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杂文荟萃 > 现实之惑 >

知遇之恩

时间:  2024-09-16   阅读:    作者:  成 一

  作者写出作品,第一愿望就是能遇到一位好的编辑。我从文之始,就能遇到李国涛老师这样的编辑,是我数十年文学生涯中最幸运的一件事。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我厌倦了“文革”中那种八股式的公文写作,开始重新尝试写小说。好像是在这年冬天,利用假期,写出一篇小说样的稿子。那时多年在原平县委工作,能看到复刊后的《汾水》,但对其编辑部一无所知,也没有一次投稿经历。当时也没想投稿发表,只是在有文学爱好的朋友中传看一下,议论议论。在宣传部工作的杨满仓,“文革”前是写文学评论的,对省上文学界熟悉。他看过我的这篇稿子,说,还可以。并说,他认识《汾水》的一位编辑,也是写评论的,可以把稿子寄给他看看。

  稿子是老杨代为寄出的。不久,就收到了退稿。这在我,也并不意外。退稿信,钢笔手书,写满了大半页。除简单说了稿子的优缺点,大多是对我的许多鼓励:你的基础还不错,应当继续写作,以后欢迎你多参加编辑部组织的活动,有新作品还可以寄来,等。署名:李国涛。这封退稿信,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有投稿经验的朋友说,退稿信常见的,就是张打印好的条条。我说,或许是看老杨的面子。杨满仓说,这位李国涛可不简单。如何不简单,那时我也一无所知。

  这就是我与李老师的首次相遇。

  1977年夏天,趁一次下乡的机会,又试写了一篇小说,一时想不出好的篇名,只好借了播种春小麦所用的一个农技术语:顶凌下种。也是先给有同好的身边朋友看了看。文友说,不错,比以前的强,应该再投稿。我就把这篇稿子寄给了李老师,因为我也不认识别人,也不太知道投稿的规矩。又不久,就收到李老师的回信,说这篇小说写得很好,决定刊用。又说,刊物从明年起,要恢复月刊,稿子计划放在明年第一期发表。这封信比上一封写得要简洁,却大出我的意外:对初习写作者来说,能第一次发表作品,总是意外的,连同惊喜。而对于我,第二篇习作就能发表,那时的确没有思想准备。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这年秋末,或者是冬初,我第一次应约参加了省作协组织的创作组稿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李老师。他比我想象的要平易近人得多,也简朴得多,但身上有种难以掩去的书卷气,言谈有外地口音,却也不失儒雅。我更暗自庆幸:这是位好打交道的长者。我怯于与张扬夸张者,或官场那种居高临下者,或精于自我装饰者交往。与李老师的首次见面,也挺平和的,他没怎么表扬我,我心中有感激,也不擅当面表达。他只是问了我的近况等,鼓励继续写作而已。

  这次会上,我也是第一次见到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我省著名的老一代作家,第一次见到与会的几十位其他作家、作者。只是,一位都不认识。马烽老师在讲话中,还表扬我一句:据说,有一位新作者,叫成一,写了一篇不错的小说。我知道,这个据说,是据李老师说。

  此后,这篇小说发表在《汾水》1978年第一期,还被放在头条。发表后受到热议,又获得了全国奖。1979年春天,赴京领奖,见到国内文学界的更多人物。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我当时真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当然,这一切,也意味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人生之门。但那时,我还没有足够的自信,敢于跨进这扇门,去走一条新路。也算是学语言文学出身,知道文学创作是靠才华才艺吃饭,一时成功容易,以之为职业,就怕很难称职了。何况还有形势使然,文学历“文革”荒废,当时复苏初兴,也容易成功。所以,从北京领奖回来,到省作协汇报的时候,当时主政的西戎老师曾问我,愿不愿意回作协来?搞创作,总归还是回来好。我当时受宠若惊,还是说:想在下面再呆几年。那时,我的理想,只是想不再为别人写讲话稿,能换一份较为自在的工作,而将文学创作当做一份业余的雅好。专事文学写作,真还底气不足。

