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故事大全 > 爱情故事 >

郑板桥赏联识贫寒

时间:  2025-08-17   阅读:    作者:  董菊奇

  “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 年少时家道中落, 岁月艰辛, 自幼勤奋读书,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步入仕途。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由范县调任潍县县令。

  上任伊始,正值大旱之年,由于连年受灾歉收,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郑板桥大兴工役,以工代赈,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筑房舍,开凿河渠;劝说城乡富裕大户人家,打开粮仓,开设粥棚,饥民得以轮流饮食;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案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通过郑板桥积极开展的抗灾救灾,百姓得以存活下来,很多外出逃荒的灾民也都陆续回乡开展生产自救。

  不觉年关已到,老百姓大多筹备年货,张灯结彩过大年。因为郑板桥是书法家,所以在除夕之夜仅带一名随从微服私访。百姓门户上都是上午刚贴上的春联,各种字体都有,琳琅满目。或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或蚕头燕尾、古拙典雅,或飘鸾泊凤、矫若惊龙……郑板桥边走边看,不由赞叹潍县文化底蕴深厚,藏龙卧虎。当他走到一背街小巷时,发现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副特殊的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而且用的是蓝纸,字如春蚓秋蛇。

  郑板桥看了后,立即带上随从赶回县衙住所,扛上一袋面粉,拎着一包衣服和一大块猪肉又返回到这户人家。敲开门后,一个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的妇女迎了出来。郑板桥放下东西,说道:“东西不多,暂缓饥寒,度过年关。”

  妇女见状,连忙跪倒磕头感谢道:“多谢青天大老爷,救了我们一家。”

  在回来的路上,随从百思不得其解,问道:“您怎么知道这家贫穷过不了年呢?”

  郑板桥解释说: “ 上联‘二三四五’,单单缺少‘一’字, 意思就是‘ 缺衣’ ;下联‘六七八九’,又少了‘十’字,意思是‘少食’,所以我知道这家缺衣少食。横批‘南北’,就是没有‘东西’。这家春联是用蓝纸写成,当地有个习俗,家中有人病故了,贴春联不能用红纸,要用蓝纸。刚才出来的是个妇人,可知她家的男主人已不在了。春联上的字写得歪歪斜斜,看来家中无钱,供不起孩子读书。”

  随从听了,恍然大悟。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时光是个看客止于唇角,掩于岁月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那一季的莲花开落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