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字信之,河南杞州人。他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兼兵部尚书,官居一品。然而好景不长,李精白因牵涉魏忠贤案,几经波折,官位不保,黯然归乡。
幸而李精白在任时廉洁为官,积攒家财不少。回到家乡后,他靠着积蓄,在本地仍是一方豪绅。李岩从小家境优渥,又聪明好学,渐渐长成本地一等一的才子。
李岩酷爱读书,对古今人事了如指掌。他博览群书,举业高中,不久便中了举人,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时,明朝政权腐败无能暴露无遗,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李自成在陕西举义,声势浩大。李岩眼见乱世将至,心中暗叹。
起义军屡战屡胜,兵锋直指河南。李岩眼见李自成大军来袭,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家乡被烧杀;另一方面,他也看清这个朝廷的腐朽,暗中钦佩李自成的义举。
起义军占领河南不久,李岩便主动加入李自成麾下。他心思缜密,见李自成虽然勇猛,却不擅文墨,遂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李自成素来直爽豪迈,却不善言辞。起义之初,他只知寻仇雪恨,杀得心花怒放,却忽略了稳定人心的大计。李岩加入后,见识到他的短处,遂决心帮他惠民安民,以统一人心。
李岩劝导李自成,要尊贤礼士,安抚百姓,禁止军队杀掠,以仁义之心待人,方能得民心。李自成听后大悟,对李岩刮目相看,从此听从他的建议。
李岩又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农民欢心。李自成按照他的策划施政,农民纷纷来投,起义军壮大了几倍。李岩还吩咐士兵化装成商人,到各个城市宣传起义军不杀人不抢掠,得到了城里居民的好感。
此时起义军声势已大,李岩觉得还需要一些接地气的口号来号召民心。他想了又想,终于写出两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朝求生, 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求活…… 吃他娘, 穿他娘, 开了大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两句话一出,立刻在民间传遍。原本迷茫的百姓,听到这两句口号,立刻看到了希望,纷纷来投奔李自成。李自成大喜,立刻命人到处张贴这两句标语。没过多久,起义军的人数便暴涨到了十几万人。
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处残破屠戮,实为流寇。李岩入伙后, 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李岩非常重视舆论宣传,编儿歌、派兵士散布流言等等,全都说李自成的好话,李自成用李岩之策而收拾民心,起义军如虎添翼。16 4 3 年, 李自成顺利攻占陕西。次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自此之后,大顺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然而,好景不长。4月,大顺军攻下宁武关后,李自成看到狼藉一片,心中一阵罪恶感。他大怒,对城中居民进行了血洗。李岩劝他不可杀害百姓,李自成这才停手,心中却已有了变化。
大顺军很快攻占北京,明朝自此灭亡。李自成入主京城,心性大变,开始骄纵自大。李岩见状,上疏劝谏,要求严整军纪,恢复生产,以安民心。然而李自成已然目中无人,对李岩的忠言视若无睹。
李自成进京后军纪大坏,抢掠百姓,滥杀无辜。李岩建言严肃军纪、招抚吴三桂父子以及安抚前明官绅等,但是,李自成不听。
因为李自成的军队多为草莽粗汉,过去每攻下一城就“打土豪”,抢掠一番,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眼光。一不留神打下北京城后,没能及时转变战略目标,仍然抱有“流寇”思维。而李岩敏锐发现后进行阻止,这势必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好不容易进了京城,不好好捞一把怎么行?大家都在抢战利品,你凭啥不让抢?
尤其是同为军师的牛金星,对李岩更是谗谤多多。吴三桂降清后,李自成战事不利,败走北京。接着,有人报告李自成,说河南全境向明军投降了。李自成听了大惊失色,同部下商议对策。这时,李岩主动请缨,愿意亲率两万精兵,到河南平叛。
牛金星等人见李自成不听劝告,心中便生出异心。有个叫宋献策的算命先生曾预言“十八子,主神器”,意思是一个姓李的人会称帝。牛金星趁机对李自成说, 这个预言指的可能不是你,而是李岩,你必须提防他谋反。
李自成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他想起自己已经称帝,若李岩也称帝,岂不是要夺其帝位?于是心生警惕,决定除去李岩这个心腹大患。
李自成命牛金星在军中散布谣言,说李岩谋反要夺其帝位。谣言甚嚣尘上,无数人传遍,李岩竟成了朝中大逆不道的奸臣。
李岩对这些谣言一无所知。他仍然每日忧心忡忡为大业出谋划策,竭尽心力地辅佐李自成。
终于,有一日,李自成命人请李岩前来赴宴。李岩毫不设防,来到营帐,只见李自成脸色阴沉,神色间似乎有些杀气。
酒过三巡,李自成手一挥,牛金星带人冲进营帐,将李岩擒住。李岩大惊失色,问其缘由。李自成冷笑道:“尔心生谋反,想夺我大顺皇位,罪该万死!”
李岩听后,无比震惊。他哀辩道:“主上,臣向来心向大业,何时生出异心?此必有人在散布谣言,臣被冤枉也!”
李自成冷笑不语,示意牛金星将李岩带走斩杀。李岩临走时还在声嘶力竭地喊冤,然而李自成置若罔闻,最终这位大功臣就这样枉死于非命。
李岩死后,谣言仍在民间蔓延。有人说李岩死不瞑目,冤魂不散,半夜三更现身营寨,骂骂咧咧说要报复李自成。李自成听说后心中发怵,命人将李岩遗体烧毁。
李岩生前那两句口号,也成了遗臭万年的罪证。李自成下令将其销毁,禁止百姓传颂。
然而这都太迟了。李岩的死,成为大顺政权的转折点。李自成失去了谋主,开始猜疑起所有心腹。他的统治也日趋暴虐,丧失民心。
终于,明将吴三桂引清军步步追杀,大顺军不战而败,李自成仓皇奔逃。一年多后,李自成在湖北被当地武装俘获,随即交付清军生祭北京城,悲惨至极。
李岩死后,村民们感叹不已。李老爷那么忠心,却被那李自成害死,冤枉啊!有人传言:听官府的人说,李自成终究是自断右臂,错杀良才,这下算是报应了。
刘宗敏虽然一介武夫,鲁莽成性,但连他都明白李岩的重要性,杀了李岩是李自成自断一臂!李自成身旁能打善战的不少,而能“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唯李岩一人而已,况且他还那么忠心。
李岩的政治智慧不一定比一些历史名人差,但是他侍奉的君主就差多了。
李岩必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牛金星的诽谤只是一个借口,真正令李岩死的理由是李自成自己。李自成终究是农民出身,有其阶级局限性。后来李岩越是显露才华,他越是不高兴,甚至怀疑有一天李岩会取自己而代之,因而动了杀机,牛金星正好是那根引线罢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