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讳瑷,字翼之,姓胡氏,其上世为陵州人,后为泰州如皋人。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1,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2。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师道废久矣。自明道、景佑以来,学者有师,惟先生暨3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而先生之徒最盛。
其在湖州之学,弟子去来常数百人,各以其经转相传授,其教学之法最备。行之数年,东南之士莫不以仁义礼乐为学。庆历四年,天子开天章阁,与大臣讲天下事,始慨然诏州县皆立学。于是建太学于京师,而有司请下湖州,取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至今着为令。
后十余年,先生始来居太学,学者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第者,知名当时,或取甲科,居显仕,其余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饬4。其言谈举止,遇之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其学者相语称先生,不问可知为胡公也。
先生初以白衣见天子论乐,拜秘书省校书郎,辟丹州军事推官,改密州观察推官。丁父忧去职。服除,为保宁军节度推官,逐居湖学5。召为诸王宫教授,以疾免。已而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丞于家。皇佑中,驿召6至京师议乐,复以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又以疾辞。岁余,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乃居太学。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嘉佑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
已而病不能朝,天子数遣使者存问,又以太常博士致仕。东归之日,太学之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路人嗟叹以为荣。以四年六月六日,卒于杭州,享年六十有七。以明年十月五日,葬于乌程何山之原,其世次官邑与其行事、莆阳蔡君漠具志于幽堂。
呜呼!先生之德在乎人,不待表而见于后世,然非此无以慰学者之思。乃揭于其墓之原7。六年八月三日,庐陵欧阳修述。
1言行而身化之:即说到做到。
2革:改掉了坏毛病。
3暨:和,与。
4循循雅饬:和善地教导。
5逐居湖学:居于湖州讲学。
6驿召:通过驿站传召。
7揭于其墓之原:即刻《表》与墓旁。
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胡瑗,他的字叫翼之,他是北宋“理学”的先驱,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于世居陕西路安定堡,所以世人称他为安定先生。从庆历二年的时候开始,他先后担任过太子中舍和光禄寺丞,还有天章阁侍讲这样一些职务。后来是以太常博士的职务致仕,回到自己的家乡。胡先生执教数十年,成绩显着,德高望重,可写的事迹很多,如何确立主题,选用典型材料来表述,是解决这篇墓表立意构思难度较大的问题。作者经过对众多材料的筛选和分析,抓住了“先生之德在乎人”作为墓表的主题来编织材料,由于主题提炼得中肯而深刻,说明主题的材料精选得恰当,材料安排得合乎逻辑性,全文形成了浑然一体,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使人读后,确实觉得胡先生可爱可敬,产生共鸣。经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我们的确会感受到作者立意选材方面是颇俱匠心的。墓表第一段第一句,作者用极其简练的文字,首先介绍了胡先生的姓氏字号和籍贯,这是墓表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一般的常规写法,但作者没有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二十四个字。紧接着,作者就开门见山,开宗名义,赞扬胡先生的教学品质和教学效果:“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没有拖泥带水的废话,一下就从正面切题,其文字干净俐索,使人感到犹如刀劈斧削。为了突出当时的教育现状和胡先生的教学地位及成就。紧接着,又说石先生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教师,出类拔萃,在学术上、教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更突出了石先生的形象,显得更加生动。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