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是开平的明片。申遗成功之后,碉楼的美名,远播世界。一点也不奇怪。如果一个人初来南方,见到开平那些散落在田野里的碉楼,一定会止不住惊叹。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1833座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开平最早出现欧式碉楼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些碉楼,是最具特色的岭南乡野风光。
开平水边碉楼
开平碉楼
很多碉楼早已人去楼空,楼身爬满青藤。开平的碉楼很多。有些保存得相当完整。当然,这些碉楼已是世界文化遗产,政府会妥善保护。可是,还有那些偏远的乡野,很多碉楼还未被人发现,或者发现了,有很多已经是断垣残壁。这些碉楼,实际上是自生自灭。因为重新修复,意义已不大。也就是说,它们去日无多,即将消亡,永不可再生。这些碉楼,才是我要寻找的。于是,我专门请一个向导,专程去寻找那些濒临消亡的碉楼。
而对于我,初次见到这些乡野灌木丛中破败的碉楼,脑海中立即想到了三幅画面。这三幅画面曾经是那样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没有忘记。第一幅画,是《喀尔巴阡古堡》,科幻大师凡尔纳著。里面的几幅古堡插图,与我眼前的开平碉楼,是多么的相似。实际上,开平碉楼,就是一个个小小的城堡。这样的城堡,孤零零立在那里,很神秘,谁也不知道里面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当然,城堡需要一定的规模,而在开平,能称得上城堡的碉楼,也有好几座。
第二幅画面,我想到了怀斯和他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那是一幅撼人心魂的画。除了画面上的女主角,那个荒原上的房子,多么像一座碉楼啊。实际上,当我在开平的野外,第一次看见荒草丛中的碉楼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想到了怀斯和他的那幅名作。怀斯画了一幅茫茫的荒原,而主人公又是那样的纤弱美丽。远处的房子又是那样孤寂。后来,我一直在想,这幅画能打动人的力量在哪里,它何以能让全世界感动?
后来我明白了,画所使用的黄色,并不让人感到灰暗。那个看不见面庞的女孩,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枯树逢春,在枯枝上长出一枚新芽那般让人欣喜万分。怀斯带给读者的,不是绝望或颓废,他能让人感到希望,让人安宁,令人温暖。而因为寂寞而变得冰冷的心,亦在斜日有了温暖,轻轻飘落,落在依然寂静的茅草遍地的荒原上。
开平乡野碉楼,给我产生的第三个画面,是《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孤独的。它身后回荡着荒原上野风的悲歌。这部小说给我的震撼是如此深远,以致我至今都能很清楚地记得艾米莉笔下的荒原。外国长篇小说的排名,在我心中,《呼啸山庄》永远排在第一位。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转遍了开平的乡野。当我看到那些荒凉的碉楼时,我觉得与呼啸山庄带给我的意向更为相近。这些千姿百态、富有欧陆风情的碉楼或两三为伴倚在村庄旁边,或四五成群散落在田野上。那些寂寞的碉楼里,在这偏僻无人的乡野,是不是也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呢?
