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留驻在图景中的秦汉儿童形象——读王子今教授《插图秦汉儿童史》

时间:  2024-04-14   阅读:    作者:  李重蓉

  “儿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价值意义虽已为学者所明辨,但它进入研究视域的时间并不久远。历史上的人类童年为思想界所关注,是在西方启蒙主义思潮兴起之后;对于史学界而言,这一领域的开拓则更要迟至20世纪。古代中国的史学书写带有无可避免的成人视角,通过成人化的修辞、逻辑、价值观去选择与编织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成人世界中体味戏剧张力与民族经验。这一导向致使传世文献中与儿童相关的史料稀少且分散,随之而来的是儿童史研究的困难。

  王子今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秦汉史研究,涉猎领域蔚为大观,仅就儿童史而言,深浸已久。以专著形式呈现始自2012年的《汉代儿童生活》,继2018年《秦汉儿童的世界》之后,他又于2020年带来了《插图秦汉儿童史》。新作的不同之处正如作者在《后记》里提到的一样,除了补加289幅插图、删改校证文字外,也推进了多个主题内容的研究,收获新知,与读者分享其未曾停歇的思想进路。

  王子今为儿童史研究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明确区分并界定“秦汉儿童”这一群体,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维及方法示例。在传统史学观念里,儿童并未被当作一个独立群体,以前四史为例,人物从未特别因为儿童身份而得以立传,偶或可能有其幼少年时期的事迹被记载,却也寥寥数笔,其意义仅用来为其长成后传奇的人生作注脚,是依附于漫长成年生命中的一点零星片段。这直接导致传世文献中的儿童史料稀缺,研究材料又影响到研究者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近现代社会观念的进步、考古学科的发达,带来史学研究的转向,儿童作为一类专门群体进入研究范畴,然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成熟、系统研究仍然匮乏。

  王子今的研究无疑为破局起到示范之功。《插图秦汉儿童史》开篇即对“秦汉儿童”概念有所界定:依据当时人的认识,泛指未成年,与现代人所认识的“儿童”有所区别,拓宽了研究对象的年龄及生活范畴。换言之,王子今所讨论的秦汉儿童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类独立群体,他们在未成年前各个生命阶段的形态、体验,当时社会中儿童生存状况的常态与非常态,资质普通与特殊的儿童的不同样貌与其所映射的文化内涵,这些内容彼此支撑、相互呼应,贯穿全书,并经由作者所撷取不同史料的印证,共同还原出秦汉社会中儿童的真实生活空间,为学界构筑起一条探索儿童史研究的坚实道路。

  本书首章即捕捉“宜子孙”这一理想观念,统摄当时社会对儿童的总体意识,并从四个切入点予以解读其文化内涵。首先在讨论“宜子孙”观念时,借用秦汉时期的砖瓦、铜器、印章、简牍、织锦及铜镜等多种实物资料上的“子孙”刻铭或文字,以印证相关文献资料,是为二重证据法的具体演绎,以论证当时祈望多子、爱重儿童的文化特征。其次关于工艺造型中子母主题的讨论,广泛采用了瓦当、铜器、陶器、画像石等资料上的子母动物造型图像,表现当时社会爱护幼小的风尚。再次作者留意到个别文献记载中的“乳舍”,以此考证汉代的产房,并延伸到九子母崇拜问题。最后借助一件陶盖外围的“小儿受赐”陶文,结合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考证其与陶盖内围的“长宜子孙”含义对应,从而共同反映出当时社会期待多子的文化内涵。以上四方面紧扣主题,从不同的问题点延伸而出,并将文献与不同性质的实物资料相结合,丰富了“宜子孙”这一主题的内涵层次。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书中第二章《“婴儿”“婴女”命运》围绕婴儿的出生及初生展开,包括出生、保健、夭折及医疗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作者通过汉代的哺乳陶俑、石刻、壁画等图像和相关文献资料中的“婴女”“襁褓”记载,生动展示并考证了当时妇女如何哺乳、养护初生儿的情形,并关切性别意识给婴女带去的不公命运。对于婴儿的健康维护,当时人采用了两种方式:巫术和医学。作者关注到马王堆帛书《胎产书》、少司命信仰等巫术手段,它们在当时人的意识中有助于保证婴儿的健康;同时秦汉社会也已有小儿医存在,比如神医扁鹊的传说及其在画像石上的图像、出土文献中的“婴儿方”“小儿方”,可知当时儿童医学的科学程度,另外作者还联想到古罗马的儿科医术。至于婴儿的夭折,作者引用“伤夭”“悼夭”主题的汉赋作品、石刻碑文,更添几分情感与哲思上的悲怆凄婉之色,引人想象草露未晞,年幼的生命却已在残暴严峻的摧残下逝去的历史场景,富有感染力。

  第三、四章的主题是儿童的正常生活状态,包括游艺和教育两部分。第三章《儿戏:游艺生活》囊括了多种汉代儿童的游戏类型,对每种都作出考辨。当中又以对“鸠车”的考证用墨最多。研究以图文互证的方式切入,将多件画像石图像、实物资料与传世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相结合,考证鸠车的形制、所反映的社会风俗,并对一件所谓的“陶鸽”作出辨析。作者的思路并未止于此,还思索鸠车背后所关联的其他问题,如“神童”故事中的项橐,他出现在汉墓图像资料上时就经常手牵鸠车;又如有的鸠车上塑有大小两鸠的工艺造型,反映出“子母”主题等。这些关于鸠车的不同话题及材料并非集中在一处,而是分述于多处、各见于多个章目,遥相呼应、收放自如,连缀成有机整体,使读者能够体会史料与史实之间错综的关系,领略作者处理图文资料的手法。

