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钏之死,是袭人投诚王夫人的原因
花袭人原是贾母的八大丫环之一,哪怕晴雯比她美丽爽利,可是在怡红院里,到底袭人资历老,而人缘好过晴雯,哪怕将来二者出其一,通房的人选有竞争,可是宝玉明显更依赖袭人。宝玉没有想过留晴雯在身边,是要打发出去的,如果宝玉选中袭人,贾母也不会拒绝,毕竟袭人也是她的丫环。
1、金钏之死
借鸳鸯之口说了当年往事,鸳鸯袭人金钏是有交情的,这说明,金钏很可能当年也在贾母那里当过差,是从贾母那去的王夫人那里。金钏在王夫人那里,挺得宠,大家都知道,她也以为,太太拿她当女儿,将来必给宝玉,所以有些骄纵。
在园子里,袭人听老婆子说出金钏投井的事,想起素日同气之情,还落下泪来,这和宝钗的表现完全不同。宝钗唯一的一次落泪,是因为薛蟠说金玉之事,嫌宝钗处处行动护着宝玉,而袭人落泪,为了金钏。说明二人有交情。

2、金钏之死,是袭人投诚王夫人的原因
宝玉挨打,袭人会找茗烟打听原因,而金钏是袭人的朋友,金钏被撵是大事,跳井也是大事,袭人不会不问,她有她的关系网,怡红院的婆子和太太房里的婆子肯定有交情,袭人出手大方,人缘极佳,自然有人帮着打听消息,也得了打赏。
那么袭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意识到金钏之死和宝玉有关,和王夫人对宝玉的极度关注有关,这说明,宝玉的事,王夫人是必管的,可能管理的力度还会极大,袭人自然上了心,这说明,宝玉将来通房的人选,很可能决策权会在太太手里,而不是贾母手里。
得罪了太太,犯了太太的忌讳,金钏哪怕跟了太太十多年,有情有份,还如此,那么自己呢,原是贾母的丫环,那么能被王夫人容下吗?所以袭人明白,要想实现目标,留在怡红院,做姨娘,必须打通太太这一关,这才有了夜谏那一出戏,是真心为宝玉担忧,她对宝玉的关心是真的,哪怕她不懂宝玉,可关怀却是真的,当然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
金钏的死,让宝玉挨了打,也让袭人清醒地意识到王夫人对宝玉的事,是如何的关注,是如何的态度。所以袭人才投向了王夫人。
金钏之死王夫人内疚,
为什么晴雯死了王夫人称好
金钏和晴雯,都是王夫人间接逼死的,都和宝玉有些关联,不过都是王夫人的误会,可是她们的死,王夫人态度大不相同,甚至是相反。
1、金钏之死王夫人内疚
金钏是王夫人的大丫环,二人相处十多年,应该说,在被撵之前,金钏的形象,一直是活泼甜美的形象,能在木头一样的王夫人身边,保持如此的性格,说明,王夫人素日对她管束不严格,甚至金钏是最得宠的大丫环。
金钏一句戏言,引发王夫人的误会,当场发飙撵人,让金钏的母亲,带走了金钏,可是王夫人却对外宣称,撵走金钏,是因为金钏打坏了东西。应该说,这样一来,金钏的错误并不严重,还预留了回来的机会。
只是风波迭起流言纷纷,流言肯定和赵姨娘有关系,她格外关注与宝玉有关的人和事,只为了有机会打击宝玉,现在的事,她又和宝二爷扯了关系,逼奸母婢的帽子,只为坏了宝玉的名声,却对金钏造成了致命的打击,金钏不堪受辱,跳井而死。
王夫人应该是知道金钏之死的原因,包括流言的出处,所以她明白,金钏是被宝玉带累了,所以才会格外内疚,暗自落泪,又赏赐银子,又给衣服,她是明白,金钏的委屈与无辜,她怨恨的其实是赵姨娘母子,包括贾环在贾政面前告状的事,她都一清二楚。王夫人可是亲口询问过袭人,袭人会做人,不想趟蹚嫌庶斗争的浑水,才说不知情。
2、金钏之死王夫人内疚,为什么晴雯死了王夫人称好
而晴雯的事,和金钏不同,晴雯是让王善保家的告状攻击的,理由是晴雯太轻狂,不成体统,不像大家丫环的作风,这是王夫人最忌讳,而且晴雯生得美丽,本是贾母安排过去的,王夫人是看明白了婆婆的意图,让晴雯给宝玉做妾,这是王夫人不答应的。

黛玉是贾母宠爱的,王夫人无奈不得,可是晴雯如果给宝玉做妾,这样的美丽,王夫人当然不放心,担心勾引坏了宝玉,所以王夫人撵晴雯,是不能让晴雯真的成了宝玉的通房,所以,她才哪怕得罪婆婆也要打发了晴雯,因为她打发的不是个丫环,是贾母给宝玉安排的通房。
而晴雯死了,王夫人才放心了,这样,晴雯再不可能,成了宝玉的妾,这才安心。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