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刘英洗了碗,再把买回的东西一样一样指给她看,告诉她快点吃,不要存在冰箱里。东西都有保质期,过期就不能吃了。母亲说,屁倒是。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食品保鲜期,长了霉的东西没少吃,还不个个都长得人高马大的。母亲掰了一口无糖月饼,放进嘴里,说一点月饼味也没有。以前的月饼多香,一家打饼子,一条街都是麻油香味。现在趴在油锅边也没有味儿了。刘英知道下回不能买木糖醇的月饼了。
由木糖醇想到母亲的血糖,便问她近期的血糖是多少?母亲支支吾吾地说,忘了测,每天忙得没时间。刘英气得翻白眼,一个没工作没家小拖累的老太太,忙得连五分钟测血糖的时间都没有。没辙呀,只能是她帮着测了。刘英找出血糖仪,把母亲的手指扎破,扎针的时候母亲像小孩子一样躲了一下针头,刘英看着有点心疼她。母亲一定是怕疼,才不想测血糖吧。人瘦,血管也老化了,没有血立刻涌出来,刘英用力挤了挤,血珠子圆圆的。她拿了试纸,测了下,餐后8点多,还行,说明血糖控制得挺好。刘英自然又是一番说教,血糖这个要隔一天测一次。母亲说,根本不用机器测。血糖高不高她自己能感觉出来,血糖高了,身体发软。头也不舒服。再说买测试纸还不得花钱。刘英笑着说,妈,你的感觉比机器还厉害。干脆把你请去医院当大夫得了。别心疼那点试纸钱,用完了我再给你买。
自从进门就没有停下手,有点累了。刘英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儿,母亲不睡,她说,中午睡了,晚上睡不着。人老了觉越来越少。母亲一个人唠叨,她说学习班里前天发电饭锅,收了学员一百块钱,下课时,又把钱还给学员。学员白领了一个锅。没买的后悔死了,白给的东西没有拿到手比丢了几百块钱都难受。昨天下午,又发锅,很多学员都买,老师们一再问叔叔阿姨想好了是不是真要买,今天买了不退。厂家没有优惠活动了。好像前一天也是这样说过的。老人们坚决地点头,一定要买。然后下课真的没有退钱。便宜没占上,老人们傻眼了,围着老师想退锅。老师变了脸公事公办,当时一再地问是不是要,再三强调今天不退钱的。老人们只好吃了个哑巴亏。有个和母亲一起听课的老人,都急哭了,她怕儿子回去骂,只好便宜处理,三十块卖。可三十也没有人买。刘英听了挺生气的,这完全是骗人把戏嘛。母亲却说,一个愿打一愿挨,人家明明说了不退钱,他们还要买。说起来那些买锅人还是贪心。你看我就没买了,也不会上当。母亲的神情很得意,大概是想向刘英表明,自己很聪明,不会上当。
买锅事件,让刘英觉得这些人手段太卑鄙了。老人们就像待宰羔羊,一点也不会保护自己,太容易受骗。想起那个居家养老的事,刘英的心又提了起来。于是又把那件事的严重性讲了一遍。房本身份证谁都不给,看也不能给看,有种机器看一眼就能把房本信息复制下来。真的有这种机器?不知道,也许有吧。她只是想把事情说得严重些,这样母亲就会重视起来。
母亲隔一会儿看一眼墙上的表,刘英故意磨蹭,上上厕所,洗洗脸,慢腾腾地收拾东西。然后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拿起手机翻看。刘英有点恶作剧。冷眼看着母亲一个人在屋里转来转去。
刘英问,妈,你是不是有啥事?
母亲说,没有,没有。你几点上班走哇?
我两点走。现在才一点多。不着急。
看母亲心慌意乱的样子,刘英又问,妈,你下午是不是要去上课呀。
哦,不去,不去。
母亲的谎越说越溜了。呵,这学习班真是教的好学生。打死也不说,比共产党员都坚强。刘英暗笑,妈,那你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嘛。睡不着,缓一缓腰也好。母亲不情愿地躺下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刘英不愿意睡在母亲身边,她每次来都睡沙发。母亲说8栋的刘老太太死去两天都没人知道,邻居发现他们家大白天开灯,敲门敲不开,才通知儿子。儿子开了门,老太太的身子都臭了。刘英最怕听到这种事,可母亲似乎是为了报复,专门挑这样的话头膈应她。最后再补一句。我这个孤老婆子有一天肯定也是这样的结局。这分明是在暗中指责他们不孝顺,不能陪伴在她身边。母亲真是越老越不讲道理,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大家都忙着挣钱养家,买房买车孩子上学,娶媳妇娉闺女,哪一件事不需要钱来办。天天过来陪着她,大家吊起嘴喝西北风?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