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精美散文 > 爱情散文 >

我们将埋骨何方

时间:  2024-03-09   阅读:    作者:  王芳

  1

  从王府井摩肩接踵的街道里挤出,抬头看见蓝底红字雕梁画栋的“全聚德”招牌,寻到一处入口,侧边楼梯往上,一路是可疑的安静。怎么可能?全聚德呀,来北京,吃烤鸭,肥得流油香动京城的全聚德烤鸭,几乎能与“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流行度相提并论,怎么会安静至此?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直到进入巨大的厅堂,数不清的桌子边坐满了人,一个高耸的烤炉处于厅边,透过灶口,可以看到里面锡铂纸包的鸭和其他各品类,暗红的火苗与被关在里面的热气有着某种隐喻。没有人大声喧哗,人们谨遵“食不言”的餐桌礼仪,每个正在吃的食客脸上都流露出志得意满的神情,而等待者则面露期待,满心欢喜。

  这便对了,是流淌着欲望的全聚德,是抵抗虚无的及时行乐之所,是活色生香的人世间。

  服务员推着小车过来,抓起一只已经烤熟的鸭,腾腾热气在手起刀落之间飘开。不多久,肉、皮、骨架分成了三盘,端上来,趁热蘸酱用面饼一裹,往嘴里一塞,瞬间唇齿相依,酥软香脆溢满口腔,嘴角流油,满口都是升腾的快意。果然名不虚传。

  再点一份豌豆黄。依旧是热气腾腾地呈上,莹黄莹绿,说不清楚的颜色。由于个人饮食习惯,我对糕点甜食从不期待,但全聚德刚出炉的豌豆黄绝对是个例外,追溯与其相遇的历史,还是多年前一次猝不及防的尝试。一小碟半透明的小块方形糕点,热气袅袅中轻轻夹入口中,瞬间全部在舌尖融化,一股清新之气从口腔一路升腾到额间,停留片刻才若有不舍般散去,那一刻令人极为真切地感受到,人间至味,无非是吃完之后神清气爽。

  谨慎地各各浅尝了一块,便不肯再吃。“少吃多知味”,说的是吃东西不可尽兴,尽兴则无兴可言。将美味留于舌尖喉口,进而存入记忆,才是最好的饮食之道。我不是美食家,更非饕餮客,对于美食,对于躯体的享受乃至于放纵,我向来是一则以快意,一则以警惕,一则以满足,一则以羞耻。只要开始放口大吃,母亲的话就会响起于耳畔:“你少吃一点,一个人好吃的样子很丑呢!”“少吃一口不会死的,更不会多长一块肉粘在耳朵上,走路时荡来荡去,向世界宣告你多吃了!”这些话使我不由自主地克制对美食的欲望,以此对抗身体的“放荡无耻”。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面色黄黑,不是在地里劳动,就是在黑洞洞的厨房做饭。等到她坐下来,枯瘦的双手端起饭碗,筷子永远都只往白菜和辣椒的碗里去,自然,我们家一周也只吃得上一顿荤菜。有肉就是节日,母亲总说:“我闻不得肉味,你们吃。”但我知道母亲是渴望吃肉的,但为了孩子们,她习惯抹除自己的喜好。她看肉时的眼神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复杂情绪,其中隐藏着对无法控制的肉身的厌弃。

  肉身会生发各种奇奇怪怪的欲求,会发出带有个人符号的体味,沉醉于欢娱与贪恋……肉身是可耻的——母亲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向我传递这个信息。生活充满了种种矛盾,美食可满足肉身,但满足之后呢?多年之后回头看母亲对这尘世本能的抵抗,她宁愿深陷于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从痛苦中感受快乐,也不接受其得到满足之后的无聊。

  时间是可以使流水形成溶洞奇观的力量,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更何况只是在日夜潜行之中塑一个小小的我?

  2

  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里,原本简单纯粹的欲望——吃,裹挟着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极度匮乏造成深度沉溺,沉溺无果便只剩虚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虚无中产生绝望,也产生无穷无尽的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这一具肉身将携带着永无止境的欲望走向何方?如果有一天,所愿皆能实现,我们就可得到永恒的满足与快乐,然后走向生命的尽头吗?生命的尽头又是什么?

