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住在祗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吃过饭在花园散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随行在后面。
这时,天空有一只老鹰追逐鸽子,鸽子便飞到佛陀的身旁躲藏,正好被佛陀的影子覆盖,躲在佛陀身影里的鸽子不再害怕不安,静静地蹲伏在那里。
不久,舍利弗跟了上来,影子覆盖在鸽子身上,当他的影子投射在鸽子身上的那一刹那,鸽子立刻不安、害怕得发抖,还发出咕咕的叫声。
舍利弗觉得很奇怪,就问佛陀说:“世尊!您和我都已经是断了贪嗔痴三毒的解脱者,为什么鸽子在您的影子里便不再恐怖,不出一点声音。
而一被我的影子遮蔽,立刻就不安颤抖地叫起来呢?”
佛陀说:“你虽然解脱了,但是你的三毒微细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这习气未断尽是因为智慧没有圆满的缘故。要不然,你可以用你的神通观照这只鸽子的宿世因缘,看它的前世是什么。”
于是,舍利弗立即用宿命智慧三昧,看到那只鸽子的前世还是一只鸽子,再往前观照,一、二、三世,一直到八万大劫之前,这只鸽子一直反复投胎做鸽子,到八万大劫再往前,则不知道了。
舍利弗从三昧中出来,对佛陀说:“这只鸽子八万劫来都是鸽身,再以前,我就不知道了!”
佛陀说:“你既然不尽知这只鸽子的过去世,那么,试着看看它的未来世吧!”
舍利弗又入愿智三昧,看到鸽子未来的一、二、三世,直到八万大劫,都未能超出在鸽类中轮回。他使尽定力,再也无法知道八万大劫以后的情形,于是,他出定向佛陀报告在三昧中所见的情形。
佛陀说:“这只鸽子在八万大劫后,再于恒河沙一样的大劫中常作鸽身,然后在五道中轮回,才转生为人。再经过五百世才有了利根,信仰佛法,受了五戒。然后在经过长达三阿僧祗劫的时间行六波罗蜜、十地具足,最后成佛度化无量的众生而进人涅槃。”
舍利弗听了佛的说明后,非常惭愧,向佛忏悔说:“我对一只鸟尚不能知道它的本末,何况是诸法的实相?我现在知道佛的智慧这么广大,为了能有佛的智慧,宁愿入阿鼻地狱接受无量劫的苦,不以为难!”
这个记载在《大智度论》中的故事,说明了阿罗汉虽然解脱了烦恼,其微细的习气并未完全断除;此外,在智慧的圆满、大小也有很大的不同。舍利弗号称智慧第一,却用尽了一切神通、智慧、定力,还不能完全知道一只鸽子,佛陀在气定神闲中则了了常知,两者何异天壤!所以,龙树菩萨下结论说:“舍利弗不是一切智慧,在佛的智慧里,舍利弗的智慧恍如婴儿!”
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里以“影子”作为譬喻,实在有很深刻的意义。人的影子固然没有实体,却是身心延伸的一部分,成就者的影子虽是空幻,却有伟大的力量使众生处在定力之中得到安稳,佛菩萨的佛号、心咒、加持、护念等等,也是梦幻泡影一样,可是正如影子覆盖鸽子,有其内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与影子连结的是身体,与心相比,身体是与影子相同的东西,都是空幻不实的,是“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要观见我们的自心,就要穿透身体与影子,这是学佛的人都知道的。可是从上面的故事我们更了解到,身体与影子仍是修行者的一部分,不但要做到心清净,也要身口意清净。最后则连影子也柔软清净,有平和的力量。
我们不要小看舍利弗,在舍利弗影子下的鸽子只是不安、颤抖、呼叫,并没有逃走飞远。如果是我们呢?鸽子被我们影子遮住的那一刹那,反应可能会与被老鹰追杀一样激烈,因为我们不但有习气、有烦恼、有三毒,甚至连杀心都还没有断除呢!这样想来,不只是忏悔、惭愧,还要发起更精进的心。
心,是我的自性、是我的身体、是我的影子,这三者是不可分的,我们的一切只是随其延伸罢了。因此,我们照顾那看来空幻的影子与身体,也都是在检点真实的心。关于这种检点,净土宗的莲池大师说得很好,他说: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其次好色,其次好饮;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又进之,则好读书,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又进之则好净其心,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