后来,我和向导,来到了无人村。
谁也不知道,关于无人村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传闻,是怎么扩散出去的。来开平之前,我也曾听很多人说过无人村,而且说得很神秘。最后,无人村已被传说成一个阴森恐怖的地方。如果要到无人村,要结伴而行,且是具有了探险的性质。既然是探险,那得装备种种设备与工具。后来,当我走完无人村之后,我才明白了这个小小的野村何以有那么大的名声。开平的碉楼那么多,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并不多。因为碉楼都是很坚固壮观,那种雄浑的气势,感觉都是一样的。但是无人村却能让你牢牢记住。虽然都是些荒芜很久的断垣残壁。
起初,来无人村之前,我与向导之间有点小别扭。事情是这样子的。无人村是我最后才提出来要去的。向导事先并不知道有这个安排,就有点为难的样子。她告诉我,她不想去无人村。我问为什么。她沉默,没有说话。看她的神情,似心中真有苦衷,不像是以此来抬高向导费。当然,我还是主动提出增加向导费。我把五十元,增加到百元。向导犹豫,说你想哪儿去了。表示不会要我多加的费用。她想了一下,说,半年之前,她也曾带人去无人村。不知为什么,那次,她进入无人村,就变得魂不守舍似的,总是觉得有人在扯她的衣服。而且那次,她居然跌了两跤。
对于她的这番话,我当然信。我说,你不用怕。我是不信邪的。你这么一说,我倒真的要去见识一下了。我安慰她,我臂力过人,且身上带有匕首,完全可以保证她的安全。她想了一下,提出个要求,说要去买把香。我不置可否。最后,我们一起前往无人村。
那个传说中的无人村,原名叫邓边村,属于开平三埠办事处簕冲村委会管辖。
邓边村位于开平市区东南方向。过台新桥。左边有个岔口,路边的牌子上写着石海两字。从此岔口往里走。约半小时。路过庙边村、琅函里、滘冲村。此地抬头可见一座碉楼,掩映在一丛丛林子里。碉楼叫安民楼。楼高六层,墙身厚实,用厚铁板做窗门,用粗大的铁条做窗枝。碉楼早已人去楼空,四周青蔓缠绕。想当年,它就是邓村的瞭望塔吧。如果登上高楼,四野一切,尽收眼底。过了碉楼,就是邓边村了。复前行,一条几乎都被野草覆没的小径,隐约显露。这是进村唯一的通道。两边都被铺天盖地的藤蔓掩蔽着。
在通道旁边,有一棵参天的木棉,约五十米高,仿佛小村的卫士,盘查着过往的行人。就在田埂的入口处,有一块铁皮牌,上面写着公告:“此村已列为开平市申报世界遗产保护村落,如有擅自进入及破坏者,从严处理!”这是对我们的警告。我告诉向导,我有采访证,可以随我一起进去。
先在村外看了一下四周的情形。从外面看,此村已被榕树青藤缠绕包围。看此情形,此村荒废,已不是十年八年的事了。村庄虽废,昔日的旧貌也还有迹可循。村长不过不足千米,宽不过六百米,四周被水沟和水塘环绕。村之屋墙被杂草丛生的树木荆林完全包裹。无人村里挂满野果。龙眼、芒果、洋桃、黄皮等果树,在杂树中长得非常茂盛,进入无人村之后的第一印象,感觉这里像一片废墟。但与废墟又有些不同。这里的废墟尽管是断垣残壁,可在这片废墟上却是浓郁的绿色与春光——死亡与生命在这里纠缠不清。那些榕树生命力之强,出乎人们的想象。它们把整座屋子穿壁环抱,那浓密的气根把整座屋子死死地勒住不放。
整个村子,确是空无一人了。而且这里的环境,让人很容易想起聊斋中的情节。我和向导走在迷宫一样的村子里。那些颓废的旧宅里,仍然可以看到此屋原有的品位。门楣、大厅的墙壁上,多雕有壁画,以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或景象为主。无人村每座住宅的建筑风格都一样,青砖、水泥板、地砖和木板作为建筑材料。在结构上均为两层,底层中间是大厅,前面是厨房,左右各有一至两间厢房。楼上中间设置木屏风,有的在其上搁置神台。屏风前有一长宽各1米左右的方洞,据说是为了方便楼上与楼下通风用。屋顶除少数后来更换成水泥板外,其他皆覆瓦。
大厅前面没有正门,左右侧各开一个门口出入。户与户之间的距离很窄,仅可容纳一个大人行走。外墙用双砖砌成,并参考碉楼形式,双砖之间留有一个青砖大小的空心,据说一是为了隔热,二是为了均衡支撑力量,比实心墙更坚固耐用。一楼左侧的房间,有一梯可上二楼。二楼地板几乎全是木板铺设,连楼梯也是如此。在上面走动,数米可闻脚步声。
我饶有兴致地看这些旧宅的格局与布置,却看见向导在楼下焚香祷告。我走过去,站在她身边,看她虔诚的样子,觉得一个女孩子来到这个地方,确实需要一种勇气和胆量,别说是她,就是一个男人独自来到这里,也会毛骨悚然。这里给人的感觉,是阴森。浓荫密布,很难见到阳光。整个无人村里,就我和向导两个人在行走。每走一步,每说一句话,那些空荡荡的屋宇间,都传出很久的回声。向导说,我们赶快走吧。
