别,可我仍然做不好别离的准备,只希望我能成长的慢一些,再慢一些,妈妈陪我的时间长一些,再长一些……
还好,我生在这个信息畅通的时代,可以以各种方式表达我对妈妈的喜爱,而不至于因为面对面的表述带来的拘谨,我可以像这样自然地夸她真可爱,夸她说话好有人生哲学,还有我好爱她,如果非要给这个爱加一个期限,我觉得一万年都不够好好爱她。所以不要等有时间再去看妈妈,不要等发了奖金再去,不要等孩子放了暑假再去,不要等这笔订单结束再去……因为可能等到最后你只能感慨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能爱的时候就赶紧去,趁能拥抱的时候就紧紧相拥,别让家人久等,别轻易留下遗憾。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