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同学一首别子固

时间:  2025-09-20   阅读:    作者: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1,口未尝相语也,辞币2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3?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4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中庸之廷,而造于其堂5,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6。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7,私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1足未尝相过也:未曾见面。

  2辞币:礼物。

  3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他们的老师和朋友,难道全都一样吗?

  4相扳:相互支持。

  5安驱徐行中庸之廷,而造于其堂:安稳地达到中庸的境界。

  6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以前我不敢认为一定会达到,不过我愿意在您达到中庸境界的途中侍奉您。

  7官有守:官员有职责在身。

  王安石这篇文章是说的关于曾巩的事情,我们知道曾巩和王安石两个人的关系很好,这篇文章里就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这篇文章首先是介绍两位友人,一个是在江南,而另外一个是在淮南,两人皆是“贤人”,然而又“非今所谓贤人”。这两者区别何在?作者于庆历二年所写的《送孙正之序》一文作了诠解:“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又说:“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也就是说,“今所谓贤人”常常是“时然而然”,随波逐流之人,作者所称道的贤人则是敢于“变时”行“圣人之道”者,故在《送孙正之序》中赞曰“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曾巩在庆历元年上欧阳修书中亦大谈圣人之道,在庆历六年曾巩《再与欧阳舍人书》中赞王安石为“文甚古,行称其文”“古今不常有”之人。接下来是以平行对照的手法,多层次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先说两贤人素不相识而言行相似,其原因是“学圣人而已矣”,后说两贤人之间相信不疑。这里以“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的排比句式,强调了曾、孙二人的素不相识,同时又三处写到“学圣人”,强调两人言行相似的缘由,从而突出题旨。最后则是进一步说明“学圣人之道”的具体内容:“至乎中庸而后已”,并进一步表达对两友的仰慕之情。并且交代写作此文的原因及目的,因官职在身,会合不常,故写此文以相慰相勉。此篇题旨是“学圣人”要达到“至乎中庸而后已”的境界。行文中以平行对照的手法,将二友处处对照,层层深入地展示主题。这些是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