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分为很多种。传道、授业、解惑,这些用在我的老师李炎身上都很合适,但细细想来,总觉着意犹未尽,没能概括出最核心最关键的那一点。其实他只在我刚上初中时教过我一年,可能是我的老师中教我时间最短的,却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老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师,榜样也,能教的东西往往浮之于表面,潜在的影响力才是师者的本质。
小学时我是学霸一枚,成绩优异,中规中距,稍带点斜睨众生的优越感,可在考初中时发挥失常,没能进入心仪的重点中学,只能在附近的一所普通中学安营扎寨,在人生第一次挫败、失意与尴尬的五味杂陈中,我与李炎老师相遇,他当时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教我们班英语,也是头一回带班主任。
虽然刚入学时心情沮丧,但是很快,我就被李老师的阳光、开朗、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风格感染了,他的英语教得很好,我们刚学26个字母时,他就找了许多诸如“CCTV”“MTV”等我们身边的英文元素给我们认,告诉我们它的意思,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全班四十位同学,他给每个人起了个英文名字,姓乔的叫“乔治”,姓马的叫“马特”,姓王的叫“温斯顿”,点名提问全用英文名,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当然,他也不介意我们用当时香港电影的流行语喊他“阿瑟”,有时放学后,他喊“某某某,去教导处领书去”,那人就啪地一个立正,铿锵来一句“耶瑟”,领命而去。每每此时,外班同学都甚是眼羡。
李老师其时也就二十出头,跟我们混坐一处促膝长谈时,像极了一个邻家大哥哥。在班会上,在放学后,我们可以像同学哥们一样交流、聊天,谈运动会中的排兵布阵,谈英语竞赛的心得体会,谈文艺汇演的节目组合,无拘无束,欢笑声此起彼伏。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经历的早期教育告诉我们,父母、长辈、老师们代表着绝对权威和永远正确,这时出现一个事事与我们商量、尊重并鼓励我们、甚至有时还说点私房话的老师,我们感到生活里一下子充满了阳光,上学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
有一回,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要求每个班统一着装,周五放学后,李老师召集我们商量对策,当时老山前线战事激烈,英雄辈出,社会上特别流行黄军褂、黄军裤,男孩们谁都梦寐以求能穿上一套,找找英雄的感觉,于是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出了想法,大家呵呵一乐,谁也没当回事。谁知周一一大早,李老师满头大汗地把整整二十套黄军褂、黄军裤抱到了大家面前,在下午的广播操比赛中,所有班级都是一水的圆领衫、蓝裤子,毫无新意,唯有我们班,男孩子们全是崭新的黄军装,英姿飒爽,我们还一举夺得了比赛第一名。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李老师是怎么只用一个星期天、又从哪里弄来这些稀罕玩意的。
可以肯定的是,李老师是个称职的好老师,因为在那一年中,我们班无论在学习、体育、卫生等各方面,样样“男博万”,从没得过第二名。最重要的,他改变了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觉得是班里的主角,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当时有一位姓侯的同学,思维活跃,豪气洒脱,只是与一些社会青年交往过密,成绩下滑很快,快放寒假时,我作为班长,陪李老师一起与侯姓同学交流谈心,那天下着大雪,我们仨并肩走在铺满积雪的马路上,侯姓同学大大咧咧地说:“年轻时跌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接着走。”李老师没说话,静静站了一分钟,突然迅不及防脚下一拌,将侯同学摔倒在地,李老师拉他起来时,只轻轻说了一句话:“跌倒了,身上就弄脏了”。侯同学现在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平和、低调、经常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每次聚会多喝几杯后,他都要给我重提一遍那个下雪天的场面。他说这一生都会记得。
我在那所学校只待了一年,初二时父亲托关系把我转入了一所重点中学。我重新见到了以前的那种不苟言笑的老师,行色匆匆的同学,回到鸦雀无声的自习课上,当然,也再次变回成那个中规中距、拘谨内向的孩子。但我感觉庆幸,与李老师相处的那一年,我像是误入了一个美丽而温馨的桃花源,给了我从未有过的一种感受,使我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真诚、自由以及听从内心召唤的珍贵。这段经历改变了我,它在我人生的许多重要关口,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常常使我豁然开朗。
我转学后我们几乎没再见过面。后来听同学说,初二时,李老师全家搬去了海南,而他舍不得这一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里坚持带到初三毕业才走。走时他和同学们约定,十年后,即2000年的大年初一的下午一点在老校园相聚,还专门托人通知了我。这之后我们升学、工作、结婚、生子,在各自的生活里忙忙碌碌,从昔日老同学偶尔的只字片言中,我知道李老师在海南已经不当老师了,他做过医药代理、房产开发、物业公司,想必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时光荏苒,2000年春节,我们快到而立之年了,之前并未经过任何的联系与沟通,全凭内心深处那抹隐隐的期待,我在大年初一的下午一点忐忑来到老校园,离得很远,就看到了大门口上挂着一条鲜红的横幅“89届初中同学再相聚”,那一刻,我潸然泪下,仿佛我们昨天还在一起。
那次聚会我才了解到,去海南后李老师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他的坚韧与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旗下已有好几家房产公司和物业公司。酒酣耳热之际,他告诉我,他还是喜欢教书,可如今教不了了,但他还有梦想,就是转行做文化公司,可能的话以后当当导演,客串一回演员。那时他已然奔四了,我觉得他一定在说醉话,公司转行、当当导演,听起来就像赵本山小品里的台词,是多么遥远啊。
后来我们互通音讯的时候就多了,因为有了电脑、博客、微博什么的,我也亲眼见证了奇迹的发生。2000年后,他真的关并了房产公司、物业公司,举全力办起了文化公司,这个公司从租赁舞美音响灯光开始,到组织大型公益活动,成立经纪公司,成立剧组,筹拍广告片,合拍影视剧,一步一个脚印,思路清晰,稳扎稳打,每年都给人一份惊喜。2005年左右,他毅然抛开繁琐的公司业务,北上中央戏剧学院,利用两年时间,从头开始,系统学习了表导演课程,圆满结业。又一个十年后的夏天,他给我寄来了自己执导的两部公开发行的电影短片《毕业那年》和《海口的声音》,其中一部还被列为海南的旅游宣传片。而他本人,也同时圆了演员梦,在许多影视剧中常有客串,与黄晓明、赵文瑄等大腕都曾搭过戏。看过冯小刚导演的影片《私人定制》吗?其中有一个廉政公署进场抓人的场景,一位西装革履、器宇轩昂的先生,从人群中闪出,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犯什么法了,请你说清楚!”
这位先生,正是我的老师李炎。我想,在他身上,除了温馨美好的回忆之外,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受益终生。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