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动辄“清场”暴露了什么?

时间:  2023-12-18   阅读:    作者:  张桂辉

  不知始于何时,大凡级别够高的官员下基层考察或视察,当地官方、公安部门通常少不了这样一些程序——提前制定预案、精心勘察踩点、现场进行布防、严格实施清场。除外,还有一个习惯做法:一路警车开道、沿途交通管制。有时还要异地抽调警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俨然一副大敌当前的架势。

  在一些官员心目中,只要首长平平安安、行程顺顺利利、视察圆圆满满,采取什么措施、付出多大代价、动用哪些手段,都不在乎。更有甚者,竟然不惜动用警械“清场”。

  10月16日,北京律师周泽一行数人驾车前往汶川映秀镇中学观光。因有县委书记等人前来视察,当地公安严格“清场”。未能及时“退场”的周泽,对警方“删除照片”的“命令”提出质疑,双方发生争辩。没说几句,就被人一手掐住脖子,一手捂住嘴巴。接着,又有几个人一拥而上,摁头的摁头,扭胳膊的扭胳膊。由于周泽竭力挣扎,大声质问,不仅被戴上了手铐,而且嘴巴也被手帕紧紧堵住。这一控制过程持续了10多分钟…….

  在我看来,动辄警车开道、交通管制、清理现场,至少暴露出这样几个问题:

  ——畏惧百姓。时下少数领导干部,嘴上常说,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当好群众学生。听其言,颇为感人。而观其行,却是另一码事。他们忘记了自己原本也是百姓不说,潜意识中,把老百姓看成不可随意亲近,甚至必须时刻提防的对象。内心深处不是敬畏而是畏惧百姓。走到哪里,都觉得不踏实,唯恐遭到“不测”。于是乎,自然要“严加防范”了。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吓唬百姓。少数领导,官当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或默认前呼后拥、迎来送往,与旧时官员巡察搞“回避”那一套,没有太大区别。如此这般,不是吓唬百姓是什么?识趣的老百姓自然也就唯恐避之不及了。到头来,样子做了,时间花了,既没能看到实情,更没有听到真话,对科学决策与推动工作,对改进作风与密切干群关系等,毫无裨益。

  ——脱离百姓。少数领导干部,平日里高高在上习惯了,偶尔到农村、企业、社区视察或调研,名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实际不过是从上一级官场到下一级官场罢了。君不见,大凡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待的、汇报的、陪同的,除了个别经过精挑细选、突击“培训”的群众外,其余全都是官员,平民百姓没有几个有机会接近领导,诉说衷情、反映实情。

  由此想起一则“旧闻”。1953年2月23日,在南京视察的毛泽东,要前往中山陵晋谒。为了便于警卫,公安部门曾打算另辟一条上山小路进入陵门,并准备把游览中山陵的群众疏散出去。毛主席得知后风趣地说:“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祭奠革命先辈,走小道成何体统嘛!我就要走大道。群众是到中山陵游览,我们是到中山陵祭奠,有什么理由把人家赶走?”毛主席还严肃地说,“你们不要把我和群众隔开!”

  都说人民是主人,官员是公仆。现如今,少数公仆到主人那里视察或考察,兴师动众、草木皆兵,主人连正常的活动都受到影响不说,有时还要遭遇“清场”。如此这般,乍看起来是为了首长安全,实则无形中损害了首长的形象和声誉。道理明摆着,如此做派,老百姓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不悦。久而久之,对这样的首长怎么会有好感呢?

  不错,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走访慰问,适当的保卫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然而,凡事都有一定的“度”。一旦过度了,往往就走向问题的另一面。退一步说,堂堂共产党的领导,在共产党的天下,还要如此遮遮掩掩、躲躲闪闪,不说行为不够亲民,至少“底气”有点不足吧!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