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那年,我和他分到了一个班,他坐我后面,总是和他的同桌对我“恶作剧”,有一天,我忍无可忍,将他俩状告到班主任。
初三那年,我们还是一个班,他坐我前面,总是在说话的时候不经意的看着我。有一次,他放学后打篮球把右手伤了,我是转天早晨才知道的,以为他当天没法去上学了,却依然看到了虽被包扎但依然阳光的模样。我,只默默地将他们的各科笔记本拿过来,上课时边听讲边做两份笔记。不需要一句“感谢”,一切似乎都是理所当然。也闹别扭,但我会给他写小纸条,“痛斥”他,继而和好。他在课本封底的空白处,用他的“姓”(小字)组成我的“姓”(大字)再添上一笔其他。云淡风轻的日子悠悠地过着,中考那天大雨滂沱,每考完一门他的考试用具都会保管在我这里,是信任更多的是自然。没有杂质,满眼满心都是美好。
高中和中专,也许成了我们生活的分水岭,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甚至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忽然有一天,收到了他的来信,那熟悉的字体那能想望出的笑的温暖,另我喜极而泣。高中阶段求学的艰难,让我一度迷茫,因了他的鼓励,我信心倍增,如愿以偿进入了理想的重点大学。
寻找,疯狂的寻找,我要那只断了线的风筝,再度取得联系时,他轻轻的,话不多,开始叫我“姐”,但偶尔的关心和问候也已足够温暖。终于有一天,他踏上火车,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我面前,才真的明了,对彼此都还有着更深的期待。自此,回家时有人去接站、回校的车票有人给买好,寒夜里会有一通来自数百公里外的电话,被温暖重重包围。
...... 咔嚓,握在手里风筝线断了,滑落在天际,寻他不得,心被硬生生的割着,只能独自疗伤。
多年后的我们,各自立业成家,变成了两条不想交的平行线。可青春年少的梦啊,到今天,只会恣意出无限的美好,有缘无份的宿命早已看淡看清。只远远地,留在心底一丝丝的惦念,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