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皇帝是古代统治者的最高称号,而“皇后”是母仪天下的象征者。
后宫佳丽对皇后这一地位的追逐亦是腥风血雨,能获得皇后称号的,多半是心狠手辣角色,例如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等,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但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后,一辈子逆来顺受,温柔待人,甚至面对仇敌也以德报怨,就以这么纯真善良的性格反而能两次登上皇后位,并在国家动乱中发挥巨大作用,她的传奇经历让许多人都把她当作史上最离奇的皇后。
她便是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元祐皇后孟氏。
2
宋哲宗的父皇宋神宗38 岁英年早逝,宋哲宗继位时年仅10岁,无法亲政,所以朝中大事都由其母高太后主持。
继位几年后,宋哲宗逐渐成长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但辅政多年的高太后自然不会把如此重要的婚姻事宜给小皇帝一人操办,于是,高太后提前数年召集了百余名官宦家庭的女儿入宫,由她亲自挑选合适的人选。
孟氏此时年仅16岁,出生于河北,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一位大家闺秀,所以在此次选妃中被召入了皇宫中。
孟氏在评选中表现得知书达理,落落大方,同时天生丽质,端庄优雅,这般气质几乎生来就是为了做皇后。
很快,孟氏就获得了高太后的赏识,并在数年后在高太后的主持下与年仅16岁的宋哲宗成婚,而此时孟氏也仅仅20 岁。
不久,深得高太后的喜爱的孟氏很快被册立为皇后,以宋哲宗年号“元祐”为她的称号,被称为“元祐皇后”。
3
在整个古代史上,孟氏都可以算是很年轻的皇后了。
但孟氏的皇后位完全是凭借高太后赏识而被赐予的,得来的实在是太轻松了,一旦失去了高太后这个靠山,以孟氏温驯的性格,其地位很难在后宫中继续保持下去。
果不其然,元祐七年,在成为皇后仅一年后,高太后去世,孟氏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高太后去世后的第三年,宋哲宗的宠妃刘清菁向皇帝进谗言,污蔑孟氏刻意害死了夭折的福庆公主。
本就不喜欢孟氏的宋哲宗趁此机会,强行为孟氏安上了“旁惑邪言,阴挟媚道”的罪名,强行废去了孟氏的皇后位,打入冷宫“瑶华宫”,并强迫她在此出家,成为一名道姑。
刘清菁随后被宋哲宗册封为皇后,史称“元符皇后”,从后宫嫔妃一步登天成为皇后,而孟氏却瞬间由一国之母跌入谷底,成了冷宫中的道姑。
后宫中的残酷斗争令人唏嘘,孟氏这样的性格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这样的结局几乎是必然。
4
元符三年,宋哲宗病逝,年仅25岁,其弟赵佶继位,这便是后来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宋徽宗。
宋徽宗继位后为了得到当年高太后残党的支持,选择任用高太后势力的残党。
被高太后一手提携上来的孟氏又一次乘着高太后死后的余荫,被宋徽宗恢复了“元祐皇后”称号,此时孟氏被称为“元祐太后”。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宋徽宗转向任用高太后残党的对手,孟氏自然也受到牵连,失去靠山的她再次被废,又回到瑶华宫当起了道姑。
孟氏的两次被立被废,代表的是朝廷内部派系的斗争,她虽然贵为皇后,但也只不过是一粒裹挟在时代洪流中的沙子,命运的起伏全部掌握在别人手中。
只能说孟氏这过于温和的性格,本身就不适合在后宫中生活,第二次被废后,一晃就是二十余年,孟氏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5
宋徽宗在任期间,朝纲腐败,军备废弛,面对来势汹汹的金人铁蹄毫无还手之力,宋徽宗匆匆把皇位让给儿子宋钦宗以躲避责任。
结果在靖康二年,金人攻破汴京,将宋朝皇室和满朝文武悉数俘虏北上,这便是有名的靖康之难。
孟氏因为被贬为道姑,在冷宫中孤独生活二十余年,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她没有皇后的称号,所以金人在抓捕宋朝皇室时完全没有注意到她,孟氏免于被金人掳掠北上。
金人走后,扶持傀儡张邦昌为帝。
张邦昌为了政权合法性和继承正统,从民间将孟氏请来,重新尊为“元祐太后”,并请她“垂帘听政”,给全天下人做样子看。
此时,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孟氏一改逆来顺受的处世态度,开始强硬起来,积极在动乱中为国家发挥她的作用。
她一方面积极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开始真正“垂帘听政”,应付张邦昌的扩张野心;
一方面利用自己宋朝皇室地位,收拢各地力量,寻找宋室后人继位。
在她的积极作为下,张邦昌的野心破灭,也寻找到了身处济州后来成为南宋开国皇帝的赵构。
在孟氏帮助下,赵构登基,宋室的江山逐渐稳固下来,孟氏却毫不留恋权力,立刻还政于赵构,功成身退。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孟氏的努力,宋朝很难在北宋灭亡后再延续一百余年。
孟氏晚年的这番作为,也算是为她这坎坷不平的苦难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