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的笑话,是讽刺的自己还是别人
中秋宴上,贾政讲了个笑话,自然是特别让人惊讶,作者要一个呆板的贾政讲笑话,是故意为之,这个笑话自然不一般,这个笑话,自然是有暗示,贾赦的笑话是讽刺贾母偏心,那么贾母偏心吗,偏心,只是这偏心,也是因了贾赦不孝顺不上进,母亲的大丫环都要,表面上好色,私下里不过是好母亲的产业私房了,贾赦袭职,得不了荣国府正院的家产,可贾母的私房不归于公中,那是可由贾母自由支配的,贾赦觊觎的是那一部分,到底有多少,他要知个底细,日后才好相争。如果根本不知道,还争什么。鸳鸯的用处,就是贾母的一个活帐本。
1、贾赦最大危机是什么
贾赦这个人是短视糊涂的了,比如给迎春的婚事,只考虑五千两银子,不要一个助手,看贾政的亲家,是国子监李家,这是何等的远见,而元春直接送宫里,成了皇妃,人家贾政成了皇妃的父亲,看贾赦,兄弟的眼光高低立现。
贾母就算偏心宝玉,不可能一点不考虑长房的利益,可贾赦胡闹,只让母亲厌恶,反而起了反作用,贾赦真正的危机,不是钱财,他到底是一等将军,有地位有身份,要钱自然容易,贾琏去平安洲做什么,要钱的路子多的是,他的危机是贾琏无子,他没有第三代,看贾政的孙子贾兰,都读书上学了,他都不知道急。
2、贾政的笑话,是讽刺的自己还是别人
贾政心如明镜,他那个怕老婆的笑话,是说自己吗,其实不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婚姻,是门当户对的,是王家主动的,联姻时,贾府的地位资本,远在王家之上,而王夫人感叹贾敏当年的体统与风光,证明她嫁进贾府,并不压制了贾政,而贾政有赏赐的官职和荣国府的家产,哪里配不起二小姐。
贾政的笑话是讽刺的贾赦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境遇,贾琏怕凤姐恐怕人人皆知,贾琏不敢纳妾,还要偷娶,平儿是挂名的,有了儿子,凤姐的流产,尤二姐的流产,皆因凤姐,王夫人可是没那个闹腾手段,赵姨娘儿女双全,贾环养在赵姨娘身边,探春出落成了玫瑰花,是贾琏怕老婆凤姐,人人皆知。都闹出了小公馆事件。
所以贾政的笑话,是敲打贾赦,这才是贾赦为什么反说贾环将来能袭职,这兄弟其实是借了讲笑话开战,贾赦攻击贾母偏心兄弟一房,而贾政敲打贾赦注意大事,不要盯着小事了。你没了孙子才是要紧的事,要不然,你的职位哪个袭。
贾政的笑话讽刺的谁
赦政兄弟二人的关系很不怎么样,贾珍和贾琏只是堂兄弟,还有事商量,帮忙,当然他们更像是酒肉朋友,有些荒唐胡闹,可表面上融洽热络,不似贾赦贾政,二人之间,没什么交际。
1贾赦拒绝了贾政的规劝
贾赦给迎春安排了孙家的亲事,自然是纠缠了五千两银子,他使了人家的办事经费,没办成事,不想还钱,收了的钱,哪里肯退出,于是把女儿许了人家,拿亲闺女抵债,好多娶几个小老婆。
贾政是不同意的,贾政考虑的原因,到不是说迎春的幸福与不幸福,这不是他们考虑的事,他把女儿送进宫,也没考虑元春能不能出头,日子幸福不幸福,和皇妃谈幸福,那是讽刺。
贾政是利益驱动者,他考虑的是门第是不是合适,对贾府有利无利,和孙家结亲,太不合适,孙家门第太低,当年有不能了结的事,才投了贾府门下,而且名声也不好,不配贾府,贾政的考虑,是为了贾府。
贾政反对了,不是一次,他出面说了几回,自然也要讲他不同意的理由,可是贾赦不听,贾政要是给他五千银子,他或许会考虑。
这说明,兄弟二人互不了解,互不给面子。
2贾政的笑话讽刺的谁
贾政其实比贾赦混得好,毕竟荣国府正房他住着,他的大舅哥仕途得意,他的女儿成了皇妃,他的孙子贾兰好好读书,他还有两个儿子,而亲哥呢,只有一个贾琏,还给他管家,连孙子也没一个。
中秋节的笑话,他讲了一个怕老婆的人,大家乐不可吱,可是他讲哪个呢,大家怀疑他感叹自已和王夫人,其实不是,贾政并不怕王夫人,看看贾珠娶的李纨,那就是贾政的手笔,可不是王家的欣赏水准,儿子进学娶妻这种大事,都是他做主,他哪里怕老婆。他和王夫人平素相处,没一份低三下四。
到是有一对夫妻,更合标准,那是贾赦的儿子和儿媳妇,大家都说,贾琏娶了凤姐,退了一射之地,贾琏都没个儿子,通房早年让凤姐打发了,怀了孩子的二姐又死了,贾琏明知二姐死因不妥,也只有老实忍耐,怕老婆的是贾琏。
贾赦当然听懂了,自然恼了。他不是没心没肺,别的事不在意,没孙子当然在意,兄弟有孙子,他没有,他能不恼吗,所以才把自已的丫环秋桐打发过去,为了什么。
于是他还击了,大加赞叹贾环,说世袭的前程是贾环的,你不是儿子多吗,有嫡有庶,让他们争斗吧,这是贾赦的神来之笔。
兄弟俩的交锋,都很厉害。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