  第四章《蒙学》分析儿童教育。秦汉时期形成童蒙教育的基本模式——小学,作者结合传世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献中的民间蒙学书,考证了汉代小学的教育规制、内容、科目等。在此基础上,视角又转向在教育中表现出天赋异禀的两类特殊儿童:女童及神童,关注女童教育的内容、作用以及不同阶层中的代表人物;例举神童中的项橐、杨信、曹冲等典型人物的相关事迹,或援引画像石图像、传世文献予以证实,或从交通地理史的角度考辨。

  第五至八章转向分析儿童在非常环境下所承受的生存压力与苦难,分别为《儿童劳动与劳动儿童》《社会犯罪、社会灾难、社会动荡与受害儿童》《社会上层儿童生活》《“小子军”与少年吏》。在诸如劳动、犯罪、战争、政治阴谋、参军等恶劣环境的打击下,虽然其中有少数能够抵御冲击、迅速成长甚至建功立业者,但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而言,超负荷磨难导致的只能是其悲剧命运。着意于此,不仅如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状况,为读者提供多个审视维度;而且展示出作者治学的史心所在。在这四章中,作者同样大量使用图像和实物资料,比如刻有儿童劳作、被略卖、作奴仆、为吏等图景,以及如梁节姑姊、赵氏孤儿、周公辅成王等历史故事中儿童形象的画像石;又如秦陵兵马俑中的少年士兵俑、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儿童鞋履等实物资料,它们有力、形象地再现了秦汉中下层儿童生存的艰苦不易,以及宫廷、军旅环境中儿童处境的残酷险峻,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第九、十章探讨与秦汉儿童相关的神秘文化。第九章《民间意识中的“小儿鬼”》从儿童死亡切入,考证小儿鬼这一特殊的风俗信仰。作者注意到汉代遗迹发掘中所见小儿瓮棺葬于道旁这一现象,参考文献中小儿“人道未成”的记载,指出古代儿童地位的非独立性。在考证了“竖子”“竖小”等称谓后,展开对小儿鬼民间信仰的探讨,在论证中,一方面引出与之相关的反支巫术,利用传世医学典籍文献、出土文献如睡虎地《日书》以及陶文等讨论之;另一方面,又将文献中的“鬼婴儿”记载与考古发掘的瓮棺葬形制、位置、葬具、集中区相结合,揭示了当时人对于夭折婴儿既悲痛又恐惧、戒备的复杂心理,视角出奇,论述详实,考据令人信服。

  第十章《神异的“童男女”》则与秦汉神仙信仰相关。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注意到秦汉社会意识中以为童男女具有神性,将文献记载中的徐市“将童男女入海”的传说乃至当时神祀活动中有童男女歌唱表演的现象,与画像石、画像砖、雕塑等文物资料相结合,探求童男女可能包含的神仙信仰观念。又特别讨论了中外文化中共有的以童男女作为祭祀牺牲的风俗,以及汉代童谣中的神秘象征含义等话题,通过图、文、风俗的结合,如此揭橥秦汉时期对童男女所持的特殊信仰观念,分析过程层层深入,结论通透、气象万千。

  本书最后的《代结语》转换视角,反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打量周围的世界,以开放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未尽的、富有延展空间的问题。追溯秦汉社会的“童心”观察,抓取“童心”中好奇、亲近自然、留意细节等方面的心理特征,联系到当时时代精神所体现出的这些特点。并且从儿童的身份、立场出发,去贴近、探索他们在面对成人世界、等级秩序、信仰体系等不同语境时,所可能产生的心理感觉和情感体验。其文心之新妙,为我们留下无数值得继续思考的话题。

  综上,本书包含了秦汉儿童在成年以前的各种生命阶段、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内蕴深厚。当然,其启迪之功还在于对史学研究方法论、观念上的推动。

  本书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图像学等方法融合,以实践极大拓展了史学研究的模式。其中图像学发端于黑格尔,19世纪中后期因罗斯金、维也纳美术史学派等的推动形成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初在瓦尔堡、潘诺夫斯基等人的引领下,图像学研究作为一种新兴学科领域在西方基本成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内的图像学研究、以及如何运用这种方法来推进史学研究,则起步较晚。随着2008年彼得·伯克《图像证史》一书的译介,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提倡“形象史学”后,相关研究逐渐往前推进。《插图秦汉儿童史》是成功运用图像学于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范式。它从看似平常的小处切入,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图像与实物等多种资料,总能透过所关注的对象、发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社会生活信息。

  本书也引导了日常书写的回归。近年史学研究向社会日常的转向,引发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热潮。《插图秦汉儿童史》突破传统史学界即使关注儿童、却也限于上层儿童传奇事迹的局限,将研究对象扩展至社会中下层更为广泛的普通儿童群体;并且从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平实细节出发,观照其整体的日常生存境况,整体思路与文风实现了向史学日常化书写的回归。

  社会前进的标志之一是精神文明化的程度,文明社会对于弱小者不仅抱有天然的爱护、养育之心,而且能够认识到儿童的独特价值和能动作用。史学研究中以儿童作为对象,意味着不仅将儿童区别于成人,而且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换位思考,理解共情。这相较于传统史学,无疑是研究观念的进步。

  因此披阅此书,与作者一同去回溯那些远去的历史风情,重拾曾被忽视的秦汉儿童之音容笑貌,其感受宛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我们相信,王子今先生对儿童史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其洞识的深透、笔力的雄健和情思的隽永,将持续启示和影响着学人。

  李重蓉历史学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无处安放的爱情少年的你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行至盛夏,花木扶疏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