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名叫吴茶香,1920年出生,于2004年病故,是地道的葛源黄溪人。俗话说:“落地八字苦,一辈子都苦。”婆婆一出生,因家贫穷养不起她,就被娘家人送到葛源镇一家商铺柜台上。她好像知道自己被父母遗弃,拼命地不停地哇哇大哭。刚好一位好心老奶奶路过此地,听到婴儿的哭声心发慈悲连忙抱回家赡养。可抱养的老奶奶家也是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餐无下餐,后面还成了人家的童养媳。她一生没有尝过父爱母爱的滋味,生下来就送人做童养媳。
公公不喜欢婆婆,听老人说:“结婚后俩人睡一张床,公公把一个火桶放在床中间做隔墙,不准婆婆靠近他,还百般刁难她。”这是人间活受罪。公公年轻时就得肺结核病,是婆婆日夜坚守在他身边照顾他。婆婆五十岁先后失去老公和大儿子,世上最苦最悲伤的莫过于中年丧夫失子。婆婆从懂事开始,就砍柴、放牛、种地等体力活。十多岁就跟老奶奶学做豆腐、炸果卖,赚点钱再换几斤米回家过日子。每年摘茶籽、捡茶籽少不了她。到十二月冰天雪地她还带一根钩棍掀开树叶,满山找茶籽。手脚被风雪刮得像小孩嘴巴一样裂开,我看了真心痛。
八十岁左右她还坚持种棉花,几年种的棉花大概有一百多斤,都分给十多个孙子、孙女,结婚时都盖了奶奶亲手种的棉花做新被,盖在身上,暖在心里。从我到婆婆家,没有看到她吃过一个蛋,一只鸡,有好菜从不下筷子,总借口说这不吃,那不吃。过年要杀只鸡或用糯米炖蛋,男士优先,女士靠边,剩菜剩饭她全包。在我眼里没有看过她穿一件好衣服。特别是她要去做客,经常从身上脱下衣服洗干净,有时晒不干就用火烤,有时没干就穿在身上走路让风来吹干,实在不行就跟对门堂嫂借衣袜穿。老奶奶传下来的一件破棉袄她穿了一辈子。
一九六四年我的大儿子出生了,名叫周喜旺,我跟儿子一样叫奶奶,不叫婆婆,奶奶生育四个男孩,没有女儿,可奶奶还是重男轻女,喜欢长孙子。当时条件差,奶奶平时是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可她一上街会买一点糖果给长孙吃,家里做房买回的猪肉,先把肉切大块放锅里炖汤给长孙喝,然后用米粉拌匀一蒸再待客。孙子到外面读高中、大学,回来奶奶总要杀鸡给长孙吃,她老骗几个孙女,等你们生日再杀鸡给你们吃,可几个生日过去了都没有尝到鸡的滋味。长孙从懂事就知道奶奶一生不易,吃了很多苦,从内心敬佩和尊重奶奶。言传身教,儿子从我的为人处事,对几方大人的孝心,感染了他。几次奶奶生病,叔叔打电话给长孙,当时他在北京、上海工作,都会及时赶回家看奶奶,每次给奶奶五百到一千元钱,奶奶不能洗衣服,他出钱叫她请人洗。2000年奶奶由于长年累月的操劳,年老体衰,一度昏迷不醒,家人把摆灵堂的公鸡都买好了,孙子在外地听说后购买七百多元一支的白蛋白药水带回来给奶奶打,打了几天奇迹出现了,我们从死神手里里夺回了奶奶。后来每年孙子都会买药水给奶奶打针,奶奶像重获新生一般,倍加珍惜余生,也更领悟到亲情的宝贵。奶奶见人就夸:“我的孙子是孝子,是我的骄傲,是我的荣光,我没有白疼他,我的命是他从阎王爷那里抢回来的。我的孙子这么优秀原于大媳妇的教养”。
2004年,奶奶长满皱纹的脸上已浮起红润,身体恢复不错。看到孙子、孙女回来高兴得总是说一句话:“看一次少一次,奶奶不能送你们几回呀。”大家要开车离开时,奶奶都是用眼泪目送孙子、孙女好远好远......好景虽长,可岁月不留人,一天中午长孙接到叔叔电话讲奶奶病危,孙子马上叫妹妹一同从上海驾车回家,一路上孙子、孙女叫奶奶等我们,几兄妹一路飞速前行,到晚上二点半钟到家,几兄妹连声叫喊奶奶,奶奶眼泪盈眶,凌晨二点四十分一口痰咽下,难割舍的亲情被时空划开,离开了我们全家作为长孙周喜旺十岁父亲离开我们,奶奶丧事本应由三个叔叔操办,但孙子没有让叔叔负担一分钱,全由孙子一人承担。而且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浇坟墓的一切开支都是孙子一人包揽。孙子传承了中华儿女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也给晚辈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奶奶在残酷的年代却磨炼出坚忍的品质,坎坷曲折的经历,塑造了她慈仁大爱的形象,传给了我们一本无字的宝典,又送给我们为人处事的一面闪光的镜子。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