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压压的乌云张开魔爪,掀起阵阵狂风,整个大山像是被激怒了,一反明丽多彩的神态,变得阴森可怖起来。
狂风肆意横行,在空中打着旋儿,卷起黄沙、碎石,像要把整个大山整个小站吞噬掉。
倾盆大雨又趁势来践踏,它显得更加凶猛,举起磨得雪亮的斧子,狠命地劈砍着苍松、岩石、小草。林中那些生命在恐慌中寻找栖身之地。松鼠睁着惊恐的眼睛钻进了树洞,威风凛凛的虎豹也瑟瑟发抖地躲进了山崖的穹窿,就连小小的蝉儿也停止了鸣叫,忐忑不安地藏到枝叶下去了。但是,小站屹立着。
啪——空中划过一道刺眼的闪电,一棵枯树被折断了;轰隆隆——一个接一个的霹雳砍下来,一块巨石掉进了深渊。风暴俯视着空旷的山林,在昏暗的天空中奸笑着,气势更加嚣张了。它想让小站低头,并摧毁她。
暴虐的风把岩石吹得冰凉、冰凉。乱剑般的雨急急地刺进大山的胸膛,殷红的血不停地流淌,阵阵雷电在不停地扫荡。在这生死的时刻,大山忍受着巨痛,用强大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拥抱着冰凉的岩石,带血的肌肤,紧紧地拥抱着那被吹折的古柏、苍松……
乌云翻滚着,风雨咆哮,雷电交加,然而在它们喘息的那一瞬间,从莽莽的旷野里,却传来了大山雄厚有力的声音:“我不会倒下!”
阳光终于从昏暗的云翳外渗透进来,用他的舌尖舔干了大山斑驳的血迹,用他火一般的激情、水一般的柔意濡染了天空。大山经过一场风暴的洗礼,在阳光下,更加蓊郁葱茏了。
大山屹立着,小站也屹立着。因为小站就是大山。
小站的星
小站很小,在峭壁间挺立着,旁边是一条绿绸带般的小河。站台不足200米长,候车室容不得小伙子翻筋斗。站台边几只四方形小盒子,便是车站的运转室和客、货运室。站台中央有一个玲珑的鱼池,池中几座叠嶂的山峰,绿茵茵的青苔爬满了碣壁,倒也险峻。鱼池两边还有两畦矮矮的花圃,春风袭来,姹紫嫣红。即使是严冬,也会有几点零星小花从墨绿的叶中探出小脑袋来微笑,嘲弄着寒风的无情。
在小站与小河之间,有一条羊肠小径,弯弯曲曲,逶迤延伸。像是小站的历史,又像是小站的希冀。她狭窄又不平坦,但毕竟是伸向远方,伸向山外的世界。
也许是小站太小,使山显得伟岸,使天显得广阔。久而久之,连小站人也变得伟岸,心胸也变得广阔了。
事物往往并不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才成其为世界。小站没有巧妙的装饰、打扮,她分明是大山哺育的后代,在大山的怀抱中,她显得格外娇美、动人。
小站的小伙子像粗犷的大山,小站的姑娘像温柔的小河。大山总是向上生长的,小河总是向前方延伸。他们携手并肩,直到汇入大海,汇入群山。小站在他们心中聚成一个个小亮点,像星星。小站有许多星星,每颗都那么亮,那么耀眼,照在人生的旅途中,照在千里铁道线上。
小站的云
我喜欢小站的云。她心胸广大,风游四方,不停地跋涉,不断地追求,在狭小的山谷中孕育着远大的理想。她敢于探索,勇于献身,即便化成雨露,也要给小站染一片新绿。
我喜欢小站的云。她图形奇丽,变幻莫测。时而像漫卷的羊群,时而像簇拥的碧峰,或缓步款行,或左冲右撞,或柔情似水,或暴烈如火。黎明,她首先托起喷薄而出的火焰;日落时,化作缕缕霞光道别扶桑。就是在莽莽夜空,她也默默无闻地跋涉,把奉献作为灵魂。
我喜欢小站的云。她曾载着山里人的淳朴走向外面的世界,她曾给小站的姑娘小伙寄托美妙的幻想。一代又一代的山里妹子枕着她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茬又一茬的山里小伙驾着她迈入神圣的科学殿堂。山里人累了老了,她还陪着他们编织奇妙的金色晚霞。小站人离不开小站的云,因为那是小站人的寄托。
我喜欢小站的云,我愿做小站的一片云。
温馨启迪
小站真的太小,它却能经风历雨,使山显得伟岸,使天显得广阔。它的一切又是那样的美好,显示着不平凡。文章抓住特征,从几个方面写了小站,语言朴实,层次分明。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