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雀鸟为什么不吃虫

时间:  2024-12-21   阅读:    作者:  唐了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的雀鸟,将1200多亩桃树刚吐的嫩芽尽数啄食。

  看到这个消息,既感到震惊,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

  查有关资料,食植物的鸟类为数不少,但它们主要是吃植物的种子、果实以及花蜜。仅有少数鸟类,如松鸡和雀鹛吃野生植物的芽苞、叶以及各种蒿草等。像那种成群的,麻雀那样大小,吃植物嫩芽的雀鸟,我花了很多工夫,就是查不到。

  不过,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连续数十年使用杀虫剂的今天,在农业区能够历尽种种磨难仍保持如此种群的鸟类,难道它们是吃虫子的吗?我们知道,虫子一多,人们心里就不舒服——这就像眼睛容不得半粒沙砾一样,人们容不得它们的存在。在人为的环境里,那些虫子是不太可能大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成群的小鸟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虫子,供它们食用呢?或许它们是从别的地方长途迁徙而来的,即使这样,在它们的原产地也没有虫子可吃。原因很简单,如果有虫子,那些成群的雀鸟却只吃植物嫩芽,而很多虫子也吃植物的嫩芽,虫子又没有天敌,植物能活到今天吗?长此以往,以它们为食物的虫子早该绝迹。

  据我的观察,在我们这里能够见到的,可称得上“群”的小鸟是白头翁。秋冬季节,它们是以几乎木质化了的秋枫的种子和只有一层薄皮的女贞子的种子为食。春天,它们一样也不吃虫。不知这是不是巧合。总之,它们家族能免遭灭绝,真是幸运!

  如果我们换个方式表达,更能说明问题:因为有了虫子,就会有人打农药,所以,吃虫子的小鸟,将不太容易成活。因此,我有一个朦胧的感觉,江苏泰兴的那些小鸟是长期被逼无奈才改变了习性的。

  几十万年前,大熊猫被严酷的大自然所逼迫,改变了习性。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那些来不及改变习性的雀鸟,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恐怕不是大自然的逼迫了。

  幸运的是,江苏泰兴的雀鸟改变了习性,找到了新的食物。那群改变了习性的雀鸟真的就能免遭灭顶之灾吗?

  温馨启迪

  开篇引用《中国环境报》的一则报道,引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数万只雀鸟,将1200多亩的桃树嫩芽尽数啄光。作者没有直接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而是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及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剖析,警告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止于唇角,掩于岁月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无处安放的爱情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行至盛夏,花木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