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一场雪姗姗来迟,但,终于还是来了。
先还是小颗小颗的冰粒,像晶莹剔透的细沙,“咯咯吱吱”地撒了一层。
再就是雪花,真真正正的雪花,6个瓣的。带着内心那洁白的幸福的战栗,带着天使翅膀的颜色,摇摇曳曳地从天而降。
这样的姿势,这样的轻盈,比一片月光更轻,更清,更静,更净。一片雪花,从我的眸子里轻轻摇动,然后又缓缓融入大地。
此时,也只须一片,就可以压垮我所有的文字。如天宫白驹过隙,微凉的蹄音一朵一朵绽放,又旋即飘零。这是一场白色的风暴,也是一场素色的花事。
入雪花深处,邀约一片,请在我的掌纹中静卧吧。只是片刻,你就香消玉殒。于是,我见到了你的前生——水。
终于,大地洁白。屋檐上也挂起了长长的冰凌,像透明的纤纤指。
今夜,窗外雪花飞舞,又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燃烧。恍惚间,也让古人错当成了万树梨花,如练月华。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度琼枝。”“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呵,若是这冬天没有一场雪的降临,又会留下多少叹息?
就像春天没有了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就像夏天没有了鸣蝉声里的半夜清风。就像秋天没有了千里可寄相思的皎皎月。究竟一篇文字可以容下多少感慨?
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是让人意象横生,成了一滴清荷露,一茎离离草,一弯豆荚月,一段杨柳风。
梧桐细雨,草木摇落,鸿雁传书,红豆相思。这世间万物啊,早已被古代文人捆绑着厚厚的一层情,足够让后人在其中挣扎一生。
更何况,这是一场雪,铺天盖地的雪。轩窗,疏篱,赏雪吟雪,都是好意境。
其实上小学的时候,我是最怕过冬天的,尤其雪天。我天生体寒,母亲在雪天的早晨便会为我准备好火篮。那是一只小竹篮,肚里放了个瓦钵,钵里装着木炭,上面加了盖,可以给小孩提到学校做取暖用。我经常是慢吞吞地走到学校,而那火篮里的木炭,早就被我在路上的时候就捣鼓熄了。我们那所谓的学校,也就是一个旧时的祠堂,到了冬天,外面的风直怒吼着往门缝窗隙里钻。我也是经常冻得打哆嗦,牙齿上下擦得“咯咯”作响,手是不能正常握笔的,冻得直抖。
直至今日,我还是忘不了老师为我打来热水给我暖手的情景,那白色的印着梅花的搪瓷脸盆里温温热热的水,手放到水里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老师暖暖的笑容,醇厚的声音……
温馨启迪
本文以精短的篇幅,通过对飘飘的雪花的描述,写出对人情的感悟,写得坦诚、亲切、优美、隽永,既有一箭中的那样的准确有力,又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样的含蓄有味。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