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还在一辆通往市区的公交车上,就迫不及待的要把我刚才的所思所想,借助于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用文字记录下来。
我就从我一小时前站在偏僻的农村一处公交站台上等公交车的那一刻开始吧!
当时正下着滂沱大雨,公交站台相当的简陋,只立了一块站牌,没有设置避雨的侯车亭,我虽然撑着雨伞,但是哗啦啦直泻而下的雨,还是时不时地溅落到了我的裤脚上。这时我注意到旁边的一棵大榕树,它茂密的树叶挡住了一部分的雨滴,于是我就走到了那棵榕树底下继续等车。
等车的这个时候最是无聊了,又下着雨,我除了跟傻子似的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外,几乎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比较不这么无聊的可以打发时间的主意了。
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几片榕树叶子掉落到我雨伞上发出的沙沙声。我下意识地旋转着我手里的伞柄,试图把那几片叶子甩出去。

因为我这样的动作,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落叶归根』这个成语。我心里暗想,要不是我躲在这棵榕树底下避雨,这几片渺小的叶子原本是要归入根部化作养料滋润树根的。
不知道第一个说出『落叶归根』这个成语的是谁,也不知道这个人最开始说的时候,其意思是不是就是现如今所延伸的『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故乡』。
我倒不是十分赞同现在的这种说法,于我而言,『自由之所在即为家』。当然,这是另外话题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个说出这个成语的人,他看到了一点:再怎么渺小的一片叶子,也有它存在的价值。
这又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过的一篇赞美叶子的小短文。我忘了这篇小短文的题目,也忘了作者是如何具体赞美叶子的。
于是,我就自己试着去想一想,一片如此渺小的叶子,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呢?反正我这时也是无聊,就算是打发时间吧!
我很快就想到叶子的『光合作用』,这是我读中学时在生物课上学到的知识。
『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呢?我又接着去想,但想了老半天,就是想不起来。我中学那会儿学的生物知识,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时我就想起了通过手机查询。
查询后我还是似懂非懂,但知道在树叶的叶片上会发生『光合作用』,而且叶片通过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释放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从而使我们每天都可以自由地呼吸。
不记得那位作者怎样的借用文字来赞美叶子。但我知道,就凭叶子『光合作用』这一点,你如何的赞美都不为过!
就当我把刚才的所思所想记录了下来后,我坐的公交车此时正沿着绿荫夹道的柏油路,稳稳地朝着城区驶去。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