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培训班,走进布力开村的“红色馆”,最想见到的人,就是我们的亲身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买买提江·吾买尔,只是因为他带着崇高使命、带着红色精神、带着责任使命,已经活跃在各大媒体、各大社团、各大群体当中,活跃在杏乡大地上,行程已满。
我们只好来到他工作的地方——布力开村党支部,我们参观了他的接待室,就是一排沙发、一张茶几、一张桌子,还有供他阅览的红色书柜。我们看过他的读书笔记、工作日记,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党国的忠诚和他坚定步伐的信仰。
介绍人,当介绍他的生平事迹时,大家清楚地知道,他就是一介平民,通过一碗粮、一丘田、一棉被、一笼水等,这些发生在他身上的微星光故事,让他从一介平民到成为全村村民的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全村的带头人。他从改造布力开村全村人的眼界与观念,从平民的满足一碗粮、一口清水都显艰难的布力开村,团结带领大家奔向了小康,身在维吾尔族这个少数民族村,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口口声传“三个离不开”思想,一个民族团结的坚定守护者,一个将党的宗旨穷极一生贯穿的践行者,一个将新疆战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不停歇的领头者,在他的身上,显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体现、一名劳模精神的崇高情怀,如今他已经70岁高龄,还活跃在田间地头、不忘课时农桑,不忘科技种田,不忘讲党员作风、讲劳模品格,一生善,积小步而致千里,一行德,积一微光而映照千年,如今他的布力开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均因他的努力、他的付出,齐心成为一种精神、一个团结而富裕的幸福新村。
河水,滋养千年。篷生万物,生于乡野。路油通巷,城镇小化;民风建筑,古朴典雅;全国劳模,三个此村;文化涵韵,传承他乡。这些均已经成为全乡、全县乃至全州、全疆的示范村,相信走向全国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高地,绝不会太远。
我们每个走进这个充满红色精神的村落,都会见到这些村落的核心阵地,那是旗帜高扬的阵地,我们只要走进去,就会有人接见,在那里工作的村干部,每一个都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佩戴党徽、劳模精神,多种文化,多种语言,多种风格,为我们讲述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讲述他从一介平民,是如何成长而荣登全国荣誉奖台的,特别是受到大国领袖,接受最高礼仪规格的七一勋章授勋,我们见证了,他们也见证人,全村人,乃至全县、全州、全疆与全国人民都见证了,在那铺满红色地毯,坚定地走过他的每一步,走向人民大会堂的那种静寂、执着与沉稳,都为之兴奋,为之动容,为之感动,在与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握手与接受勋章的那一刻,面向全国人民,向习总书记深情鞠躬的那一刻,是兴奋,是热泪,也是荣极一生的光环,更是杏乡人民的骄傲,乃至新疆这片热土所成长起来的榜样。
我们的宣传队员,都为之振奋,百看不厌,每之观看都为之鼓掌与喝彩。最后,我们还参观了村党史馆、劳模馆以及红色精神的历史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村里的变迁,看到了他的成长足迹与传承红色精神的奋斗领域,每一步都踏实地走过和所带来的力量。
当我们听完介绍,接受教育,都会自觉在这党史初心馆,高举拳头,再次重温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走出党员教育初心馆,我们每个学员都觉得身上倍增了一种精神、一种进步、一种光荣、一种使命,感觉到佩戴在身上的党徽,似乎更加鲜明、更加坚定地成为了这初心使命的接续者,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如同一缕曙光,以万物生态之光亮,在给予我们新的生机、新的成长、新的生命、新的力量。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