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9年11月17日下午,世界著名汉学家,瑞典院士马悦然先生在自己家中安然离世,享年九十五岁。
马悦然教授与山西可谓是渊源深厚,他的汉学入门导师高本汉早在二十世纪初即来到山西太原,担任山西大学堂西斋语言学教习,并深入民间,做广泛的方言调查,因此成就了他名传世界的《中国音韵学研究》。马悦然教授步先师后尘,鼎力翻译介绍我省作家李锐的《厚土》等四部小说,和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此后,更以八十高龄不辞劳苦亲赴吕梁山的邸家河、雁北的温家窑,到李锐、曹乃谦当年插队的地方体验真正的民俗民风。一片赤诚可感可叹。
马悦然教授不仅是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投票人之一,更是十八人中唯一懂汉语的专家。马悦然教授倾其一生学习、教研、翻译、介绍中国典籍无数,从远古到现当代,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一生孜孜以求。竞以九十三岁的高龄完成了《庄子》的翻译,可谓是以平凡之劳作创造人间之奇迹。
马悦然先生去世,对国际汉学界的损失不言而喻。谨以此纪念小辑表达我们深切和永远的怀念。
因为时间仓促,这个小辑收集李锐先生写于不同时期的相关散文、随笔,以及马悦然先生去世后,李锐撰写的悼文、挽联,再从李锐处得到若干与马悦然先生的合影。斯人远去,以文遥祭……
马悦然,1924年出生于瑞典南方。1946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跟随著名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先生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音韵学。1948年大学毕业,到中国四川做方言调查。1950年和陈宁祖女士结婚,当年秋天返回瑞典。1952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至1958年任瑞典驻中国大使馆文化秘书。先后执教于伦敦大学中文系、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1990年退休。1975年当选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瑞典学院(即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院士,1987年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至1982年,1986年至1988年两度当选欧洲汉学协会主席。
1965年以来,马悦然把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他的母语——瑞典文。他的译作包括:《诗经》(一部分),《楚辞》(一部分),大量的汉代诗歌,唐诗,宋诗,宋词,元曲,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诗人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等人的作品,以及朦胧诗人北岛等人的诗歌。此外,他还翻译了《水浒传》《西游记》,以及沈从文、李锐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