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守很有古代贤人的作风。
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时把两个女儿托付给他说:“我的大女儿坏了一只眼睛,你可以娶她妹妹为媳妇。”
姨死了,孙泰娶了姐姐。有人问他,他说:“她是个残疾人,不嫁我,谁更合适呢?”大家都很佩服孙泰讲义气。
有一次到城里的集市上遇到个卖铁灯台的,他就买了,回来让别人擦洗,原来是银的,孙泰急忙还给了卖灯人。
中和年间,孙泰打算把家搬到义兴,买了一所宅院,用了二百千缗(mín)钱,先付给了一半的钱。后到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时再搬进去。
两个月后,孙泰回来把船靠在宅院前,又把另一半钱也付给了卖房子的人,让他们搬到别处去。
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妇人痛哭,孙泰非常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哭。老妇人说:“我在这里为公婆尽了孝,但是子孙不争气,把房子卖给别人了,所以才这样悲伤。”
孙泰怅然失意了好半天,然后对老妇人说:“我刚接到京城来的信,已经提升到别处当官,所以不能住在这地方了,这所住房还是让您儿子掌管吧。”
说完,解开船缆就走了,再也没回来。后来孙泰的儿子孙展,进士及第,入梁为省郎。
二
唐朝中书令晋国公裴度,长得又瘦又小,他的相貌不够尊贵,多次在功名场上受挫。他自己也很疑惑。
正好有个相面的人在洛中,被士大夫官员们称赞推崇。
裴度特意拜访了他。问命,相面的人说:“郎君你的相貌神采,同一般人稍有不同,如果不作达官贵人,就会饿死。现在还看不出来贵处,可再过些天来访,我给你仔细看看。”
裴度答应了。有一天他出去游览香山寺。徘徊在走廊和侧房之间。
忽然看见一个穿素色衣服的妇女,把一件丹黄色贴身单衣放在寺庙的栏杆上,祈祷祝愿很长时间。
瞻仰拜谢之后就走了。过了一会儿,裴度才看见那件单衣还放在原处,知道是那个妇女遗忘了,又考虑追上送给她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收起来,等待那妇女再返回来还给她。
太阳已经落山了还不见来,裴度就带着回到旅馆。第二天早晨,又带着那件衣服去了寺里。
寺门刚开,看到昨天那个妇女急急忙忙跑来,茫然失措,又惋惜长叹的样子,好像有什么意外的灾祸。裴度就跟上去问她出了什么事。
那妇女说:“我的父亲没有罪被拘押起来,昨天有个贵人给我二条玉带,一条价值一千多串钱,打算用它来送给主管的人,不幸丢失了,这样我老父亲就要大祸临头了。”
裴度很同情她,又仔细地追问那东西的颜色,都说对了,然后就还给她,那妇女哭着拜谢,请裴度留下一条,裴度笑着谢绝并请她回去了。
不久他又到以前相面人那里,相面的人仔细审看之后,声音和脸色都变了,惊叹说:“这种相一定是你积了很大的阴德,前途不可限量,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裴度就把前几天的事告诉了他。后来裴度果然作了高官。
三
明朝正德初年,苏州有一个王姓商人,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
他的一个精通算命的姑父,也在苏州。有一天,当这位姑父看到王某,说王某很快就会有大灾难。
王某一向佩服姑父的神算,听他这样说,立刻收拾一下,回安徽老家,走到半路上,因为河水暴涨,无法行船,只好暂时住在客栈里。
一天傍晚,他到江边散步,看到一个少妇抱着小孩投江自尽,王某立刻对江中的众渔夫大喊:“ 谁能救这个女人和小孩的,我给他二十两银子!”
少妇和孩子被救了上来,经过询问,原来少妇家里非常贫穷,养了一头猪,本打算卖掉来付房租的, 但是买主上门的时候,丈夫出去了,少妇做主将猪卖了, 没想到,收的却是假银子,一时想不开就要轻生。
王某听了,心里非常不忍,又拿出两倍于猪价的银子送给她。少妇回家后,将经过告诉丈夫。丈夫怀疑她说谎,拉着她去找王某。
到了客栈,王某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让少妇上前敲门。
王某在房里问: “ 什么人?”少妇说:“我是投江的妇人,特地来向您道谢!”
王某一听,严肃地说:“孤男寡女,在这样的深夜不宜相见,你若有心谢我,明天早上和你丈夫一起来也不迟!”
少妇的丈夫听了,连忙说道:“我们夫妇一起来了。”王某听说他们夫妇同来,才穿衣起床。
刚打开门,就听到室内“轰”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客房的土墙,因为连日下雨而倒塌,而将他的床铺压得粉碎。
王某大惊,如果不是及时起床,他早就没命了。
王某不但躲过了这次劫难,以后的生活也很顺利,有11个儿子,无病无灾活到96岁。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