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这句话说来多少有些可怜、可笑。在我思考这个话题的时候,教室的窗外对着的北教学楼建筑工地上,正不时传来金属建材的撞击声和电钻声,一批砖石正码放在我们的窗下,遮住了那几棵灰扑扑的小树,于是这最后一点“自然”,也被淹没了。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里,一边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富足优越,却又一边抱怨着钢筋水泥堆砌的冷漠与隔阂,我也是其中一个。然而,又真有几个能放弃繁华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大自然,成了这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里,许多人一生无法企及的远方。
去年国庆节,我们一家邀着几家好友,一起去了云南。出发前,我兴奋得整晚整晚睡不好,闭上眼睛都是书本上描述的鸟语花香、高原奇峰。然而,真正到了云南,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风景点:孩子们迷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游戏设施,妈妈们每天构思穿哪套衣服摆什么姿势照相,父亲和各位叔叔们则一边辛苦地运输着妻儿,一边不断接听着手机里的长途电话,处理大小生意事务——在匆忙与喧闹中,自然不过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里,有人有风景,但我们不在景中。
不觉沮丧起来,难道真是我们抛弃了自然,自然也抛弃了我们?
我曾经去探望一位病中的朋友。他长期住院,然而神采奕奕。我问他其中的秘诀。他支起病体,要我扶他到后院走一走。说是后院,那不过是一方小水塘,在微风中荡漾着柔美的涟漪,有亲切的温柔之感。我眼前一亮,平时从不在意的平凡景物,此时竟异常地让人激动。他侧脸望我,笑着说,你看那边——一棵虬曲消瘦的树,有干无花,依稀是梅的样子,不是花期,它在缄默中有孱弱的美。“是谁种的?”我不掩饰自己的兴奋与惊奇。他脸上露出一丝经受了太多病痛折磨后平静释然的微笑:“不知道。只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它开了。全医院的人都来看,有的站在病房门口,有的背着医生偷偷地跑来,只是想闻一闻花香。那一场花期,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模样。以前不懂不在意,现在才知道,这就是自然的力量。”那一刻,从他目光中闪动的温柔与幸福中,我找到了自然的地址。
其实,城市里、生活中并非没有自然,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自然的眼睛,缺少了感悟自然的心。只要胸中有山水,何处不风光?
既然注定要奔波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寻找梦想,就不要一味遥想远方——一枝早绽的桃花,只要它美,它真挚,管它来自街心公园还是来自野外;一颗孤单的星辰,只要它笑,它闪烁,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展露于被污染的夜空;一串柔美的涟漪,只要它纯,它清澈,又何妨它是在水泥圈住的湖心荡漾。
我站在这城市的高楼上,推开窗,让微风吹在脸上,看静静沉落的夕阳。我闭上眼睛总能看到远方——别说我太阿Q,我真的感到了一叶知秋的幸福。
温馨启迪
本文在赞颂自然的同时,表达着对于找不到自然的遗憾之感;在表达遗憾的同时,又在说着自然在每个人的心中的深刻哲理,语意层层递进,语言流畅生动。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