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文居

首页 > 诗歌流云 > 古诗风韵 >

诸葛亮论

时间:  2025-09-20   阅读:    作者:  苏轼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兖,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1,固非心服曹氏也,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回应者,如此则虽无措足2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3,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4,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回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

  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1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廉隅节概,廉洁有气概。

美文,小清新图片,馨文居

  2措足:立足。

  3以好逆之至蜀:因为关系好而来到蜀地。

  4扼其吭,拊其背:掐着他的喉咙,按下他的后背。

  苏轼这篇文章中所说的诸葛亮,这是我们大家就更加知晓的一个人物,至少说几乎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作者将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智慧的化身,简直就是神了,再加上他对刘备刘家又是那么样得衷心,所以就使得大家更加敬佩他了。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与这个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毕竟这是小说,但是还是有原型的。从历史的描述看,这个诸葛亮,他是出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一年,而去世于公元二百三十四年,他的字是叫做孔明,而他的号是叫做卧龙,他是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这个地方的人,他是蜀汉的丞相,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世的时候就被封为武乡侯,而去世之后的谥号是叫做忠武侯;而到了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特地地将他再追封为武兴王。他在世的时候曾经发明了木牛流马和孔明灯这样一些东西,不过在他去世之前就亲手让人毁了这个木牛流马,原因是不能把这样一些东西留给后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老祖宗是多么地智慧而又仁慈,因为这些机械的东西,我们中国如此聪明是肯定能够发明出来的,之所以不发明就是为了保存人们一个赤字之心、仁爱之心,而不要让这些机械文明毁了后代的生活,从今天的现代化来看,我们才知道当年的诸葛亮先生是多么智慧而又慈悲,否则中国可能早就进入了机械时代,而中华民族也就不可能享受那么久的和平安定的时代了。苏轼这篇文章首先指出孔明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说明周朝取与守都用仁义,所以取得成功;秦朝取与守都用诈力,所以失败了;汉朝取用诈力,守用仁义,结果是侥幸夺得了天下,统治也比较巩固。这些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每日一善文案(精选94句)高情商emo文案(精选110句)有一种牵挂叫做:甘心情愿!每日一善文案正能量山村雨后题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精选27句)你在我的诗里,我却不在你的梦里止于唇角,掩于岁月时光是个看客左手流年,右手遗忘唯有暗香来其实爱不爱,变没变心,身体最诚实那一季的莲花开落那首属于我们的情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无处安放的爱情蓝色风信子少年的你为旧时光找一个替代品,名字叫往昔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你是住在我文字里的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