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读书随想 >

“夏” 字历史文化价值钩沉

时间:  2022-01-01   阅读:    作者:  任金花

  (二)夏礼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文明传承的主要内容。《论语·为政篇》中载:“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八佾》有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在孔子看来,中华文明发轫于“夏礼”,这是无疑的。

  至于“夏礼”的丰富内涵,郭泳在《中华文明的开端:夏》有了相对系统的梳理。进入夏朝以后,延续了氏族部落时期以“朴”为尚、以“俭”为荣的优秀特质;面对国家一统、民族融合的压力,铸九鼎,定九州,以正王权;置法度,正刑典,建历法,养民“九功”,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昌明等等,并由国家强制力推行,逐渐形成了国家文明层面的夏礼。因此,夏礼不仅有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之礼,还有吊民伐罪、解民倒悬之礼,更有遐迩一体、率宾归王之礼,所以,夏礼深刻地具体地作用于国家秩序、国泰民安,并对后世国家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四、结语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从“夏”字中解读出了上古先民对人的认知、夏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国家文明的缘起和传承。因此,汉字是华夏民族创造出来的历史记忆的密码、优秀文化的载体,其中的文化价值期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传承和发展。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规范使用汉字,去领悟和敬畏汉字中文化价值,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雷春辉,杨世宏.“夏”“商”“周”三字音义之汉藏语互证[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1):40-44.

  [2]钟云瑞,高晓军.“周人称夏”析因——基于“夏”字词义训诂的考察[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03):142-151.

  [3]李维明.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发现“夏”字[N].洛阳日报,2019-10-24(009).

  [4]朱乃诚.二里头玉器:钩沉夏史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18(007).

  [5]张冬云.新郑望京楼 夏商“双城记”[N].河南日报,2021-01-29(013).

  作者简介:

  任金花,女,汉族,河北冀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和历史文化研究。

3/3页
上一页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