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那年,我在一所技校读书。毕业后,来到矿山工作。光阴荏苒,屈指算来,离开故乡整整十六年了。至今,乡村那片广袤田野的沟沟坎坎,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常常,夜不能寐,闭上眼睛,梳理我那剪不断的乡情。
踏遍家乡的阡陌,低矮的茅屋,贫瘠的土地,面黄饥瘦的乡亲,那真是穷得寒酸,穷得可怜。年少的我深深地读懂了穷酸这个词的含义。固然,穷中有喜,苦中有乐。那时,一大家子男女老少几十口都和和睦睦,日子过得顺心,穷得省心。十里八村,远亲近邻,大事小情,你来我往,亲情友情纯真诚挚,这片穷土地便成了我的乐园。阳春三月,春姑娘从南方走来。沉睡的田野苏醒了。村边那条清澈如带的小河唱着迎春曲淙淙地流淌。俗话说,三月三,苣荬菜钻天。苣荬菜也叫苦苦菜,春天挖它的嫩芽蘸大酱吃,苦涩开胃,消炎去火。布谷鸟叫的时候,我们跟着大人一边春播,一边偷空去贪玩。带上鸟夹子到林子里逮山雀,爬上高大的白杨树掏鸟蛋,下水稻田里捉青蛙。
那时年幼无知,除了愁字一闪之后,剩下的就是乐。正是:落地农家苦根生,天明无米不知穷,只盼日落黄昏后,青草池边听蛙声。 炎热的夏天一到,乡村更热闹了。绿油油的田野给农家带来无限希望。啃香喷喷的白苞米棒子,吃干面的土豆炖茄子,喝又香又甜的面瓜汤。瓜果梨桃火旺的日子,我们这些馋嘴的孩子天天盼大人带我们去鲜瓜地,隔墙望见邻家那透红的樱桃、紫色的李子、焦黄的杏子,不免垂涎三尺。夏天玩耍的场地更加广阔了。到水泡子里光着屁股搂狗刨,拎着小鞭子去草甸子放牛、放马、放猪。三春不如一秋忙。
等到庄稼成熟的季节,农家盼来了金色的收获。家家忙着收割、运输、打场。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看着大人的脸色也不敢贪玩了。从早到晚,跟着大人把庄稼一车车拉回家,一垛垛堆放在场院等待扒皮脱粒。磙子一响,家家换新粮。吃高粱米饭,嚼苞米面饼子,喝小米粥,那都是正宗的绿色食品。这时节,玩耍的主要地方是偌大的场院。围着一垛垛的谷子、高粱、黄豆捉迷藏。拿长鞭子抽打粮垛上成群的麻雀。揪马尾丝作套子,蹲在谷垛下悄悄地套小鸟。用喂马的竹筛子支一根木棒扣山鸡…… 历史的车轮碾碎了昔日的贫穷。而立之年逢盛世,虽然精神的丝缕有时不免掠过一丝的惆怅,但毕竟乡思是未了的情啊!故乡,我那终生眷恋的热土。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