  事实也如此。得奖后,我给《汾水》写的第二篇小说,经两次退稿,三易其稿,才发表出来,质量也平平。这中间,多受包括李国涛老师在内的几位编辑的指点帮助。

  后来,创作渐渐走顺,也依然不断得到李老师的指点和鼓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几年,我发在省内外的作品,他几乎都要过目。在他的“编稿手记”和评论文章中,多次对我的作品有认真的评点。还专就我的创作,写过几篇文章。最使我难忘的是,他曾应《延河》杂志的约请,亲自到我所在的原平县采访,写过一篇作家专访。在这次交谈中,他对我说,要想在创作上再往上走,还是回到作协较好。县里人文视野有限,日常能作相互有益的文学交流的人,更有限。的确是这样。那时信息通讯不发达,别的不说,想买本想读的书,就很困难。

  经过几年的写作实践,不时有机会外出参加文学交流活动,又得过一些大小奖项,我对专事文学写作的信心,倒是也渐渐积累起来。这期间,从李国涛老师的信件、言谈、评论、评点等等中间所受到的启发,感悟,鼓舞,对我获得自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着诸多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我终于还是选择了专事文学写作的职业。

  1983年秋天,我调回省作协,开始专业创作。从此,与李老师同在一个单位,朝夕相见,随时能得到他的指点,现在想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几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我的写作,大多作品他都读过。我每写出新的作品,也最看重他的评价。我每有一点长进或所谓突破,他都会表示出由衷的喜悦。就这样,持续到他退休了,后来我也退休了,他先老了,后来我也老了,可他的关注,我的倚重,依然没有变。我写出《白银谷》的时候,他已视力不济,还让老伴杨老师念给他听。2009年,写出《茶道青红》,他依然连听带看,读完全书,还又写了评论文章。退休后,我随子女在外地居住时多,不过,每年回到南华门,仍然要与李老师见一见,坐一坐,聊一聊。聊的最多,也依然是读书和写作,他依然关注着我的创作。今年5月,我有事回并,照例见了李老师,一起聊了很久。他虽已行动不便,但精神尚好,言谈间也依然可见他一向的博学和雅趣。

  自1977年初识李老师,及今已整整四十年。四十年,能有这样一位博学儒雅,又对你的读书写作滋润不断的良师,一起走过来,真是太幸运了。

  这份幸运,也不是我一人独有。自马烽那一代起,山西的几代作家中,由李老师发现潜力,激活才华,编辑出佳作,助力其走上文坛,功成名就者,不在少数。山药蛋派和晋军崛起,山西文学事业的这两次高潮,都有李老师的重要贡献。

  都说编辑是替人做嫁妆。李老师在挥洒自如做名编的同时,并没有荒废自己的学问和才艺。他的《〈野草〉艺术谈》和关于鲁迅文体的学术专著,所显示出功力,并不逊于专事鲁迅研究的学术专家。他以高岸笔名发表的长、中、短篇小说,虽数量不多,却都是老道的佳作,一时惊艳文坛。晚年的随笔体文化散文,更强于常见的学者散文,似随意的千字文,都由饱学支撑,更有充盈的文采,散淡中溶有醇厚的意味。这非一般学者能为,也非一般作家能为。

  编辑,学者,小说家,文史散文家,李老师在其中任何一项所实现的建树,都足以立身扬名于世了。可他将这许多建树散淡地集于一身,从未刻意以此将自己装饰的八面威风,或花枝招展。这是最令人敬佩的。

  集这么多学问与才艺于一身的编辑,是何其难以际遇!反正我从文几十年,遇到编辑也不少了。对每一位编过我的文稿的编辑,我都是心存感激的,也都在交往中建立了友谊。只是,像李老师这样博学慈心、多才多艺、深深为其精当的文学鉴赏力所折服的编辑,很遗憾的没有再遇到过。

  李老师有一篇随笔,名:“学人代有,斯文未坠。”他的一生,“总与书相关”,堪称承传斯文的一生。他虽平静地离世了,他承传的斯文会常留在与他相关的书中。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愿李国涛老师安息。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那一季的莲花开落蓝色风信子无处安放的爱情少年的你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