我笑道,才来一会儿,哪有那么快就走呢,我要把这个无人村的每个角落都走遍。正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一种怪异的声音传来,轻轻的,像一种哭泣,听不清楚是男还是女,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我和向导,一下子就愣在那里。向导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臂。我也纳闷,怎么回事,大白天的,怎么会有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声。
等了一会,怪声似乎消失了。我对向导说,会不会是我们听错了,或者是什么鸟鸣。为了缓和紧张的情绪,我对向导说,在我的故乡,有一种野猫,就是这种叫声,非常像。其实,那是野猫在叫春呢。向导问,这里有野猫吗。我说,越是荒芜的地方,越有野猫。因为野猫靠吃田鼠为生。只有这些荒野的地方,老鼠才多。
向导半信半疑地看着我。认为这样解释,似乎也能说得通。于是,我们继续在那些荒宅里行走。然而,村里为数不多的巷子,有几条已经被草木完全覆盖,根本走不通,只有三条勉强能通行。地上到处都是残墙废瓦,屋梁门框横七竖八地散搭着。在一间尚能入内的屋子里,我在一个花床的旁边,居然发现了一张照片。这是不容易发现的。那照片压在一件碎花布衫下面。那么,这间屋子,是她的闺房了。我凝视她的样子,梳两条辫子,很清纯的样子。衣服很一般,但她的一双美丽的眼睛,使她变得灵动和漂亮起来。她是谁?她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她又去向何方?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向导一下子紧紧地抓住了我,说,你听,那声音又来了。我一惊,仔细听,果然,还是那种恐怖的鬼声。我再说是野猫叫,向导是绝对不会再相信了。我决定要把这事弄清楚。我对向导说,别怕,你跟在我后面,我不把这种声音找出来,我就不回去。向导面色苍白,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一边安慰她,一边轻轻地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那种声音,时断时续。时重时轻。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奇怪的是,我一走动,那个声音就不见了。我有些沉不住气。拉着向导在荒村里奔走。那种声音似乎是从老屋里发出来的,又像是从榕树上。
最后,我在一间老屋的门口,发现了一个秘密。我找到了声音的来源。我拔出匕首,来到里屋,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快出来!
不一会,从里屋里果然走出一个人。我走上前去,一把将他扭住,捆绑起来。他想挣扎,可他哪里知道,我是举重出身。双臂之力,少有人能敌。他说,大哥,求饶。对不起,请原谅。
我问,你为什么要装神弄鬼?他说,大哥有所不知,我是偷偷进到村里来的。我就是邻村的人。于是,这个小偷说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附近的老人说,无人村在120多年前就开始有人烟,住过58户人家,是甄、伍两姓的安乐窝。上世纪20年代,开平兴起漂洋过海创业风潮,无人村的青壮年相继到西方国家淘金,赚了钱就寄回来。由于战乱,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无人村,村人便集资在村的南面修筑一座七层高的碉楼。但是,国内一直不安定,大家就纷纷到国外避难。有的人虽然去了国外,却在自己家里藏了一批金银。为的是万一在海外血本无归,两手空空,还可以回到这里来,这里还有自己的家,家里还有藏着的金银可以使用。这事周围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你们两个,一直在看,总是不走,所以,我就装鬼,吓唬你们。没想,却吓着了我自己了。
小偷说完了。他又问我,大哥,你怎么知道我藏在这个房子里的?我想不明白啊。
我说,很简单,我看到你吃的方便面盒。还有,你把老屋的墙推倒了,可痕迹却是新的。房子的一角已经被你撬开了一个大洞。所以,我就想到你躲藏在这里。我也总算明白了,这些老屋的断垣残壁,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啊。
小偷连连求饶,我无话可说,放他走了。真是败了我的游兴。向导在此时却面露春色,没有了紧张的情绪。我们把这座无人村看完了,走出阴郁古老的宅院,阳光正好,风和日丽。正是午饭时分。我们走到邻村的农民家中,要了一份鲫鱼粥。这可是真正的当地河鲜啊。一鱼两吃,鱼肉用瓦罐煲粥,鱼骨清蒸。我和向导不再斯文,狼吞虎咽。那粥味鲜美至极。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