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模式”一词变得像“给力”一样恶俗,成为一些人,一些地区和部门总结推广经验,做“政绩广告”,研究问题的口头语、惯用语和流行语,也成为某些媒体、文章和文件中的高频词汇。滥用“模式”之类模式化语言使某些人的话语方式、做事风格变得有些狂妄自大、轻率浅薄之嫌。
什么叫“模式”?就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而言,所谓模式,就是成熟的格式化模型、模子、模板、模范,或者优秀的标准化式样、样本、样板、标杆等。就性质而言,所谓“模式”,即具有普遍适用性、通用样本性、可多次复制性。如果某种事物,某种经验从形式、结构、内容和性质上不符合“模式”应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所谓“模式”就是不够格,不存在的。
一个时期以来,某些经济学家和经济界人士将“中国特色”说成“中国模式”。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既不慎重,也不符合事实,更没有理论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导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举世无双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没有现成理论可以运用,“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实践,艰难探索,大胆开拓取得的。截至目前,“中国特色”依然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自身特色,富有个性的独家实践经验。在实践上,目前,我们虽然获得很多国家的好评,但是,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国家复制“中国特色”。在理论上,“中国特色”的经济振兴之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也尚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将“中国特色”说成“中国模式”为时尚早。我们的改革开放正在“深水区”艰难缓进。就改革实践、现实难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将“中国特色”定义为“中国模式”,很容易使我们陷入满足现状,漠视严峻问题,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不求进取的误区,丧失深化改革的理想、信念、意志、激情与活力。
近几年来,我们频频听到许多外国政要和知名人士在谈论“中国模式”,甚至有些外国友人高度赞扬“中国模式”。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我们取得的经济成就而沾沾自喜,更不要因为别人赞扬而盲目乐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大事难事要做,我们还要面对更多的机遇、挑战和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物质、精神、社会、法治、文化、环境等多种文明建设。百年以来的社会、文化和法治文明转型尚未彻底完成,利益主体和思想观念多元化,发展道路和建设形式多样化是不争的事实。在社会转型期,五彩缤纷的变化是常态,而超稳定的常态尚未形成,很多新生事物尚未定型,我们取得的新鲜经验依然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探索,大胆试验,我们甚至要冒着风险反复“试错”,方能再次“杀出一条血路”。即使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依然是只有个性化特色,只有独家经验,无普遍适用性的所谓“模式”可言。无论外国人出于什么心态和目地夸赞我们,我们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形势越好,成绩越大,越要居安思危,保持危机意识。
欣喜若狂、沾沾自喜、头脑发热、鹦鹉学舌、乱用比喻、诗意言说,说大话,说套话,浮夸、自夸、乱夸之风是某些不严谨官员和肤浅学人的通病。前不久,在一次改革试点研讨会上,我听某县某局的一些官员先后自夸说,我们的经验堪称“某某模式”,我县模式就是我市模式,我市模式就是我省模式,我省模式就是中国模式,与会个别专家学者也随声附和。我为此感到忧虑。会后,我婉转地劝告他们,中国比某些洲大,中国的省比许多国家大,中国的大县比许多小国家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早,可以学具有通用性的、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但不可在平原上推广模式化的“大寨田”。
模式化思维,急于总结推广“标杆式”先进经验,请专家学者搞“模式化”和“案例型”的学理论证,利用媒体传播“样板”,通过“典型引路”,“一刀切”地推动工作是某些官员的惯用工作方法。“典型引路”是可以的,但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行政须慎之又慎,切勿轻言“模式”,不可用行政命令,更不可以“运动治”的“席卷”方式推行一种个案“模式”。专家学者奉命“捉刀”,牵强附会,任意图解“模式”,有悖知识中立和学术独立精神,官员“模式”化行政很容误入“一刀切”的歧途。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