  从个体出发,延至宇宙天地,无一处不充斥着悖论。我沉浸在悖论的漩涡里无法抽身,试图从往事中找一些依据,以证明连我自己也无从知晓却期待证明的某个结论。

  几十年前,母亲的出生之所,屈子行吟过的土地,松软肥沃,适合种甘甜饱满的小籽花生。每个农历八月,在收获的季节里,舅舅总会托人给我们送来满满一蛇皮袋新出土的花生,每一粒上都残存着晒干了的黄土,每一粒都散发出清新的香味,沁人心脾。新年的花生洗干净在八月的骄阳下曝晒,再用盐一炒,香气诱人,是极为难得的零食。但母亲却并不留着给我们吃,而是专门用来招待村子里的乡亲,他们大大小小一来,她就热情地请进屋,抓出一碗,让人尽量吃,说吃完了还有,急得我们在一旁打转转,生怕客人吃了自己就没有了。我们自己要吃,她却总不肯,说为人之道,忍口待客,自己吃了也就是留个香味,这香味有什么好留的,在嘴里打个转就飘走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到过年守岁,终于可以饱餐一顿炒花生,却有好几次,因年饭油腻,天又冷,吃了花生又口干,灌下好多水,乐极而生悲,第二天便发烧嗝馊气,上吐下泻,浑身瘫软。花生的香味消散,只留下无力消化的自己。慢慢地,不仅对吃花生十分警惕,对于任何食物,都不敢贸然尽兴,进而发展为对任何令感官满足的事都慎而又慎。我深深懂得了“穷奢极欲”必然带来繁华落尽的空洞荒凉,“烈火烹油”终抵不过曲终人散的孤独落寞。

  这种认知,使我无师自通地在面对横流的欲望之群时,得以孑然一身。

  花生是香,糖果是甜。这都是诱惑馋虫的东西。那时候,联盟小学的曾老师是祖父的学生,一年要来看祖父两次。他每次出现在我家门前池塘边的田埂上时,手里总要拿一包糖,透明的玻璃纸,印着花花绿绿的图案,拆开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在深夜里格外响亮。他走到土台阶上,叫道:“孩子们,来吃糖啦!”我们三姊妹就一哄而上,取走自己的那一份,她们一粒接一粒地往口里塞,空气里飘着甜甜的果香,我却无师自通地延迟自我的满足感,很久都舍不得吃完一粒。结果某一个时刻,当大家都处于“饥荒”之中,我却转而成了甜味的“富翁”,把她们馋得口水直流。她们不讲“武德”,哭着闹着向我要,我怎么肯给?家里吵成一团。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母亲就对着我说:“你少吃一点,又不会死!不要显出一副贪吃的样子!吃了那一粒糖,那点甜,又不会变成一坨肉挂在你耳朵上。”

  这句话如同一个霹雳,在我头顶炸开,那一刻我委屈却释然,瞬间明白了“少吃一口又不会死”的意思,反问自己:为什么不给她们呢?无论是香味还是甜味,终究不是生命的必须,它们停留一会儿无影无踪了。没有它们,我们真的不会死。

  我乖乖地让出糖,看着他们吃得特别香甜的样子,愤怒与得意之情涌上我心头——我隐隐疑惑,香味与甜味,真不是必需吗?但浅思辄止,不敢深究。

  整个童年少年时代,我味蕾闭塞,偶尔贪恋美味,总被深深的负罪感压得喘不过气来,年深日久,对别人津津乐道的食物也无法理解,甚至心生鄙夷。“吃货”“馋”“好吃”,类似的词在我听来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批判与侮辱。“吃”这个事有什么好说的呢?天地生食材,原本为果腹,人的贪求是一种附加、多余、奢侈、冒犯。

  就这样,认知与“习惯”相互成就,将我铸成了一个克己之人,与人相处严肃端方,极难让人接近,而我并不自知。

  有一年,我与同事们一起去外省旅游。每到一处,同事们最关心的事就是吃什么。出于对团餐的抗拒,他们纷纷寻访当地美食,并呼朋引伴,大快朵颐,谈论食物,绘声绘色之间,整个世界都活色生香起来,只有我置身事外,某一刻,我感到一种被世界遗弃的孤独。人之为人,大抵本就应该为一口吃的,或欢喜,或哀愁,我这堪比清教徒的生活,委实无趣极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电影《七宗罪》,其中“肥胖”一罪令人印象尤为深刻,肥胖者死前,面前堆满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食物。宗教将贪食定位为不可饶恕的罪孽,电影中那个死于非命的胖子,丑陋得令人作呕,尽管死于他杀,却难以博得观众的同情。

  对食物抱着克制而淡泊的态度,使我进而对一切与身体有关的享乐从内心深处表示抗拒,包括情爱、玩乐和名利。在我看来,取舍自如令人愉快,极尽可能则带来处于悬崖的危险信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使我终究成了一个严肃认真且性情寡淡的人。后来,我在经典中为之找到合理的依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安于贫,乐于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乐极生悲”“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母亲从不读《论语》,不知道第欧根尼却自通圣人,接近犬儒。她用短暂的一生,诠释着那些至理名言,她是这个大地上真正的苦行僧,为她三十九岁的生命,认真修行了一场。在她故去之后,我捡起了她丢在地上的棒,继续以她的方式奔跑。

