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到一九八六年初之间,我们在深圳还没有安定。那时候,总是有人来找。我记得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家只是独自吃过几次饭。有几次接待过这种人,进了门自报姓名,然后说手上困难,借一点生活费,因为习惯了,我们与对方互相都不感到太唐突。在初期的深圳,这种事儿常发生。后来就不同了。
他来过我家几次。开始,他只是向我们借了几本书。我们家的好书并不多,书架上也没有“概不外借”的字条,有时候还把自己认为好的书推荐给别人看,然后很多都没还,自己慢慢也忘了。但是他借的都还了回来。
他最后一次来,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九九二年,季节忘了,这地方四季含混不清。我去前面的小店买东西,看见一个人很显眼地在大草坪上徘徊。当这人接近了我们墙外杜鹃树的时候,我才认出是他。我在后面向他走,看见他在打开院子矮门的时候,百般犹豫,拿不准进退。
今天,我很少见到犹豫不定的人,更多的人是想也不想,就去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我奇怪他为什么不马上进来。
他的眼睛是圆形的,里面包含了善良与单纯,整个相貌给人的印象不错。和每一个落脚深圳的人一样,他见了面就恭敬地问好。在善良、单纯之外,还有点谦卑。
对这个人,我并不很熟,中原省份的一个朋友给他带了信,找到我家。我们在一九八八年以后,很少接待不认识的人。他说他喜欢现代音乐和电影。我记得他借过的书是《伊甸园之门》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从他读的书来看,是个倾向于艺术的人,又十分礼貌,不像有些年轻人话很大,不着边际的事都敢吹。他在阳台上弓下腰脱鞋,只穿一双松弛的线袜子,一直往屋里走。
那一天,他一坐下就不停地喝水,好像非常渴。他说,这几天拉了几单印刷活儿,总算有生意作了。他说作生意也是可以学的。他想先从文化入手,不算太生疏。他把书包里的东西几乎都摊在桌子上,展示给我看。他说这一张是总经理签的字,另一个又经过了董事会讨论后盖了公章。他手上拿满了各种纸,带着少年的兴奋。我不懂看他那些“成绩单”,只记得都是些合同。他又指给我看:“这是我的签字。我是乙方,这是我们乙方盖的公章。”
我问他:“你也有了公司吗?”
他说,他已经被聘为一间公司的业务员。他急急忙忙地翻出名片来,什么公司我忘了,只记得有一个类似飞翔的公司标志。
我看出他好像有为难的事。他把那些纸都收回去,不是一份挨着一份,而是颠三倒四地塞回去。然后他说:“这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家里突然来了电报,有些私事要回去处理。正好又有内地企业联系业务。”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信封,抽出一薄页信笺,可能是他收到的内地企业的信件吧。他说能回去看望父母,总是好事。
有一小会儿,他不说话。书包已经扣好,信封已经放回口袋。我明显感到他受着阻碍,有话却很难开口。
他又喝了一些水,终于说了:家里的事情有点紧急。坐飞机回去最理想。但是飞机太贵,他决定坐火车,他的脸上露出了更加明显的为难。他说手里的钱都用完了……他想,能从我这儿借一点钱买火车票。
我明白了,这一定就是他再三犹豫、表达得十分艰难的主题吧。
我当时有些不安,甚至感到了一种歉意。我总归是活在今天的人,明白在这个城市里没钱的感觉。钱,使一个人这样难以开口,我的心里过意不去。我问他:“需要多少?”他赶紧站起来:“三百,有三百就足够了”。他望着我的脸说:“用不到半个月就给你寄回来。一回到家,有了父母就有了钱,再说,还有我的生意。”他强调,汇款单在路上最多走十天。
我心里说,不就是三张一百元的钱。不就是三张好纸吗?一个年轻人也不容易,为了这么点钱,在门口可能就开始迟疑。一九九二年,当时我还在上班,还有工资拿,每个月八百多一点。我到里面去,从白信封里抽出了三张纸。
他没马上接钱,而是马上要了一支笔,记下我们的地址和邮编。他做得很完全。然后站起来,很恭敬地接过钱,在递过钱的那一瞬间,感觉信任一个人和被人信任都是件让人舒服的事儿。他的表情凝重。他直接走向纱门,向阳台上寻找他的鞋。他说一声再见就走了,走得很从容。
我看着他出了门,看着他走到炎热的空气中。在出了院子以后,他在垃圾箱附近停下来,点了一支烟,才放开步子走。我奇怪,他在我这儿稳坐了大约四十分钟,却始终没有抽烟。而我虽然不抽烟,却深知抽烟人的习惯。当抽烟人要说一件难开口事情的时候,往往要点一支烟。如果他要办的事情很重要,他坐下来首先就是点燃一支烟。
他走的速度很快,快得让人惊奇,很快就不见了。经过了十分钟,我感到这里面可能有什么不对。想到那些合同,我更感到有点不对。
过了一星期,有人在电话里顺口提到了他,说在街上见到他了,混得不好的样子,像这种人,既然吃了上顿没下顿,就该早点回去,做点踏踏实实的事。我问对方,什么时候看见他的,对方说就是昨天。
几个月后,我看见了一个人,拿不准是不是他。
在菜市场门前,一辆流动快餐车底下,几个人正蹲着吃那种五、六块钱的很一般的盒饭,其中有一个人肯定因为见到了我,而急忙转过身面对着烟尘四起的马路。我先感觉到有一个人飞快地动了一下,才进一步注意到了那个人在躲避什么。我叫不准,只是看见了一个背影。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