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打开小红书后,张小丽又把那些视频浏览了一遍。那些视频她都已经看了几遍了,里面讲的内容她早就滚瓜烂熟了。但是她还是想再看一遍,她觉得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这一天,她在一个名叫《自律给我带来了什么》的视频里,看到文凯莉说,她在同济大学读的博士。她突然想起,她在另一个视频里说过,她来美国之前,英语连二十六个字母都不会读。她突然愣了一下,读博士不需要学英语吗?很快张小丽就自己替文凯莉解释了,文凯莉学的是俄语。学俄语不是一样的吗?现在中国遍地都是英语,俄语不是更高大上吗?等等……遍地都是英语,那文凯莉怎么会没有学过英语呢?可能只有一个解释:她中学的时候读的是外国语学校,那个时候就专门学的俄语。这样一解释就合理了。张小丽对自己的解释感到满意。随后,就为自己对她的怀疑感到惭愧。她轻轻地对着手机屏幕说了声,对不起啊,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看了两个视频后,张小丽又开始看视频后面的那些评论。她发现文凯莉一点儿架子都没有。那么多的评论,她基本上每条都会回复。她是企业家,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还有那么多的社会活动。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张小丽一条条地研究着这些评论和回复,她发现她的回复都非常精心。有一位粉丝评论道:“很幸运看到这条,谢谢文老师!我就经常失眠。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越早发现问题越早改变。”张小丽看到文凯莉回复道:“谢谢亲爱的支持。不设太过美好的预期,会减少很多焦虑。”研究这些评论之后,张小丽感觉又发现了新大陆。文凯莉在评论里发的很多内容和视频里的差不多,但是语言更精确。也许,和别人的互动才能激发她的灵感。
看了一会儿,突然,一条评论吸引了张小丽的注意力:“整天就在国内各种平台包装自己是高知爱生活的人设,租了刘先生尔湾的房子,后面称病不起,拒绝交租金,并且还要刘先生送给她,简直是厚颜无耻之人!”张小丽吓了一跳。发评论的人叫“断肠人在天涯”。在这条评论的下面,张小丽又看到了几条评论,基本上都是骂这“断肠人在天涯”的,说他是嫉妒人家,说他没有根据地诋毁人等等。但是也有一条评论是支持“断肠人在天涯”的,这条评论是一个叫“偶尔多事”的人发的,只有一句话:她一直是这样的,只不过你们不知道罢了。
这位“偶尔多事”到底是什么人?她似乎对文凯莉很了解?张小丽左思右想,决定关注一下这位“偶尔多事”。很快,她就在后面看到了一条“偶尔多事”的评论:“在国内考大学也好,读研究生也好,都是要求英语的,研究生阅读文献发文章也都是全英文的,为什么你说刚来美国时没什么英文基础?”张小丽看到,文凯莉没有回复这条评论。张小丽想了一下,赶紧在这条评论后面替她回复:“人家学的是俄语,你自己不懂不要乱怀疑人家!”没过一会儿,“偶尔多事”就回复了:“是你自己不懂吧。在中国,哪有中学不学英语的?”张小丽被这条评论吓住了,她赶紧去网上搜索。很快,她就惊恐地发现这位“偶尔多事”是对的。她想了想,准备再去那条评论后面说点什么,等她打开视频的时候,发现这条评论已经被删掉了。张小丽赶紧回头去看“断肠人在天涯”发的那条评论,结果她发现,那条评论也已经被删掉了。
4
“打着知识女性的气质和人设,教别人如何富养自己和后代,怎么不说说自己是如何通过不正当手段变富的呢?你和Joe Hong先生合作开一个橱柜公司,Hong太太指控你在合作期间勾引其丈夫并发生关系,详情可直接问Hong太太……”
视频下面的一则评论吓了文凯莉一跳。她下意识地朝四周看看,没人,这才拿起鼠标,打算删了这条评论。正准备删的时候,她想了想,看了看评论的发送者,名叫“断肠人在天涯”。上次也是这家伙,发了一条信息质疑自己霸占房子,吓得自己不轻。她赶紧把这条评论复制了下来,这才点击删除。这位“断肠人在天涯”到底是什么人?他怎么会对自己的事情了如指掌?难道是洪桥的老婆吗?
洪桥是自己刚来洛杉矶不久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在一个酒会上。刚跟郑志超来美国的时候,他基本上不出门,天天闷在家里,除了上网就是看书。有一次文凯莉跟他说,天天在家闷死了,怎么不出去转转?郑志超就开车带她在洛杉矶附近的景区转了一圈。那次她很开心,拍了很多照片。她在微信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引来了很多艳羡的评论。但是那天晚上郑志超让她把朋友圈删了,还要她以后不要再发了。郑志超很认真地跟她说,我们现在要低调,一定要低调。她委屈地说,你天天把我关在屋子里,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一样,也不让我和外界打交道。现在连发个朋友圈都不让,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啊?那次之后,郑志超就开始带她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了。洛杉矶的华人多,华人有自己的社交圈,商界的、文化界的、娱乐界的,当然也有像他们这种隐居在这里的。
阅读感言