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陈风华:青少年手机问题如是说

时间:  2023-09-10   阅读:    作者:  简单回忆

  说起手机,脑子里立马闪现一个镜头:办公室,一学生用手指着他的班主任,怒目相向,额头上青筋突起,大声吼道,“你还我的手机不?不还是吧?我不读了,你再也管不着我了!快点还我手机!”班主任在自习课上收缴了该同学的手机,于是在办公室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有关手机的话题,媒体上也常有报道。

  一位父亲下班后回到家,看着埋头玩手机的儿子,忍无可忍,儿子的手机从飘窗上被父亲扔了出去;紧接着,儿子也从窗户上跳了出去……

  一位母亲与儿子在天桥上散步,因手机问题发生了争执,儿子要手机,母亲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你不给我手机,我也不活了。”纵身冲下了天桥,摔得血肉模糊。母亲抱着儿子的遗体,哭晕了过去。

  一桩桩、一件件的惨剧让人心痛到骨髓。怪谁?怪手机的发明者?怪家长老师?还是怪孩子?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的的确确,手机问题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尤其于当代青少年而言,因手机而衍生的悲剧层出不穷。

  于是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旦发现,收缴手机!有的学校不定期在周一全校晨会上当场销毁,以达杀一儆百之功效:手机先被扔进水桶,然后被捶碎,那场面不亚于当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手机在哭泣:我招谁惹谁了?要遭此厄运?

  我认为,在自媒体时代,家长老师单纯的靠堵来解决孩子手机问题是不可取的。现如今的孩子一天到晚埋在作业堆里,少课外活动,少体育锻炼,与好朋友的交流也少之又少。手机就成了他们少得可怜的放松方式之一。手机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方便与同学家人联系。这样一来,虽然他们成长过程中多了些孤独和寂寞,但这些幸福可以让心里多些营养,成长路上多些绚丽的色彩,这些绚丽的色彩也会让年轻的心飞扬闲适。

  所以,对于孩子玩手机,我们家长老师要智慧地处理。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对待。

  学习兴趣高且自控力强的孩子,家长大可放心。孩子已经很优秀了,如果家长还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们对手机的合理需求,孩子们会大受打击,不被信任的感觉让人很不爽。毕竟是孩子,他们的理解力达不到成年人的深度。他们或许会知道家长是为他们好,但这种好会在片刻间被心里的愤恨所代替,进而这种不良情绪会转移至学习层面,影响他们对学习的投入。手机的心理需求从父母那得不到满足,他们会想方设法玩手机,心思转移了,他们哪还有足够精力投入学习?再往前发展,就是网瘾或厌学。这样的结果,老师家长谁也不想看到吧?

  聪明的家长,假期会跟孩子约定玩手机的时间,时间不会太长。也可以分段进行,上午、下午、晚上各有玩手机的时间。片段式地玩,好处在于孩子们有所期待,心有期待,心就是鲜活的,对父母所交代的其它事就会认真去完成。

  对于那些玩手机成瘾的孩子来说,老师家长更不可采取“一刀切”粗暴简单的方法。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手机就是他们的命,你把手机拿掉,也就是拿掉了他们的命,他们已化为躯壳,他们此刻是没心的,他们不与你拼命才怪。

  家长老师要了解这些孩子玩手机成瘾背后的原因。这些孩子多半是在逃避,上课听不懂,做不来。在学习上,他们是低能儿。唯有在游戏里,他们才会找到些许安慰。再或者家长的无时间陪伴、老师的忽视、同伴的疏远,让年轻的心无处安放,他们只好借游戏闯过一关又一关来填充情感空虚,在游戏中获得认同和成就。再或者妈妈的唠叨、妈妈的指责、妈妈的监督让他们窒息。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放飞自我,获得心的自由。凡此种种,家长老师必须了然于心,才会更好地对症下药。不然,治标不治本,孩子们变得阳奉阴违,那真是无药可治了。

  在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后,家长要改变自己,孩子自然也就改变了。做孩子的榜样,孩子在眼前,父母少用手机,多干些有益的事情。一个有爱、有温暖的家庭,孩子必然是有理想,有抱负的。

  针对玩手机一时拔不出来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心理学上的“饱和策略”。你不是要玩吗?那让你玩个够!家长什么都不说,学会“行不言之教”。家长要做的就是放下焦虑,耐心等待。因为教育是急不来的。你不说,孩子反会觉得奇怪,一来二去的,对抗少了,情绪好了,玩手机的时间自然也会慢慢地减少。

  家长亦可陪玩,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孩子沉溺手机无法自拔家长再陪着玩手机,岂不是雪上加霜?非也。我的学生小岩,他儿子初二,玩手机不上学,在打骂无果后,他找到我寻求帮助。按我的方法,他干脆请了两个月的假,陪着孩子在家玩。孩子在哪,他就在哪。一开始儿子不理他,他就自己玩自己的,边玩边自语:这东西怎么回事?弄不来呀?一次两次的,儿子终于发声:“你烦死了。”见儿子终于有表示了,他赶紧凑过去:“儿子,爸爸实在玩不来,会玩游戏的都是聪明的孩子,要么你教教爸呗?”闻听此话,儿子眼角飘过不可察觉的笑意。他瞥一眼他爸,拿过手机认真地教起来。从这以后,爷俩常在一起研究网络游戏,从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原神,再逐步升级。小岩不禁感叹,这网络游戏太吸引人,也很精彩。

  他从这里获得不少感觉,工作起来思路也开阔不少。更让他惊喜的是,儿子和他一起玩游戏之后,又想和他一起打球。这样一来玩游戏的时间就少了许多。一个月以后,小岩带着他的儿子出外游玩。玩到开心处,小岩告诉儿子:“儿子,看到你的变化,爸爸真的好开心。以前你玩手机,不上学,爸爸好难过。爸爸不应该吼你,更不应该打你。爸向你道歉,以后咱爷俩一起玩,好不?不过爸想知道你有什么打算?告诉爸你需要什么帮助?”(心理学上,称之为“创伤处理”)小岩的儿子一开始低着头,不说话。一会儿,抬起头,望着他爸:“爸爸,我要上学。”闻听此言,小岩鼻子一酸,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小岩告诉我,儿子目前状态良好,他自己也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毋庸讳言,当下的手机如身份证一样,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配。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要理性地使用之,智慧地对待之。

  涉及孩子们玩手机的问题,我们老师家长要从心理上首先接受事实,最好能共情理解(或许这就是孩子成长必需经历的阶段),然后,共同参与,共同解决,岂不善哉!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