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论大理寺断冤狱不当札子

时间:  2024-12-15   阅读:    作者:  欧阳修

  臣风闻大理寺近奏断德州公案一道,为一班行1王守度谋杀妻事,止断杖六十私罪2。其守度所犯情理极恶,本因逾滥3,欲诱一求食妇人为妻,自持刃杖,恐逼正妻阿马,令其诬以奸事,髡截头发4,又自以(一作将)绳索付与阿马,守度持刀在旁,逼令自缢,其命垂尽,只为未有棺器,却且解下。其后又与绳索,令自缢,阿马偶得生逃5。臣略闻此大概,其它守度凶恶之状,备于案牍。人不忍闻阿马幽苦冤枉如此,而法吏止断诬奸,降以杖罪。

  窃以刑在禁恶,法本原情。今阿马之冤,于情可悯;守度所犯,其恶难容。若以法家断罪举重而论,则守度诬奸不实之罪轻,迫人以死之情重。原其用意,合从谋杀6。凡谋杀之罪,其类甚多,或有两相争恨,理直之人因发忿心杀害理曲之人者,死与未死须被谋杀之刑。岂比守度,曲在自身;阿马本无所事,备极凌辱,迫以自裁。虐害之情,深于谋杀远矣!

  臣尝伏读真宗皇帝赐谏臣之诏,曰:“冤枉未申赏刑逾度者,皆许论列。”今之冤妇,臣职当言者也。岂有圣主在上,国法方行,而令强暴之男而敢逼人以死!臣恐守度不诛,则自今强者陵弱,疏者害亲,国法遂隳,人伦败矣!

  其王守度一宗公案,伏望圣慈,特令中书细详情理,果如臣之所闻。即乞行刑法以止奸凶。取进止。

  1班行: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止断杖六十私罪:断杖六十,按私罪结案。

  3本因逾滥:本来就越过了自己的本分。

  4髡截头发:剪掉头发。

  5偶得生逃:趁机会逃脱。

  6原其用意,合从谋杀:其本来的意思,等于谋杀。

  欧阳修的文章充满了一种忧国忧民的特色,其实不只欧阳修的文章是这样,如果我们真正去阅读古文,而不是看我们今天选的一些仅仅只是有艺术性而没什么思想性和实质性的文章,或者不抱有那种批判、批评的成见,好好去看古人的文章,去读他们的原文,去读他们的集子,就会发现很多读书人的文章就是充满了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我们不能因为看了一个《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连续剧,就以为古代的官员都是和珅那个样子,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一个和珅,而像欧阳修、范仲淹这样为国为民的好官却是何止千万啊!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相信现代的一些错误言论,而应该真正回到古人的原文,去体会古人那种高尚的境界。就比如这篇文章,欧阳修探讨的就是为一位弱女子伸冤的事情,充分表现了尊重女性人格的精神。作者于文章开始便议论案情,议论中明显地流露了是非观念,他明朗表示王守度正妻为无辜而受“幽苦冤枉”,而王守度所犯“情理极恶”,并用一系列事实揭露了罪犯的罪行,措词是非截然分明,言词铮铮,毫不含糊。在重事实的基础上,对此案的定性,究竟是诬奸罪,还是谋杀罪,作者紧紧扣住法进行论列。作者认为,王守度所犯为谋杀之罪,触犯国法该诛,而大理寺法吏只断为诬奸,判杖六十,按私罪结案,故欧阳修果断地向皇帝谏诉大理寺断冤狱不当,乞望按法重审此案。作者的笔触,对受尽虐害凌辱的王守度之妻寄予同情,他不断地为她叫冤,为无辜民女受害鸣不平,其实质是对吏治的执法不明表愤慨。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