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时,在浙江的一个县城中,县官一大早就接到了有人报案,而且还是非常严重的人命案,一下就死了一男一女两个人。
县官一看事态严重,自然不敢耽搁,于是立刻就开始审案。
报案人是本地一对老实的夫妇,两人因为没有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所以本来很简单的事,两人断断续续地说了好一会才说明白。
原来,两位死者是外地人,是这对夫妇的亲戚,他们来本地是走亲戚,因为两家关系很好,所以晚上吃完饭就没走,而是留宿在了这里。
哪成想第二天,这对夫妇来喊他们吃早饭时,发现自己的两位亲戚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于是,他们赶紧就来报案。
2
县官一看,从他两人嘴里也问不出什么别的什么线索,于是就带着衙役、仵作去了案发现场,也就是报案这对夫妇的家中。
到了案发现场,县官一看屋内的布置,不像是这对夫妇的所住,于是就问他们这间屋子原来住的是谁。
这对夫妇就说,原来住的是自己未嫁人的闺女。当天晚上,他们因为闺女的房间比较干净,就把房间让给了来看自己的亲戚,闺女是和老两口睡在一屋。
县官听完之后,又去检查了下这件闺房的门栓,发现并没有从外撬动的痕迹,而且他还发现,在大门的门板上,有个不仔细看很难发现的小洞,如果有人用硬物通过这个小洞,完全可以在不破坏门栓的情况下,就能轻易打开门栓。
县官一看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于是就问这对老夫妇及他们的闺女,是否知道这个门上有洞。
老夫妇当即就表示自己不知道,而老夫妇的闺女却支支吾吾。
3
县官审案经验丰富,立刻就发现她有问题,于是就开始专门追问老夫妇的闺女。
老夫妇的闺女哪里受到了县官的威压,于是只好承认自己知道,并告诉县官这个洞,是自己的相好——同村的一个秀才所挖。两人因为有私情,所以经常晚上幽会。他俩为了避过老夫妇的耳目,于是就把门上挖了一个小洞,这样就能方便秀才晚上随时能轻易进屋。
县官听完之后,立刻派人去抓这个秀才。
但是等秀才被抓来之后,他却一口咬定自己从没和老夫妇的闺女有过私情,自己更没有夜晚偷偷地来和她幽会,更没有犯下什么命案。
县官一看秀才嘴硬,就问老夫妇的闺女,秀才的身上可有一些外人不容易知道的特征。
又羞又恼的闺女,沉吟了一会,然后说:“秀才的左胸上有一个突出的肉瘤,肉瘤上面有一撮毛。”
秀才听完她的话之后,没等县官发话,就把自己的衣衫褪去,露出了自己的胸膛,结果众人一看,秀才胸膛光洁,并没有什么肉瘤和黑毛。
4
县官一看秀才的特征不符,又转过头来问老夫妇的闺女。
这时候,老夫妇的闺女也懵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回答。
县官只好询问她,为什么诬陷秀才。
老夫妇的闺女就说,自己前一阵看到秀才在附近路过,因为爱慕他的才华和长相,于是就多看了两眼,没成想同村的一个老大妈看出了她的心思,就对她说,如果她真的有意,那么自己就会去给她说和说和,老夫妇的闺女就害羞地答应了。
当天晚上,秀才就来敲了自己的房门,然后在两情相悦之下,两人就开始了幽会。
县官听完后,又把那个老大妈给招了过来,然后问她是否有这么回事。
老大妈就说:“是有这么回事,不过秀才当时婉拒了,他说自己还要继续考功名,不想提前被男女之事牵扯。”
5
县官问完老大妈之后,感觉应该是有人冒充秀才去和老夫妇的闺女幽会的,于是他就问老夫妇的闺女,是否每次幽会时,都看到了秀才的面目。
老夫妇的闺女则回答说,因为她和秀才是偷着幽会,所以从来没有点过灯,因此也从来没有在幽会时看到过秀才的长相。
县官一听老夫妇的闺女这么说,立刻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分别把秀才、老夫妇的闺女、还有那位老大妈叫到了一边,然后分别问他们,当天老大妈说媒的事,除了他们三人还有谁知道。
秀才和老夫妇的闺女都表示,这件事他们都没有告诉过别人,而老大妈则说,下午吃饭时,自己曾跟自己的儿子唠叨过。
县官听完之后,立刻追问老大妈,她儿子的身上是否有个肉瘤,肉瘤之上还有一撮毛。
老大妈听后吃了一惊,就问县官怎么知道。
县官一看老大妈的表现,二话不说,立刻叫人把老大妈的儿子给抓了过来。
等人被抓回来之后,也没等县官问话,他就直接招认了自己杀人的事实。
6
原来,老大妈的儿子一直暗恋老夫妇的闺女,但自己表白了两次之后,都被老夫妇的闺女拒绝了。老大妈的儿子一看人家看不上自己,也就把这事放下了。但是那天他一听她母亲说起秀才拒绝自己暗恋的人以后,他就动了歪心思。
当天晚上,他就冒充秀才,和老夫妇的闺女开始幽会,因为他做事小心,所以老夫妇的闺女一直都没将他识破。
不过令他不开心的是,老夫妇的闺女一直把他当成秀才,而案发那天晚上,他趁着夜色轻轻地拨开了老夫妇的闺房以后,突然发现床上躺着一男一女。
于是他仓促之间就误认为,老夫妇的闺女和秀才开始幽会,于是他一怒之下,就把两人全都给杀了。等到第二天老夫妇去报案,他才知道自己杀错了人,他本想投案自首,但是又舍不得和老夫妇的闺女离开,于是他就藏在了家中,希望能蒙混过关,没想到天网恢恢……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