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霸州城内有了一个很大的坑塘,圆圆的,碧波荡漾,像一个大湖泊,看着那水挺清亮的,可用舌头一舔, 咸得蛰舌头,人们俗称“盐水河”。
据说,原来这水是淡的。那时候,人们买盐非常困难,见盐如命,百姓们糠菜人饥肠,连点儿盐味都没有,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点劲也没有。百姓们经常坐在坑塘边的大柳树底下,望着水里自己消痩的面容,泪珠“吧嗒吧嗒”地往水里掉。
有一个叫刘张氏的寡母,搂着一儿一女,从日出到日落,哭天抹泪,数数叨叨:“老天哪,老天,你睁睁眼,看看穷人多可怜,河水呀,你快变咸,让俺们的苦日子变甜……”
这一天傍晚,娘儿几个正哭着,诉着,忽觉头顶“唰”地来了一股凉风, 抬头一看,从东边来了一群大白鸟, 雪白的羽毛,细长的脖子,排成“人”字形, 贴着蓝天白云,呼扇着翅膀,“嘎嘎”地叫着,那声音好似“苦哇,苦哇”,渐渐地飞近了,围着塘边盘旋几下,落到水面上。这时候岸边的娘儿几个泪哭干了,也哭累了,哪管这鸟美不美了,上眼皮和下眼皮一合,蒙眬睡去。可带着水气的凉风吹着他们一点也不凉,越睡越暖和。等她们睡到月挂天边,醒来一看,身上盖着一件软软和和的白衣裙。再瞅瞅水面,那一群白鸟已变成一群仙女,个个长得俊眉俊眼,杨柳细腰,在水中间围成一圈,踏着水皮儿,飘着白衣裙,翩翩起舞。中间的那一个,上身穿了一件红兜兜,正冲着她们笑呢。又见白衣仙女每抖动一下白衣裙,天上就落下一层白粉面,沉入水里。刘张氏越看越神,蹲下身捧起水来一喝,冷不丁蜇了一下舌头, 哎呀, 一眨眼,水变咸了!
刘张氏高兴地拉着儿女往家走,逢人就说:“仙女下凡啦!塘水变咸了!”几天的工夫,就轰动了十里八乡,百姓们都跑到这里取水,回家熬盐。第二年春天,这里的水一落干,一晒,泛起一层白盐面,人们又背着口袋,挑着篮子收盐土,跟赶集似的那么热闹。
可是好景不长,官府想从穷人们身上挤点油水, 说这塘姓“ 官”水是他们的,盐是他们的, 要吃盐得交钱。人们没钱给,他们就派衙役狗腿子,黑天白日的用皮鞭棍棒抽打弄盐的人们。说也怪,赃官们本想发盐财,没承想一夜之间,这里的盐水变得没咸味了,以后有了水也不咸了,倒掺上了苦味。
酸甜苦辣咸,五味里头别缺盐,缺了盐百姓们又愁又恨,见过仙女的刘张氏娘几个一连几天,尝不到盐味。夜里躺在炕上,泪湿衣枕,盼望天上鸟重来祈祷天女再下凡。果真,她们的心愿在梦中实现了:一只白鸟穿过夜空,不拐弯,不抹角,照直飞进他家屋里,落在高桌上,一抖翅膀,变了,就是原来那个天女,喜眉笑眼地跟她说: “大嫂,你不要难过,我给你的那件白裙子是件宝衣,你拿着它在水边往下一抖,那水立刻就咸了;往上一抖,水就变淡了。但是你要好好保藏,不要叫官府知道了。以后每年冰雪融化,七九河开时,我们就来看你们。”说完摇身一变,展翅飞走了,刘张氏要留她多说会贴心话,看她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急醒了。
鸡打鸣儿,天又亮,刘张氏急忙到盐水河那试了试,果然灵验。回来她走东家,串西家,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穷人。打这儿,她常常悄悄地带着白衣裙来到城里池塘边,见这里穷人们多,没有官府的人,她就暗暗地往下一抖白衣裙,就让人们赶紧取水,人们取个差不多了,她就暗暗地往上一抖白衣裙,高高兴兴地随着人们回家。
后来,官府知道了,就追问人们是怎么回事,可谁也不说出刘张氏见着天女的事,刘张氏也早把白衣裙藏得严严实实。赃官们闹不清其中的奥妙,气得眼斜鼻子歪。
所以,每年春天,人们听见白鸟的叫声,看见白鸟成群结队地在坑塘上空盘旋,在水中戏游,都把它看成是给百姓带来吉祥的春鸟,故有“盐河春鸟”一大美景的传说。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