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哲理故事 >

汪辉祖智断田产案

时间:  2023-10-06   阅读:    作者:  佚名

  清乾隆年间,湖南宁远县住着一个叫匡诚的人,匡诚没有儿子,为将来养老计,就从當地的陈家收养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匡学义。但后来,匡诚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匡学礼,就给了匡学义八亩地让他回归了本族。又过了些年,匡学礼患了重病,就送给匡学义八亩地,请他对自己家的事多加关照。后来,匡学礼病故,留下了二百多亩田产。匡学礼的妻子李氏不识字,就让能识文断字的匡学义帮助打理田产。这样前后经过了十七年,在李氏的辛苦努力下,家里的田产又增加了一百多亩。

  话说有一天,某人要买李氏的一块田产,恰好匡学义外出了,李氏就找了一个邻居帮着查检地契,结果发现地契上写着“田产是李氏和匡学义一人出资一半购买的”!李氏大为惊讶,这怎么可能呢?匡学义只是帮忙,并没有出钱购买田产啊!连忙把所有的地契都找出来,结果发现所有的地契都是这么写的。这样一来,李氏就有口难辩了,因为这就意味着李氏所有的田产将来都得分一半给匡学义。匡学义回来后,李氏便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可匡学义一口咬定所有田产都是两人共同出资购买的。无奈之下,李氏只好以欺诈田产为由将匡学义告到了官府。县令认真审理了此案,最后认定所有田产确实是两人共有的,因为地契上写得清清楚楚;李氏不服,又不断上告,但告来告去,各级官府都根据地契上的文字判定田产归李氏及匡学义共同所有……

  乾隆五十二年,宁远知县调走,汪辉祖成为新任宁远知县。这时,李氏又来告状,汪辉祖认真审阅了案卷,判断这的确是一起欺诈田产的案件。可是,因为李氏不识字、所有地契都是由匡学义一手经办的,所以,如果依法断案的话,只能判定匡学义胜诉。汪辉祖是个极为负责任的官员,真心想为李氏主持公道,想帮助李氏把田产夺回来,就苦思冥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有一天,汪辉祖将李氏及匡学义传到堂上,开始审理这个案子。双方各自陈述之后,匡学义要求按照地契上所写认定田产的归属,汪辉祖便依据地契上所记载的证据判田产各自拥有一半。李氏当然不同意,再三哀求汪辉祖分清是非,并在堂上大哭大闹,汪辉祖便装出生气的样子将李氏赶了出去。然后,汪辉祖与匡学义开始聊家常,不停地夸匡学义善于经营、治家有方,匡学义也十分得意,便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汪辉祖看匡学义面露得意之色,就突然问他:“你家现在一共有多少田产?”匡学义回答道:“一共十三亩。”汪辉祖又问一年能收多少粮食,匡学义答道:“可收稻谷三十一石、米十六石。”汪辉祖又问:“听说你家有七口人,都能帮你做活吗?”匡学义回答:“不是,只有十八岁的大儿子能帮我做点儿活。”汪辉祖又问:“这么说来,你种地所得,交了军粮后,余下的不过十四五石米,你要赡养六口之家,不容易啊!”匡学义说:“是啊,日子过得是清苦一些。”汪辉祖便问:“那么,你哪来的余钱与李氏一起买田产呢?买了那么多田产,即使是出资一半,也是个很大的数目啊!看来,你的钱肯定是偷来的了!”说罢,立即站起身,把事先准备好的历年来失窃案的卷宗拿了过来,拍案大怒道:“你老实交代,这些案子是不是你干的?”匡学义吓得大惊失色,跪地叩头说:“大人,我是守法良民,从来没干过偷窃之事啊!”汪辉祖故意愤怒地说:“还敢狡辩!如果没偷盗,你用来购买田产的钱是哪来的?”匡学义吓得面如土色,说:“大人,实不相瞒,买田产的钱全是李氏出的,我只是在地契上作假写成与她‘同买’,想等她过世后与她儿子争田产……”有了匡学义的交代,汪辉祖便重新审理了此案,命人涂掉了地契上的匡学义的名字,将所有田产都判归李氏所有。一件十分棘手的案子就这样解决了。

  这是《病榻梦痕录》一书中记载的一个案例。此案并不复杂,只要思维正常的官员,稍加思索,就能看得出这是一桩欺诈田产案。汪辉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不拘泥于僵化的审案程序,而是以闲聊的方式使匡学义放松了警惕,套出了他家每年种田所得的数目,然后指出匡学义有“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的嫌疑,恐吓他要把他当小偷抓起来,结果匡学义当场崩溃,为了洗脱自己的“小偷”罪名,主动交代了在地契上做假欺诈田产的事实,从而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