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后,朋友圈的祝福、回忆多了起来。自己的一些考试往事也浮现起来。
前半生里,就非专业性重大考试而言,高考参加一次,考研参加两次,考博参加三次,英语六级更是考了四次,最后才跌跌撞撞地通过。与高考、考研相比,考博于我似乎是一件三经曲折才幸得正果的事,前后三次,多少有些花絮,亦算添了人生密度与回忆。
第一次考博,算来竟是18年前了。2003年3月的某一天,我在西安念研三,当时正郁闷地坐上出租车去西安火车站,准备赴北京参加当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报考的是法学院某著名教授,抱的想法是,哪怕考取几率很小,但人的一生只有2万余天,学生生涯如此美好,又充满希望,应多持续些时光,各种重要的考试,都该试一试。
就在车上,突然接到家乡所在地的某大型国企的人事部门电话,说经过面试、笔试等流程,我被正式录用了,让我尽快将就业协议寄回去,最好是直接到单位签协议、办手续——这时出租车已快到钟楼,离西安火车站很近了。怎么办?时间上有冲突,可录用单位不错,工作地点离家近,考博准备不足,加上被我大手大脚折腾多年的父母已显拮据……
略加权衡,我很快作出放弃这次考博的决定,让出租车掉头回学校。返校路上,临考前惯有的沉闷与忐忑顿时一扫而光,我神采飞扬起来,觉得车外的长安初春真美,古城新貌不错,虽然总有雾霾和煤烟味……
那次考博,曾去人大校园参加报名审核,但严格来说不算参加过考博,只能算中止,或叫不战而败。说得好听点,不打无准备之战。
第二次考博。是工作2年后,经济上宽裕了些,工作熟悉后,闲暇时间也多了些,没能参加考博的遗憾,不时让我若有所失,有着白胡子教授和诸多球场,有着草木青翠和美食美景,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又让我向往起来。
于是又捡起英语,早晚开背,报名了2005年的考博。当时在老家鄂西,考虑交通便利等因素,报考的学校换成了武汉大学法学院。
复习的辛苦与冗长,略去数千字。酷爱的钓鱼和篮球等,也暂停了。
然后,赴武大,开考。
第一天上午是英语,然后是两门专业课,一天半的考试倒是不紧张,只是字写得多了,右手中指变瘪,老半天恢复不了圆柱状。专业的常用字词写得频繁,都不像字了。
考完后的中午,在武大某食堂二楼小炒部要了盘“红烧鱼唇”,因为这菜我以前没见过,没吃过,并喝了瓶“行吟阁”冰啤酒,味鲜价廉,总共才花了10多元,尤其那份闲适与惬意,似乎惟有大考初定之后才有,多年难忘。
报考的专业并非硕士所学,算跨了专业,加之准备不足、竞争激烈等原因,成绩揭晓,我各门功课虽及格,但排名不拔尖,无缘进入面试。这次考博,故算未遂,或叫未厚积,故不薄发。
第三次考博。2006年再报考,韧性渐起,意欲雪耻并圆梦。报考武大的同时,还报了考试时间不重合的中国政法大学。
这次学乖了,苦诵英语、泛览专业文章同时,将报考导师的近年文章通过网络基本搜全,以分析其关注领域与主要观点,连报刊上对导师的访谈文章也不放过。还注意收集或浏览领域内的时事资料,比如2005年2月23日某大报“环球视野”栏目曾登篇长稿《“京都模式”给中国带来什么》,与报考专业有关联度,便剪下来放入考博资料袋,和其他收集的诸多资料一起,不时泛读,保存至今,所以记得。
针对考博试卷题目少,回答层次、字数却多的特点,自拟了一个针对大题“八个必须说到”的答题模式:包括概念、内涵、由来、意义、现行规定、实践效果、争议重点、改善建议等,以做到条理化、完整化,并对当年专业热点问题逐一按前述思路进行了预答……
阳春三月,先坐客车赴武大,再坐火车赶法大,前后苦写三四天。中指瘪了好久,双眼亦略浮肿了。
结果,当年法大的报考专业试卷中,有个论述题直接和京都模式相关。于是乎,在个别同学可能连词汇来源背景都不甚清楚的情况下,我较完美地答了题。而另一个高分的论述题,是导师近两年的研究课题之一,我有所关注并做了准备,故答起来颇顺畅,答题时还在叹天道酬勤。不谦虚地说,自己的钢笔字也练得挺不错,卷面清洁美观。
一个多月后,成绩陆续揭晓。在网上先查到法大成绩,乍看到两门专业课一门88分,另一门90分,想着单科总分和高考一样是150,我悲呼:天灭我也!居然,一门刚刚及格,还有一门不及格。悲伤许久,再看,才察觉单科总分均为100分,看看其他人的分数,才发现我的专业课名列第二。而我,从未与该导师谋过面,打电话请教,导师接,可一说见面,导师总拒绝。
武大也侥幸进入复试名单。
两校面试过后,均被告具备录取资格。喜极而得意,考虑再三,最终选择了给予公费名额的法大。经历从此大不同,至少更有密度了,正确的年纪做了正确的事。
第三次终成既遂,或叫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妈不屑,可能是很不希望我放弃公安工作,说我这叫走了狗屎运,我驳:狗难道天天背单词、看专著,读报纸,还看“理论版”与“环球视野”?
于是,又过上了数年美好的校园生活,听听课,看看书,喝喝茶,有时晚上还和同学酌点小啤酒,每月还发近千元生活费,校园的日子云淡风轻,充实丰盈。还有,法大清真食堂的清炖羊排或红烧羊排,当时才售5元,味道好,肉还多,多年念念不忘。
毕业后,还涨了薪。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