  3

  然而,骨骼虽坚硬而肉身却易朽,世间从来就没有什么坚不可摧的大厦。

  十一岁那年,与《射雕英雄传》迎头撞上,一口气读到第十二章,亢龙有悔,停住,被黄蓉给洪七公做的菜吸引:一碗牛肉条,竟采用多种肉按层次混搭,做出五五梅花之数的口味变化,取了个“玉笛谁家听落梅”之名,美味且应景;一味“好逑汤”,有樱桃,有鲜笋,有鹌鹑肉,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意,色香味俱全,还吃出了文化;还有熏田鸡腿、八宝肥鸭、银丝卷,以及用豆腐球灌火腿蒸出的“二十四桥明月夜”……

  我反反复复将这一部分看了三四遍,仿佛跟着洪七公,将这些美食一一尝遍,方知世间还有这种吃法,感觉生命突然间活色生香摇曳生姿起来,仿佛满树花开,繁华盛丽,当真是如处山阴道中,目不暇接,心驰神往。洪七公武功高强,与郭靖、黄蓉相遇时,已经是华山论剑之后,与南帝、东邪、西毒齐名,按理应该是在武功上精益求精,高度自律极为讲究养生的,谁知他偏偏痴迷于吃,还因为吃误事,自剁食指,这才有了“九指神丐”的名号。即便如此,他还是一门心思只讲吃,一身本领只用来换取人间美味,一种涵养着文化的美味,把嘴巴养刁。先前是在皇宫偷吃御菜,遇到黄蓉,竟可以为了她做的好菜,将“降龙十八掌”的十五掌教与郭靖。相比于每日在江湖争名夺利者,洪七公的松弛感,与他“丐帮帮主”的身份极为相搭。乞丐终日行乞,不就是为了饱腹?而他又将饱腹做到了最高境界,怎不令人羡慕?

  “乞丐”在别人眼中,是“贫穷”的代名词,殊不知这也只是相对而言,若放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生活日日如此,便没有贫穷与富有之分。美食纵有千百万种做法,但母亲做的一顿回锅肉的香味,就足以飘满我整个少年时代的天空。那时,每一个月的初一、十五入夜之时,母亲总会蒸好一整块肉,在肉上插一根筷子,点亮两根蜡烛,三根香,烧起纸钱,对着东边跪下,敬拜土地。她对土地的崇拜远胜过对天空,她认为人间一切祸福都是土地主宰的。她匍匐于地,念念有词,有时对土地诉说心事,有时则希望土地满足自己的某个心愿,整整一片田地都因此而肃穆。我跟着跪下,也有虔诚,也有心愿,而隐藏在意识最深处的,却是最令人羞于启齿的。我更希望的,只是那一碗肉快点变成回锅肉,给我满口油香的满足。幸运的是,在看完《射雕英雄传》之后,我不再感到有那么强烈的羞耻感,但吃起肉来,也并没有意想的满足——与其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卫道者,不如相信总有另一种存在,与欲望横流的现实抵抗,是潜移默化中融入了骨髓的。

  后来读到《红楼梦》里茄鲞的做法,又驻足惊叹良久。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大概也只有“白玉为床金作马”的贾府,才有底气研制让刘姥姥叫一声“佛祖”的菜,毕竟美味依赖奢侈,也更能衬托出那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生活。此时的美食,已经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与那个府第里其他的生活细节,包括服装、建筑、器皿、香料等相匹配。这才明白,原来美食并非美食本身,它是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品质的传达。

  至于梁实秋写老北京的豆汁与酸梅汤,汪曾祺写四时食事,文学家笔下的吃,文艺感与生活气息并具,一反母亲对食物苦大仇深的态度。他们享受食物,赞美上天的赐予,感恩食材间的搭配生出的层出不穷的快乐——所谓享受生活,大概便在这些日常且琐碎的地方。当我在阅读中明白这些时,母亲早已远离人世,永居在家乡清冷的山岗上。那是她心之所向。

  某个春天的晌午,微风轻抚,阳光温煦,面向河流的山岗上栽满了西瓜苗,那些瓜苗上开出了小朵黄花。蝴蝶和蜜蜂太少,我们要给西瓜苗人工授粉,弯着腰,撅着屁股,一朵一朵找雌花。授粉累了,母亲缓缓直起腰,用手背将额前的卷发抚到耳后,望着前方的河流,无限向往地说:“总有一天,我要一个人住到这里来,养一群鸡,过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知道那是谶语。最终,她如愿地过上了清简到极致的生活。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山村雨后题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唯有暗香来左手流年,右手遗忘蓝色风信子那一季的莲花开落无处安放的爱情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少年的你行至盛夏,花木扶疏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南方向北处,似有故人来墙外篱笆,墙内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